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鱼”消失简史

 大地理馆 2022-08-19 发布于北京

鲛人是谁


看到书名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问题.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漫长岁月
这是一种被排斥的志怪生物
认知时空之外、一切想象皆被视为
妖、怪

鲛人就是一种
对于它人们更熟悉的名字是


人鱼

当代人对它或者她的认知
来自网络小说
来自热播玄幻影视
来自古希腊神话
来自安童生童话

然鹅

他们或她们忽视了
中国人也有蔚蓝的大海
也有天马星空的想象力
“子不语”的禁锢
也无法阻断那汪洋恣肆的
文字

今天留下的只言片语
只是那魅灵世界的冰山一角

鲛人——中国人塑造的一种鱼尾人身的神异怪兽,按照造型来说,属于“人鱼”。

我们的这种人鱼,既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吃人怪物人鱼,也不同于童话世界里的美人鱼——它的特征是:亲切,可爱,烟火的气息。

我们古人描述的鲛人就像农耕文明社会的常人一样勤劳,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
鲛人的油,一旦燃烧将万年不熄。

晋人干宝《搜神记》卷十二:
“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晋代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宋代《太平御览》引《博物志》(今本无)记载说:“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它们,深知人类贪恋鲛人生产的鲛丝、鲛珠,为了跟人相处,它们用劳作织造绢布、用哭泣生产鲛珠。如此长期以来,与人类社会达成了长期交易。虽是妖怪,人鱼除了身形,生活习性竟与人类无异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述异记》又载:“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有人认为,唐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说的也是鲛人哭泣生珠的故事。

上古奇书《山海经》写道神兽无数其中人鱼形象也有很多:

《山海经-海内南经》:“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山海经·海外西经》此诸沃之野……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说:“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郭璞注说”:离耳,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


这里说,鲛人外表是人头鱼身,长着四只脚的鱼。

皇帝也曾在脑海中无数次浮现“人鱼”的形象:

司马迁的《史记》虽是正史,就提到了秦始皇与“人鱼”的故事。《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里的人鱼膏用于灯烛,跟前文所说鲛油类似。

南朝刘宋时裴骃所著之《集解》对“人鱼”进行了综述和解释:“徐广曰:'人鱼似鮎,四脚。’正义广志云:'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鳢,可以治牛,出伊水。’异物志云:'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按:今帝王用漆灯冢中,则火不灭。”

宋代《太平广记》引《洽闻记》:“海人鱼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

综上:古老传说中,无论是“鲛人”还是“人鱼”,虽是怪物,却与人为善,甚至主动牺牲自身,与人相处。

文字描述亦真亦幻,既是局限条件下人类认知的反映,也是我们先人好奇和想象力的体现。

一定会有人问:
人鱼有没有现实原型?

'人鱼似鮎,四脚。’'

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鳢,可以治牛,出伊水。’

根据这段描述,现实中的“人鱼”
应该是儒艮

这是一种分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食草水生哺乳动物
其雌性儒艮偶有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之习惯
也许因为人们看到这已情形
将其描述为“人鱼”

它的肉据说很鲜美,又可以榨油食用,骨可雕物,皮可制革
这种特性传说中的鲛人一样
浑身是宝
经过四千多年的捕杀
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

中国南海有儒艮分布
不过上次中国人见到儒艮
已经是2008年
而且是一具儒艮的尸体

传说中捕捉“鲛人”
现实中捕杀”儒艮“
一暗,一明
一虚,一实
其实是契合了人类行为的两条线索

《鲛人》的故事主线也是
捕捉
一个百无聊赖的皇帝
突发奇想的捕捉行动
他从深宫出发
走向茫茫大海
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鲛人”

主人公叫建文,是个皇帝
是否跟明朝那个被叔叔赶下台的皇帝有关系
那只能去问作者了

长期被母后把持朝政的皇帝建文
从大臣那里那里听说了鲛人传说
萌发了捕捉鲛人的欲望
于是开始了漫长的航海

现实就是现实
航海途中遇到了众多异域风情
遇见了许多外邦人士
却终究没有鲛人出现

这部大约15万字的小说
离奇荒诞,如此奇异内容,如何通过设计来升华呢?

这并不是《鲛人》的首次出版
作者唐晋在2005就完成了书稿创作
那一年是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2015年《鲛人》首次出版

唐晋是一名写作者,同时也是画家、鉴赏家。
才华出众的画家唐晋

决定为作家唐晋《鲛人》创作一组插图

唐晋还有个未实现的梦想

出一本手稿书

年轻的设计师北北
在毕业年与《鲛人》相遇
一段奇异而不平凡的经历开始了
她在导师王明自指导下
开始了另一种“捕捉鲛人”的历险记

设计《鲛人》手稿书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套
毛边本
烫金本
通行本
设计师本

4种《鲛人》手稿书
就是她毕业前完成的作品

手稿扫描后用图像软件进行微调后的效果

作者自绘插画与文字穿插
部分线稿插画分布在目录里
分段错落跳跃感鲜明
既有传统文学仪式感
又充满主流设计的时尚感

设计过程中的不同样式

设计师与作者、印务、导师无数次交流方案和印刷效果

捕捉鲛人者——本书作者唐晋
作家、诗人、画家、鉴藏家



奇幻怪诞的《鲛人》

当然不是叫人去学习一个物种
也不是探讨人鱼的虚实
文学不提供答案

只提供思考的角度

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遗憾的

就像这本书

跟书稿、插图、设计一样
一定是不完美的
但正是这种不完美
让它显得可贵、可爱、鲜活
就像那奇诡、荒诞、悲戚的
鲛人群体


从《山海经》到《博物志》,从《搜神记》到《太平广记》
我们的先人虽遭思想禁锢
却从没有失去对鲛人、对大海的想象

鲛人,曾那么触动人心
鲛人,又从人心消失
“捕捉”鲛人,曾那么令人神往
但后来
人们已经无法让破碎的想象
连缀成故事


提供遗憾与荒诞,恰恰是文学的真谛

诚如作者所言:

一本书并不能囊括整个世界,

我们都在不停地遗漏;

时间就是这样结束的。


馆长曰:
我们不能从一本书中获得全世界
但我们可以从一本书中获得打开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为推介


8月24日下午14:00

《鲛人》设计师

现场开讲

《如何做一本”手稿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