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年运气走着瞧 | 04 水深火热入三伏防猝死

 秋荷荷 2022-08-19 发布于海南

毛小妹 2022716日于初伏

啥叫“水深火热”?听过没见过的人,在壬寅虎年算是领教了一回。

图片






【水深】

六月中旬以来南方多地暴雨连连,福建广东的江河水位远超警戒,造成不同程度的城乡淹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导致人畜伤亡,农作物受损。

图片

图片
我家前面有一弯湖水,一度水满上岸,淹了街道上的店铺。因为上游开闸泻洪,周边地势较低的居民早早被政府转移。留守在村子的几个农民,住到小山丘上临时搭起的棚子里,没有电,没有干净的洗澡水,蚊虫叮咬,湿热难耐。暴雨持续光顾,水位不减,地里的瓜果算是没指望了。一天,从大水中冲下来两头肥猪,正好烧烤改善生活,却不料用汽油点柴火时烧伤了腿,四处求治。看看天气预报,华南的阴雨高温还会持续,真无奈。





【火热】

今年自6月中旬以来,我国多地提前开启“高温模式”,热浪一波高过一波,本次40℃以上的高温地区较往

年扩大,
且持续超过10天以上。南京甚至路边的树木发生自燃。7月13日中午上海徐家汇的气温达到40.9摄氏度,追平百年以来的最高温记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天7月16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河南、安徽、江苏、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可达37~39℃,浙江中南部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欧洲多地也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西班牙已有84人因中暑死亡。“热射病”一词登上今夏的热搜,有说老人因不舍得开空调而神昏高烧,入院急救;也有说青年人在工地中暑晕倒,高烧41℃不治的。
图片

夏天本该热,可是今年为啥超常的热?借机科普一下《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揭示的周期规律,看看古人用数千年的艰辛给我们留下的历史大数据,让后人可以预知未来东南西北中各地的气候走势,把握临床多发病的原因与治疗原则,拥有防患未然的坚实理论依据。
请看这张壬寅年的六气图,内圈是主气,每年六步,上方红色的“少阳相火”是每年夏季正常炎热时段的命名。占据夏至前后各一个月,共61天多一点,正好表示一年中阳光直射点向北回归线运动,然后又折返南归的过程。此时地表蓄热达到最大化,在大暑节时才开始最炎热湿蒸的时段。就好像每天中午12点太阳达到最高,但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要到午后两点左右的未时。同理,目前是农历未月,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图片

然而遇到了虎年、猴年,会出现六年一次的“极热夏”,因为夏日的天空有火星伴行,就等于火上加油,在少阳相火上又加了一层少阳相火,内外圈呈现两个炎炎红火的叠加,外圈是客气,代表五星的影响,便是今年夏季超热的缘由。还有今年的天干“壬”,代表木运太过,是木星加临的影响,风火相扇,导致北半球欧亚大陆超高温。往往西部北部多燥热,烧烤模式引发森林火灾。蒸发的地表水气随着气旋集聚到东南方,又会引发暴雨洪涝灾害。





【三伏】

7月16日,是三伏第一天
2022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三伏”长达40天
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
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20天)
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
 

图片


怎么理解“伏”呢?伏有被压迫、制伏、不得不低头的意思。谁压迫谁呢?用《黄帝内经》的结论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当夏至日,天阳达到最大,阳极而一阴生,之后太阳的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白天逐日渐短,阳气逐日减少,地气的蒸腾随之受到压迫,就是阳杀阴藏的开始。但是天地有30多天的差异,地气的蒸腾要延迟到大暑节才达到阳极一阴生。三伏天出现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此时为什么是最湿热的时段呢?就是因为天气下降,而地气还在升腾,天地之气不升不降的滞闷状态,必然使得生活在天地气交之中的人体,感受到湿热难耐的桑拿天气。






【防猝死】

尾数2的年份属于木运太过,又代表东方气盛,全年多风,下半年尤其多风灾。
图片

人体肝风内动,风火上扰,特别在少阳相火的三之气最容易诱发耳聋、眼盲、咳血、鼻出血、脑出血的疾病,因中暑而猝死者偏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告诫后人:“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大家观察一下周边的人,是否有类似的病症?

那么,哪些人最容易中暑呢?经过我对《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推演,以及二十多年来的临床观察,我认为除了老年人群以外,还有四种人尤其要注意防中暑:

1)平时不容易出汗的人群(或只有头颈出汗):加上体质因素,如出生在尾数0的年份(1960/1970/1990/2000等);尾数6的年份(1966/1976/1996/2006等);尾数3的年份(1943/1963/1973/1993/2003等),以及属牛羊、龙狗、鸡兔、马鼠的人们。

2)长期不晒太阳,夏季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如手术室的医生,程序员,办公室里的文员,加上熬夜等等。他们一旦在炎炎夏日外出,汗孔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很容易发生热射病而导致意外。

3)长期生活在北方,初到南方;或是平时少汗,非常怕热,一热就脸红,一喝酒也脸红皮肤痒疹的人;平时有牛皮癣及皮肤干燥症的人。

4)今年春夏季都被疫情禁足在室内,春生和夏长受到影响,又出现精神忧郁,倦怠少食,口干不想喝水的人。

以上这四类人今年暑期最好减少外出旅游和户外运动,少去人多又闷热不通风的处所以免中暑。大家可以上网学习一些急救措施和参考消暑纳凉的妙招。我的建议是餐后吃一粒大山楂丸,以助脾胃运化。适当选择海壳、海带、骨头、猪肺、梨、瓜等食材,煲老火汤(加少许盐、醋、花椒或姜),夜间文火煲一夜,第二天早上喝汤,以补充阳气和有质量的水分。





7月23日大暑节后气候会转凉吗?

从六气图上看,7月23日后会有客气“阳明燥金”加临,代表秋凉之气会比往年提前六十天到来。相继9月23日秋分之后,“太阳寒水”之气加临,相当于冬季也会提前60天到来。还记得1950年抗美援朝时,11月底和12月份出现了极寒的天气吗?那就是冬季提前的样子。今年会出现1950年那样的早冬严寒吗?理论上不会,因为壬寅年属于木运太过,好像是春季多风温暖,缓和了寒凉;而庚寅年属于金运太过,好像是深秋加重了寒凉。今年大暑节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加大,凉爽的风也会一波又一波光临。8月15日开始会有明显的降温,再熬30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