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去天竺开个「汇」!

 大地理馆 2022-08-19 发布于北京

中国文创的「汇时代」

史上最跨界的文化文物创意博览会

中国文博文化创意市场的领军平台

文创汇

撰文-鬼箭羽

制图-韩    江

地图-萧萧萧

策划/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大地理馆

话说这几天

大唐高僧取经的圣地天竺

……

不,是北京顺义的天竺镇

近一周以来

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地理位置图

图源:百度地图

据说,这里正在酝酿召开一场

史无前例的“万国博览汇”

等等,我读书少,你确定是“开汇”,不是“开会”?


(⊙o⊙)…细检查了一遍,真是“汇”,不是“会”

因为:


读书是不少,但估计没看报纸、不看新闻吧?

故事要从曾经

以及曾经的曾经说起


突围之汇

曾经,以及曾经的曾经。

我们国家的可移动文物等国宝,都深藏在禁宫的府库;大地上的考古遗址,沉默在静僻的角落;老祖宗留下的典籍档案,隐藏在尘封的高阁中。

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行业、部门泾渭分明,各司其职,虽说也会串门交流,但行业之间几乎“隔行如隔山”——比如,文化、旅游,就是其中两种行业

也就这两三年,人们突然发现:一度被认为高冷的文化行业,也频频闯入了网红世界。“卖萌”的故宫文创,频频刷爆朋友圈、互联网;以文物为主角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让文物博物馆界在媒体阵地重拾话语权,进而培育大量受众,抢滩“粉丝经济”“注意力经济”“IP经济”

故宫文创海报

《国家宝藏》剧照

国家的顶层设计发出了号召:“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于是,库房里的文物开始重见天日,大地上的文化遗产重新苏醒,高阁里的古籍重现活力。原来,是一种叫文创的力量,让这些国家宝藏飞出宫墙,走进了民间。故宫博物院 、国博、国图这三大国字号公共机构,目前均已成立专门的文创团队——这也意味着,文化文物创意的“国家队”宣告成立。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

文化活水破冰解冻,文物开发绽放活力。文化和文物有关的创意产业,日渐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文化文物,不再是高冷、神秘的代名词。

当文艺青年们感慨“诗和远方”遥不可及时,现实中“诗和远方”的代言人——文化和旅游,悄然碰出了火花,文化旅游产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在祖国大地上生长。

但是,诗和远方的主管部门去年还是两个部门。但是今年春天,他们终于完成“汇合”: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该方案催生了新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原文化部、国家旅游局。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

今年4月揭牌的文化和旅游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障碍打破、壁垒打开,文化活水的任督二脉通了,越来越多的“前方高能”被释放出来。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博文创,一个又一个“组合词”应运而生

过去深耕于传承、保护的文化界,今天已经主动出击,并与时俱进,今天更是高高举起“互联网+中华文明”的旗帜。

1998年原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算起,中国的文创产业已经整整走过20周年。经过了初期的摸索和粗放发展,今天的文创业早已跳出藩篱。线上线下,围绕文化创意,各路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呼吁改制、跨界、融合、创新、升级……

文创,即文化创意产业,有时称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工业(英国)、版权经济(美国),这几个词大致是同一个意思。

概念是苍白的,唯有在实践中激活创意之水,文创大业才能常青。

唯有汇集,方能长流。

跨界之汇

如果用一个字形同当下中国文创的状态——那就是“汇”。各种元素就像流水一样,汇集、交汇、融汇。

汇,本是一个名词,是一种器物的名称。“器也。从匚淮聲。”(《说文解字》)关于“汇”这种器物长什么样?功能是什么?是铜器,陶器,还是石器?古籍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繁体"汇”的两种写法

这是一个象形字,匚勾勒出它的外形,“氵”透露了它可能的功用——集水、盛水

不过,久而久之,“汇”作为器物的本义不再使用,而被引申为“河流会合”。可以说,一个本属于文物界的词,来到了地理界。

浙江宁波三江口:余姚江、奉化江汇入甬江

汇又衍生出“迂回、环绕”之意,如“东汇泽为彭蠡”(《尚书书·禹贡》)。当代词有“汇行”,意思是绕道走。

时至今日,“汇”的含义更加丰富,最常见意思为“聚集”,如汇集;“资金进出”,如汇钱、汇款、汇信

一个汇字,让人脑海中浮现器物、流水、进出的形象画面,胜过千言万语赘述,胜过枯燥无味的论辩。

这是属于文创的“汇”时代——

文化和旅游的联姻,是“汇合”;“互联网+中华文明”,是“汇聚”;各路人才参与文创是“汇萃”;文创产品引进和输出,可以带来“内汇”“外汇”

