分享

信仰马克思从“心”开始

 渐华 2022-08-19 发布于山东

马克思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一些话语受到一些人的推崇。比如,马克思认为,“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新闻出版自由是“每一个人的”、“普遍的权利”,是“人类精神的特权”,而不是“个别人物的特权”。恩格斯也说过:“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阻扰地和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而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新闻出版自由。”

一些人以这些话语为据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的新闻出版自由是全体公民的自由,是坚持自由报刊、报刊自主,而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是高度集权的新闻制度,不再坚持新闻出版自由,还贬低和回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出版自由、报刊自主的思想,这种制度与实践与马克思的新闻出版自由思想存在强烈反差以至根本背离。如何认识这样的观点呢?

马克思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主要反映在《莱茵报》时期的三个文献中:《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1843年)、《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议会辩论情况的辩论》、《“新莱茵报”审判案》,这也是受到普遍重视的三个文献。本文将以这几个重点文献为基础,考察和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到底赞同什么样的新闻出版自由。

文章图片1

马克思反对普鲁士的封建书报检查制度,为资产阶级争取新闻出版自由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积极表达要求新闻出版自由的革命性诉求,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基本立场。在这一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迅速强大起来,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积极追求政治解放、自由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极力加强精神控制。1819年,威廉三世颁布了书报检查令。1841年底,威廉四世又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这一新法令对言论及出版自由增加了新的限制,一些传播进步言论的刊物被政府查封,言论及出版自由被大大限制,这激起了资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的反抗。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政论文章对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要求新闻出版自由。

马克思指出了书报检查制度与新闻出版自由之间的对立,“从观念的角度看来,不言而喻,新闻出版自由和书报检查制度的根据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新闻出版自由本身就是观念的体现、自由的体现,就是实际的善,而书报检查制度是不自由的体现、是假象的世界观反对本质的世界观的一种论战,它只有否定的本性。” 马克思揭露书报检查制度规定的自由实质上是一种虚伪的自由,就是一种形式,本质上还是普鲁士政府的专制。表面上看书报检查制度并没有消灭新闻出版自由,但现实却是普鲁士政府严格限制普通民众的新闻出版自由。普鲁士的贵族、诸侯们并不是一般地反对新闻出版自由,而是把新闻出版自由当成了他们自己的特权,剥夺了全社会的、普遍的新闻出版自由。在书报检查制度下,普鲁士统治阶级的自由是对别人的自由的践踏。马克思认为这充分暴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

文章图片2

马克思批判封建专制的书报检查制度,盛赞资产阶级倡导的新闻自由的进步性与合法性。列宁也曾肯定过资产阶级追求新闻自由,反抗封建专制的进步性,“'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为什么呢?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新闻出版自由方面具有进步性,对此,马克思也给予了高度肯定的评价。马克思肯定正在争取各种自由权利的资产阶级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带来了闻所未闻的出版、结社和集会自由。“资产阶级为了达到它的目的,就必然要取得自由讨论自身利益、观点以及政府的行动的可能。它把这叫做'出版自由权’。”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即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资产阶级自己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