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80岁办画展,活到96岁无病无灾,关于养生她说了平平淡淡8个字

 笛韵悠然 2022-08-19 发布于北京

本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对于现代人而言,结婚必须要有房有车,这都是丈母娘要求的同意嫁女儿的标配,也是结婚之前一个对男方家庭的不成文规定。但是,在民国时期,男婚女嫁虽然也讲究门当户对,却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条件上的条条框框。

尤其是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在钱财这些身外之物以外,更看重的还是精神上的对等和男女双方心灵上的相互契合。民国时期蜚声文坛的大作家老舍,就是这样选择了和自己共度一生的另一半。

一个人在北京带孩子照顾婆婆,又带着孩子千里寻夫

新婚之时,白居易的《增内》中写道:“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陶潜不营生,翟氏自揣薪。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对于新婚燕尔的妻子,白居易对其语重心长的教导,只希望妻子能够识大体,学习古代贤妻跟着丈夫过苦日子,却能够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

战国时期,齐国的隐士黔娄,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意出山当官,他贤惠的妻子也心甘情愿地跟着他过贫困的日子。春秋时期,有一个晋国人在冀这块地方种田卫生,妻子却对他特别好,夫妻二人一生都相敬如宾。陶渊明会写诗,却不会谋生,他的妻子瞿氏便自己烧火做饭操持家务。东汉的隐士梁鸿放弃官职,他的妻子孟光也跟随他一起隐居,每天都穿着百姓的粗布衣裙。

为了劝说妻子甘愿和自己一起过苦日子,面对将来可能贫苦的生活,白居易一连搬出了四个古人作为榜样。相比于白居易的引经据典,对于妻子能够和自己同甘共苦的期望,老舍的说法就更为接地气,而且是非常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对于还在交往中的对象胡絜青,老舍在信中提出了“约法三章”: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过日子。

图片

这约法三章,第一条便从吃和行两个方面进行了限制,没有山珍海味,要能吃窝窝头,外出的时候还不能天天想着坐汽车。而且老舍所要求的另一半还不能只是一个家庭妇女,她不仅在生活上要能吃苦,还要能刻苦钻研,学到一门自己的特长。第三条就比较有人情味了,要求的是不许找自己吵架,要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胡絜青出生于1905年,老舍出生于1899年,两个人都是出生在北京的满族正红旗人。老舍非常具有文艺细胞,而胡絜青也是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才女,而且她还有一门非常厉害的才能,那就是画画。

胡絜青从小的时候开始,就酷爱绘画和书法,还曾经师从齐白石学习绘画,绘画造诣颇高,尤其擅长画松、菊、梅,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绘画作品。

老舍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曾经在英国、新加坡等地教授汉语,1930年回国的时候,在好朋友白涤洲的家中认识了胡絜青,第一次见面,两个人便擦出了一些爱情的火花,加上朋友们的极力撮合,这段感情便水到渠成地生根发芽了。

图片

回到济南教书的老舍,写信对胡絜青表白:“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像个日本少女,你不爱吭声……你我都是满族人,生活习惯一样。你很好学,我对外国名著、外国地理、历史、文学史也很了解,彼此有共同语言,能生活到一起。”

但在表达了自己和胡絜青的共同爱好以后,老舍又提出了那个著名的约法三章,而且还说:“我没有欧洲人的习惯,出去时,夫人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打伞,我不干。如果心里有气,回家就打太太我也不干。我愿建立一个互相友爱、和和睦睦的家庭。”

由此可见,在这段感情中,老舍还是非常理性和现实的,甚至是缺乏了一些浪漫气息,连像欧洲人那样跟在后面给夫人打伞也不愿意,更别提像现在的女生要求的出门陪着逛一整天街,还帮忙提着大包小包的了。

虽然没有给夫人打伞这方面的浪漫绅士行为,但老舍又表示自己哪怕再生气,也不会回家打老婆,跟太太撒气,这也说明了老舍还是一个非常守底线的好男人。说到底,老舍一再强调的就是两个人要互相尊重,不用要求老公太宠着老婆,但老公也必须要对自己的老婆做到足够的尊重,这样最终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和和睦睦的家庭。