首先,今日的文创领域,就一尊盛水容器“汇”,是各行各业、四面八方人才、技术、资金的平台,是各种资源的集散、碰撞、融合的空间

其次,各界抢滩文创,恰如四方支流汇入主流,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让文创这条大河越来越壮大,就像产品的孵化、孕育,不断地从幼小走向成熟;

第三,文创产品研发需要资金等投入的进出,需要各元素“汇入”,研发后的产品需要“汇出”——它不是封闭的容器,而是像淡水湖那样,可以蓄洪,也可以放水。

现实中,文创业中,最能体现“汇”的,文创展会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展会是信息、产品、服务等交流、展示、营销的最重要平台之一,针对新兴的文创产业,也出现了各类博览会,被专家视为“文化广交会”。

2018年,一个全新孵化的文创会展品诞生了,这就是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届“文创汇”文化文物创意展会(简称“文创汇”)。

“文创汇”由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共同主办的“文创汇”,以打造“中国文博文化创意市场的领军平台”为目的。它的前身来自有32年历史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文创馆”展区

2017年,图博会首次设立文创馆,让观众在浏览世界各国好书的同时,遇见多种形式的文创产品。今年的文创馆,全面升级为“文创汇”文化文物创意展会

宗旨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

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

主题

新时代、新气象、新文创——引领文创新潮流

联合策展和信息合作机构

大地理馆工作室

作为专业的内容生产、文博策展、文旅策划、文创研发机构的大地理馆工作室(以下简称“大地理馆”),受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委托,担当“文创汇”的策展、信息咨询、媒体宣发机构。双方在展会布局、内容设计、招商活动等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

三文之汇

为了顺应“汇时代”的潮流和业界呼声,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大地理馆此次在会展现场精心打造了一档群英“汇”萃的精神文化大餐——“文博、文创、文旅”讲坛(以下简称“三文讲坛”)

“三文讲坛”内容以产学研无缝对接为策划原则,旨在通过内容、产品、市场之间的深度对话,激发“文博+旅游+地理+设计+媒体”的创意火花,带来“学者+作家+导演+规划师+设计师+媒体人”的灵感碰撞,重新建构“空间+时间+景观+线路”全新文创世界观

作为全国性权威文博策展机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专门在“文创汇”主会场搭建高规格平台,由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大地理馆负责高品质的内容策划、邀请高水平的嘉宾演讲。高规格、高品质、高水平,这“三高”一直是“三文讲坛”团队内容制作的标准。

大地理馆,一家基于全媒体内容制作而衍生的信息服务机构,是一个专注文博策展、文化旅游、文创开发的信息服务平台。

它的前身始于2009年,是大地理馆创始人为国内各地提供文化旅游策划服务时,与部分媒体同仁、学者、摄影师、设计师等组建的“文旅公社”工作室。过去近10年里,团队,已至少为20家文博机构、30多家旅游机构、10余家科研院所提供过专业的信息服务,并与国内百余家主流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大地理馆”服务的著名宣传案例品牌有:世界儒学大会、世界历史学大会、国际地理学大会、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艺术院团精品剧目展演、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年会、中国江南(常熟)文化旅游节、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中国亚洲艺术节、沙坡头沙漠音乐节、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等。

“大地理馆”服务的区域旅游案例有:

为浙江丽水打造的“最后的江南秘境”旅游整合营销

为河北省打造的“河北第三面孔——古中山”文化形象宣传

为山东青州市打造的“海岱佛都”文化形象宣传

为山西晋东南打造的“沁河文化走廊”整合营销宣传

为甘肃张掖打造的“军马之乡”形象宣传

为新疆伊犁打造的“露天国家公园走廊”旅游品牌

为西藏日喀则打造的“高原河谷之都”旅游路线

为江西德兴国家矿山公园打造的“矿冶考古遗产”名片策划

为山西沁源打造的“山西绿岛”形象宣传

“大地理馆”的区域地理新说系列

“大地理馆”的城市地理新说系列

工作室的服务区域范围,已覆盖国内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除了国内客户,“大地理馆”还曾为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埃及等国家旅游机构,美国洛杉矶旅游局、韩国釜山旅游局、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局等提供策划服务。

