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万全右卫城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万全右卫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万全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万全右卫城是宣府镇(今宣化)下辖的一座重要卫城,在它之下又有多个重要的防御堡垒,是明代卫所制度和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遗存。万全右卫城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全右卫城正南方俯视

万全右卫城东南角俯视

省保碑

国保标识

明朝初年,在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剑拔弩张、激烈对抗的背景下,为巩固北方边境的安宁、抵御退居大漠的元蒙游牧民族的侵扰,明朝将历朝历代的长城加以修葺连接,形成了西至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并按照“镇、路、卫、所、堡”的层级构建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

明长城遗存

万全右卫城地处华北平原通往蒙古高原的关隘之地,西北临翠屏山长城,北依野狐岭、虞台岭、荨麻岭,南濒洋河天险,是由京畿、宣府通往云中(今大同)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土城,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德胜口始筑右卫城,取名德胜口堡。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万全右卫所于此。明宣德五年(1430年),在宣府镇(今宣化)置地方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统辖京师西、北各卫所,右卫由改称“万全右卫”。明正统三年(1438年)用砖包砌城墙,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关。一直到明末清初,万全右卫始终是宣府镇西路的战略支撑。

宣府镇昌平门拱极楼(国六)

卫星图可见万全右卫城地处华北平原通往蒙古高原的关隘之地

万全之名因其“一地得失,关乎张、宣,乃至京畿之安危”的重要性,取 “万全之策”的意思。万全右卫城是宣府镇上西路路城所在,参将驻地。下辖洗马林堡、新河口堡、新开口堡、膳房堡、张家口堡五个军事堡垒,屯兵5600余人。

明万历三十一年秘阁本《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三卷·九边圣迹图)》

洗马林堡(国七)

万全右卫城坐北朝南,东西长880.72米,南北宽880.4米,占地面积约0.78平方千米。受地形限制,城东北、东南角稍微南移,导致整座城池略显菱形。现城门及大部分城墙保存完好。

万全右卫城卫星图

万全右卫城西南角俯视全景

由于地处两河之间,万全右卫城不开东、西城门,只开南、北两门,南为迎恩门,北为德胜门,两门外均建有方形瓮城。南门近年曾重修并恢复左右部分城墙,北门维持原貌,瓮城部分墙体无存。城四周原有人工挖筑的壕沟,引水注入,形成了保护城墙的护城河。现东西两条护城河遗址尚在,但因上世纪70年代在上游建设水库封堵泉眼,已彻底干涸。

德胜门(北门)

北门瓮城俯瞰

北门瓮城墙遗址

南门瓮城俯瞰

南瓮城门

迎恩门(南门)

南瓮城

南门内

南门登城马道

城东、西两侧中部向外突出建有两座无门的翼城。据推测,翼城四周不开门,可能是武器库、军士操练场或关押俘虏的地方。解放后,东翼城被改造为监狱,东翼城外建设有看守所,东城墙外侧开有看守所通往监狱的入口。

东城墙

东翼城俯瞰

东翼城南侧(墙体上小门为原看守所通往监狱的入口)

监狱的入口

东翼城北侧

东翼城东侧

西城墙

西翼城

城墙为夯土芯外包砖结构,墙基为石砌,高8-10米,底宽3-4米,顶部宽1-1.5米。西、南城墙的保存状况较东、北城墙好,包砖较为完整。四面城墙均设有4座马面,共16座。马面是城墙中间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其作用是为了消除了城池守卫中的死角,相邻马面可组成交叉射击网,阻止敌军攻城。各马面间距基本相等,为126米,形制相同,底基突出墙体7.5米,面阔16.5-17.2米。

石砌墙基

城墙断面,可见多层包砖

城墙夯土芯

南城墙

西城墙

南城墙马面

东城墙

东城墙马面

古城四角均有角台,保存基本完整,各角台形制统一,平面呈方形向外突出。仅东南角台靠近南墙侧有出阙情况,角台为二出阙,墙体为一出阙,出阙后内收0.55米。墙体出阙处距墙角4.72米,角台一出阙距南墙4.5米,二出阙距南墙8.35米。角台南面宽19.5米,东面宽19.5米。西南角台南面宽19.65米。

西北角台

东南角台出阙

城内是由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十字交叉为主干道,便于军队调动和物资、军械的运输。城内功能分区也非常清晰,以东西、南北大街为界,西北片是文化教育区,建有文庙、嘉禾书院等设施;西南片为行政办公区,建有都指挥使司、县衙、典史署等;东南片为仓储区,明代设有仓廒,清代又设有广连仓等;东北片为生活居住区,各类建筑井然有序。城中原有玉皇阁、城隍庙、关帝庙、西大寺等,上世纪80年代大部被拆毁。

城内残存台基


万全右卫城大事记

明代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土城。

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德胜口始筑右卫城,取名德胜口堡。

明永乐二年(1404年)右卫治所正式移至右卫城(今万全城)。

明永乐二年(1404年),德胜口南建德胜驿及五处驿传站铺,以备传递信息。一直到明末清初,万全左、右卫始终是宣府镇西路的战略支撑。

明宣德五年(1430年),改称“万全右卫”。

明正统三年(1438年)用砖包砌夯土城墙。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关。

清代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裁改宣府镇及所属厅、卫,置宣化府,将万全右卫及所辖五堡改置为万全县,右卫城遂成县治所在,正式称万全城。

清代蒙汉关系缓和,关内关外的通商活动逐步繁荣起来,万全右卫城也逐渐演变为张(张家口)、库(库伦,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商道上的一座重要商埠。

民国至今

1948年11月,杨成武率第三兵团攻打万全右卫城,驻军万全沙家庄村,部队三面包围万全城,但围而不攻。11月29日夜,城内国民党三十五军一营守军弃城而逃。第三兵团兵不血刃解放了万全右卫城,并以万全城为界,切断了盘踞在张家口的三十五军西撤绥远的退路。随着“平津战役”打响,国民党三十五军于12月6日向北平回撤增援,我军第二兵团在新保安截围敌军,敌军开始四面突围,杨成武兵团又在万全城胜利阻击了敌军西逃绥远。1948年12月24日,张家口解放。奠定了平津战役全面胜利的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万全右卫城先后为万全县和万全镇政府驻地,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卫城内庙宇寺院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均被拆毁,古建筑荡然无存。由于有识之士的呼吁,卫城城防体系得到了保存,目前卫城东、西两个翼城和大部分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南北城门、瓮城、马道、马面和城市肌理轮廓依然可见,总体格局保存完整。1983年、1990年两次对古城墙进行了维修加固。

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