虽然老舍在信中表现得非常理性,不像诗人徐志摩一样给陆小曼写信总是将情啊爱啊地挂在嘴上,但是从他接连写给胡絜青的一百多封信来看,他们当时的感情也是非常热烈的。

其实,老舍提的这些条条框框,可以说胡絜青都很完美地符合了,也全部都做到了。1931年7月,交往了一年的老舍和胡絜青在北京结婚,婚后胡絜青跟着老舍在全国各地奔波教书,相继为老舍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图片

抗战爆发后,老舍随文协迁往重庆,胡絜青一个人在北平,一个人带着孩子们,还要照顾老舍的母亲,1942年,老舍的母亲去世,老舍都没能回去奔丧,从生前到身后,全都是妻子胡絜青在一手料理,可以说这个儿媳妇也是做的非常称职了。

1943年,胡絜青又带着孩子们逃出北平,千里迢迢地冒着战火和硝烟,赶到重庆北碚与老舍团聚,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里,孤儿寡母千里寻夫,可想而知一路上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

总算老天不负有心人,胡絜青带着孩子平安到达了重庆,但据说老舍并没有表现得很欣喜,是因为一个名叫赵清阁的才女,她和老舍一起创作的时候产生了感情。

碍于老舍的已婚身份,赵清阁后来果断地离开了老舍,只留下了八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但后来也是一生未婚。老舍与妻子胡絜青终于也像他当时期盼的那样,不论感情深浅,但确实是和和睦睦地走过了一生。

在相夫教子之外,将绘画的专长发挥到了极致

结婚后,老舍曾经对胡絜青说:“我有一句话必须说清,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在那儿不言语,抽着烟,千万别理我,我是在构思,绝不是跟你闹别扭,希望你别打扰我。”

老舍希望夫妇之间不拌嘴也成了两个人婚姻生活中遵守的格言,在一起生活的35年里,两个人从没有红过脸。

1966年,作为全国文联主席的老舍首当其冲,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批判和殴打,不堪忍受屈辱的老舍投入了北京太平湖。

在十年运动中,胡絜青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幸运的是她熬了过来,而且还整理出版了《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老舍剧作全集》《散记老舍》《热血东流》等散文集,为老舍研究留下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图片

除此之外,她也是一个勤于创作的画家,1984年一年,她就创作了国画101件,1990年八十多岁的她还举办了3次个人画展。她学的是文学,前半生都是在教书。但从小就喜欢画画的胡絜青,半路出家反而在绘画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她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幸运,她的写意老师是齐白石,工笔老师是于非闇。师从大师,她学到了绘画的技艺,更学到了做人的风范。

对于丈夫老舍,她也不吝赞美之词,“我有一个好家庭,丈夫一辈子从事写作,虽然他自己的作画水平不及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却偏偏天生地有一双鉴赏家的眼力,评论起来头头是道,加上为人热情,喜好交结画家,家中常常画家如云,墙上好画常换,满壁生辉;我们有一个小院子,种花养草是我们的共同爱好,极盛时栽培的独朵菊花多达百盆,秋天经常举办家庭花展。我陶醉在百花丛中,它们都是我的天然好老师;而家庭艺术沙龙式的漫谈常常使我处在创作的激情之中,可谓环境助我。”

胡絜青的生活是充满诗意的,她一边绘画,一边旅游,到处写生,她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人生:“我老老实实地画,老老实实地写,我老老实实地做人”。

她把这些绘画当成是自己来人世间一遭留下的足迹,证明了自己没有白活。她的一生是贤妻良母,但同时也追求了自己的艺术事业,她在将临生命尽头的最后时刻,只留下平平淡淡的8个字:“心平气和、 随遇而安'。

图片

儿子舒乙谈及母亲的时候说道:“她一直是一位健康的老人,生活质量很高,发病前仍在创作,临终时很平静,死的漂亮、潇酒。”

确实如儿子所说的,胡絜青的一生都活得漂亮而潇洒,她在家里养了100多种菊花,她人生的最后一幅画也是画的菊花,这幅菊花图送给了自己的外孙,这些菊花,象征的正是她的品格。

想当初交往的时候,老舍对胡絜青提出的要求就是要能刻苦,要有一门自己的专长,胡絜青可以说是将自己的绘画专长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她都做到了当初的承诺,人生九十六载光阴,可以说是了无遗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