工作室目前在山东济南、淄博、潍坊,浙江杭州、丽水,山西太原,河北石家庄,福建厦门,西藏日喀则,台湾台北等地设有分馆或工作室。

“三文讲坛”是大地理馆旗下精心打造的一档公开课(讲座)品牌,它的前身是诞生于2016年的“创意+”沙龙,是由几位文创控发起,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等专家队伍而打造的一个内部沙龙。

那一年,也正是“文化+”模式全面推进文化、旅游、科技和创意设计融合发展的一年。当时,沙龙主要内容涉及“VR、AR+文博”“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特色小镇”“地理+旅游”“区域+文创”等议题

 近两年来,“文创+”沙龙的嘉宾队伍不断壮大,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艺术科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化创业领域从业的从业者,如作家、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插画师、规划师、导演、制片人等。

“文创+”沙龙升格为“三文讲坛”后,主题和内容紧扣时代发展,专注于文博、文旅、文创领域。在即将拉开大幕的首届“文创汇”文化文物创意会,即“文创汇”上,改版后的“三文沙龙”全新亮相!

为了精准地实践“汇”的文创精神和理念,“三文讲坛”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来自文博、文旅、文创领域不同工作岗位的从业者,包括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管理者,历史、文化旅游学者,文旅规划师,文博媒体人,内容创作者,文创设计师,品牌营销经理,地图策划师、地图收藏家,VR导演、摄影师,他们有的来自政府部门,有的来自科研机构,有的来自新闻媒体,有的来自国有文化企业,有的来自民营文创企业,基本涵盖了产、学、研,行业的上、中、下游

文创汇期间的“三文讲坛”接连推出三期——分为上、中、下篇,9位嘉宾登坛演讲。

他们的身份分别是:管理者、媒体人、规划师、写作者、设计师、营销者、历史学者、地图藏家、视频导演。

上篇

“发现:旅游&规划”

旅游部门管理者、文化旅游规划者和媒体人演讲、对话

时间:8月23日 9:00-12:00

中篇

“载道:内容&设计”

写作者、设计师和市场营销人进行演讲、对话

时间:8月24日 14:00-17:00

下篇

“建构:地图&文创”

历史研究者、地图收藏者和VR导演进行演讲、对话

时间:8月26日 9:00-12:00




参观“文创汇”暨“三文讲坛”

需购BIBF书展普通门票 

可登陆北京书展官网享受半价优惠

预售价:10元/张

现场购票价:20元/张

普通票单天一次进出有效

如需参观专业馆E1E2

需购买专业票

详情登陆

http://www./

文博、文创、文旅,说起这三个词,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信口拈来。但是,传统的字典里其实都找查不到它们,因为这是近些年产生的组合词

三文——文创、文创、文旅,这三个词语本身,就是“汇”精神的生动体现。

文博:文物+博物馆的简称。一般说起文博界,主要包括文物、考古、博物馆及其线管领域。

文创:文化+创意的简称。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经济、文化工业其实本是同一概念,我国学界和业界则综合说法,将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合体,产生了文化创意产业一次,简称文创。

文旅:是文化旅游的缩写,有人理解成“文化的旅游”,有人理解成“文化和旅游”。而文化、旅游这两个词,原本也不是固定名词,文化来自“人文化成”的缩称,旅游是“旅行+游览”的简称。如今,文化旅游组合之后,又被简称为文旅。

古老的文字“汇”,其作为器物的内涵,早已不再使用,“汇”的真实模样也早已沉睡在时光走廊深处。但是,作为“会合、汇聚、进出”的汇,实现了大放异彩。

汇聚、融汇——文创汇的愿景和使命,正是如此。

9.77万平方米的展区、2500家展商、93个参展国家和地区——看到这组数字,我恍然意识到:作为器物的“汇”其实并没有消失,这样一个高朋满座、嘉宾云集的文创展示、展销平台,难道不正是一尊巨大的容器——“汇”吗

感谢我们的先祖创造了这个字——汇,正是它,让我们可以准确阐释、描述当下中国文创的时代面貌。

再壮大的河流,也要汇入大海。愿业界的文创之汇,如百川入海,永不落幕!

“天竺大会”谜底至此揭晓

天竺镇酝酿的大新闻就是

第25届北京书展“文创汇”

举办地

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位于顺义区天竺镇

接下来的一周内

将上演一场“天竺文创盛宴"


“文创汇”主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三文讲坛”主办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更多“文创汇”详细报道和信息指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