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宗元:才华横溢,英年早逝只为“愁” 天涯明月

 zgscdh 2022-08-19 发布于四川
      公元819年,一代才人柳宗元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长期的贬谪生活严重损害了诗人的身心健康,这一年,柳宗元47岁,正当壮年,本该英姿奋发,但诗人却早已百病缠身。是年,唐宪宗大赦天下,敕诏柳宗元回长安,十一月初八,诏书还未送达,诗人即溘然长逝,最终没能回到他思之念之的长安。
       柳宗元,字子厚,出生于河东望族,世称“柳河东”。其人少年成才,一生文学成就丰硕,论文则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论诗则与刘禹锡齐名,世称“刘柳”。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惜其早逝,在八大家中最为短寿。
      柳宗元英年早逝,固然因为贬谪地区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但恐怕更与他长期的郁闷、压抑有关。要论贬谪,柳宗元绝不会比苏轼更惨,苏轼被贬黄州已40多岁,其后更被贬惠州、儋州,却能寿至69,并能自豪地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对比苏轼与柳宗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苏轼总能乐观以对,没有纸、笔,他就自制;没有粮食,他就开荒种地,在贬谪地所作诗文大多豪迈、旷达。而柳宗元被贬谪后,伴随他的主要是愁苦,甚至绝望。我们可以说是“愁”“谋杀”了柳宗元。
     翻开柳宗元写于贬谪之地永州、柳州的诗篇,怎一个“愁”字了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作于永州的《江雪》可说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称道。然而诗人笔下的客观境界显得过于幽僻,所暗示出来的主观心情则过于孤独、冷清,甚至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其文如此,其人又岂能久长?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渔翁》也作于永州,苏轼认为前四句已经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又不免孤寂的心境,有一种“奇趣”,后两句当为“蛇足”。换个角度思考,诗人虽则孤高,但还是希望有所凭依,故而要“回看”,然只是“无心”之云相追随,反是更增孤独。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这首《溪居》作于永州,从中间四句来看,作者似乎成了一个隐士。然比之于王维,“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摩诘之隐何其温馨!“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子厚之“隐”又何其寂寥!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作于永州,夜闻繁露,起看寒月,境界极为凄清;诗人“倚楹至旦”,沉思苦闷,寂寞难言。


      在永州度过十年痛苦与屈辱生活之后,朝廷大赦天下,元和十年,柳宗元与刘禹锡回到长安,本冀东山再起,孰知打击更甚,一月之后,柳宗元被贬至更为荒僻的柳州。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这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写于与同贬连州的刘禹锡分别时。如果说诗人以前是苦闷、孤独,而现在他的痛苦则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垂泪千行”虽是送别之辞,诗人痛苦到极点的情状亦可见一斑。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读来尤为沉痛。诗人眼中所见,乃是“大荒”,是暴风雨中被摧残的“芙蓉”与“薜荔”,是层层的“岭树”与蜿蜒的“江流”,于是诗人愁思茫茫,愁肠百转。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够痛心,却还彼此隔离,连音书也无法送到,更可痛哉!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这首《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于柳州,诗人触目伤怀,愁肠如割。同是“化身千亿”,陆放翁“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何其乐哉!而柳柳州的“化身”却何其苦也!
       诗人思念故国(长安)不假,恐怕更多的还是希望京中故旧能够施以援手。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情景交融、物我相通,颇具巧思。然比之刘禹锡,同是被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何其乐观!而柳宗元却是“宦情羁思” “凄凄”欲绝,因而会觉“春半如秋”,无限的萧瑟、寂寞,柳宗元何其悲观也哉!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这首《别舍弟宗一》作于柳州,虽是送别堂弟之诗,读来却尽见迁谪之意。诗人说贬谪之地距离京都“六千里”, 又说“十二年”“ 万死投荒”,自己所处之地瘴气弥漫,云黑似墨。诗人极其悲观,认为其与兄弟相见无日,相思只能见于梦中。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这首《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或能剖析柳宗元矛盾的心迹:诗人希望能够看淡得失,摆脱痛苦——“机心久已忘”,但他自己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何事惊麋鹿”,诗人不过是故作旷达之辞而已。触目所见,皆是“霜露”“幽谷”“黄叶”“荒村古木”“寂历寒花”,所听亦是“断续幽泉”。诗人所写皆是凄凉荒寂之境,所融之情都为落寞孤愤。


       我们再来看苏轼被贬天涯海角所写的几首诗词。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减字木兰花.立春》
      这哪里有半点迁谪的愁闷,苏东坡此时看起来倒像一个天才的老顽童,难怪他后来遇赦北归,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对此作了总结。


     “东坡谪岭南,时宰欲杀之”,东坡的政敌章惇想用艰苦恶劣的环境困死东坡,哪知东坡反倒越活越滋润,而不幸的的是,柳宗元被贬谪带给他的郁闷、愁苦“杀”掉了。


      现今举国抗击“新冠”疫情,却也有很多人焦虑、惊恐,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甚而网传有为此轻生者,大是不该。
   “愁”能杀人,“焦虑、惊恐”更能杀人,吾人当以“乐观豁达”为友,共克时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