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迎恩门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迎恩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西正路口,是明清两代东莞城的西城门。迎恩门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广州到东莞宣旨的朝廷官员都由西边的水路来,所以西门名“迎恩”,取“奉迎圣恩”之意。现城楼为建国后添建,红砂岩基座为初建时的原物,是明代卫所制度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82年迎恩门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迎恩门

市保碑

据崇祯年《东莞县志》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南海卫指挥使常懿见东莞县城狭细逼仄,开始实施扩城计划,新城主要向西南和东南方扩展,将钵盂山(今人民公园)和道家山(今文化广场)囊括入城中,扩城后的县城有四座城门,东门曰和阳(今东门广场)、南门曰崇德(今人民公园南门广场)、北门曰镇海(今北门桥),而迎恩门就是在扩城之后修建的县城西门。扩城后形成了一道高2.5丈,底宽3.5丈,面宽2丈,长1299丈的城墙,城外有长350丈、宽3丈、深3丈5尺的护城河,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迎恩门

迎恩门通高16米,面宽26米,进深14米,原建有增强城池防御能力的瓮城(俗称“仔城”),上有石匾“迎恩”,1958年被拆除。清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反清组织三合会首领何六(清廷官方档案记“何禄”)在东莞石龙响应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事 ,率流民进攻县城,迎恩门城楼被焚毁,战事过后,官府因财力拮据,城楼从简修建。1958年迎恩门大修,改建为重檐歇山顶,拆除城内东莞资福寺(原址在今莞城中心小学)的大雄宝殿,将大雄宝殿的绿色琉璃瓦用到西城楼屋顶上。1975年为舒缓交通压力,在原本唯一的门洞两边各加一个门洞,变成现貌。

迎恩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