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为仙界矫矫士,何必下土惹尘埃

 zgscdh 2022-08-19 发布于四川
——高启《咏梅九首》(其一)赏析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你仙姿卓异,本该在瑶池绽放芳华,却不知怎么就被贬下凡间,但江南还算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吧,也只有江南才勉强配得上你那绝世的风姿啊。


   你既夙具仙骨,自不愿落籍于繁华地。于是,你甘愿与满山的大雪为伴。月明风清之夜,你款款而来。然而,世间又有谁能领略你不恋风尘,不慕荣华的矫矫不群啊!


    山间寒竹,萧萧清影,恰可与疏影(梅花)相伴;春苔漠漠,亦掩去落梅残香,不忍其香被俗人“亵玩”。其实颈联的正常语序应为“萧萧寒竹依疏影,漠漠春苔掩残香”,诗中呈现当为押韵故耳。


     历代咏梅的佳句不少,如齐己“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但最早者乃是南朝的何逊,他的《咏早梅》:免园标物序,惊世最是梅。衔霜当路发,眏雪似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凤台。朝洒厂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写梅花凌霜而发,映雪以开,确实写出梅花的“魂”,但上举其后数人的咏梅诗,亦是各有特色,而高启竟能一概抹杀,云“自去何郎无好咏”,又云何逊一去,春风愁寂,不愿助梅花开放,“东风愁寂几回开”,无乃其过乎?


      毋庸讳言,高启虽则狂妄了些,然在咏梅诸作中,确以高作最富神韵,写出了梅的最高境界。那么,高启究是何许人也?


     高启(1336~1373),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高启此举颇受朱元璋猜忌,朱和尚的原则是“不为所用,则杀”。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但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这当然为当政者所不容。


    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诛连,朱和尚逮住机会,竟将高启处以腰斩。


     高启,你本是瑶台的“琼葩”,奈何闯入凡间,竟至遭朱和尚如此毒手,正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天才卓荦,而又孤芳自赏,便如大观园中的妙玉一般,恰是你的奇才,你的耿介害了你自己啊,早知如此,你又何必历凡走这一遭啊!


    正是:尔本仙界矫矫士,为何下土惹尘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