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规则中体会不规则之美

 暖暖书馆 2022-08-19 发布于北京

中国面积最大的不规则曲面墙: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图片源自网络)


“规整”的诗意

她是疾行的脚步

裹挟在匆匆的逼仄里

无暇垂怜沿途盛开的小憩

她是凝视上苍的杨树

有规约有戒律

砍断所有盘旋虬枝

她是结果等于二的一加一

一乘二   当然不可以

她是配平了的方程

是镜相对称的雄宏壮丽

是圆规、蝶翼、孪生兄弟

是镶嵌双臂的维纳斯

她本是抽泣而来的不规则水珠

是生而为折射虹的晨露

棱角分明

是童年小河沿上泉眼的星罗棋布

是外婆拿破口壶酿造的浆露

人们穿梭在

否定它又接纳它的矛盾里

耽于她的同时

又开小差去往别处

寻找规整的诗意

不规整也诗意(图片源自网络)


附记:

人是会变的。

就像小时候的自己,不喜香菜、拒绝吃醋,从心底抵触不对称事物。如今,这一切都已在不知不觉中变了。

“师傅,多醋多香菜,谢谢。”接过师傅递来的碗,再拿起窗口边的醋壶浇一股,冲师傅一笑,才心满意足坐过去。

人们从色彩、大小、形状甚至时间等方面,判断着自我对美的感知与渐变。

儿时记忆里,圆形和双曲线永远好看,方程配平了最令人喜悦,镜像对称下的神奇叠影让我对着镜头爱不释手,或是寻到一颗双胞胎黄杏也能欢喜半天。

老屋错落的背影(摄/岚姐)

这样的审美伴随我很久,直到第一次看到断臂维纳斯,看到圆明园的残垣,想起外婆家装鸡蛋的有了年岁的小竹筐和捂青杏的破口瓷坛,我才渐渐察觉,诗意的美是有故事、带温度、会变化的。

变,总会喜忧参半。而较之必然、固化、规整、可预见,变却可代表永恒。人们一生寻求的所谓诗意生活,也隐藏在一个“变”字之中。

此处无形胜有形(图片源自网络)

世间唯爱与艺术不可辜负。而规则是爱的桎梏,僵化是艺术的天敌。所有的爱都需要在渐变中经营与呵护,所有艺术都需要在变化中创造与探求。

规整与固化,之于爱之于艺术,皆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冰火之美流往何处?(图片源自网络)

艺术源自生活,而变是艺术的生命源头,诗意的生活便只能向变中求。

诸事之变如万物新陈代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无论这个变最终延展何处,对诗意生活的追寻却始终如一。所以,欣然接纳变带给生活的诗意,及其附赠的不圆满。

什川世界第一古梨园(兰州·皋兰)(摄/华华)

有段子云,某人乘坐的飞机半路出了故障,需紧急跳伞。

幸运的是及时跳出了机舱,不幸的是救生伞打不开;幸运的是救生伞突然打开了,不幸的是滑翔到半空伞包破洞了;幸运的是看见了一片海洋,不幸的是风向一变滑过了;幸运的是着陆前看见了个草垛,不幸的是看见草垛上面插着一把铁叉;幸运的是没落在铁叉上,不幸的是也没落在草垛上。

看过段子,捧腹大笑。回头再想,短短的跳伞瞬间,交替出现了如此多幸与不幸的变。而人的一生,交织期间的幸或不幸又何曾少过。

全然确定的事物终归了无生趣,更不能孕出丁点儿诗意。我们穿梭在或完满或遗憾,或规整或残缺的生活里,而穿梭,便是在不断路过生活的诗意。

以天为幕“绣”桃花(摄/华华)

生活孕育艺术,艺术生发诗意,诗意点缀生活。在这去而复归的螺旋式攀升中,我们感受着诗意的生活,及这一孕育艺术的母体所呈现的巨大张力。

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却不知,我们东奔西突,伸长脖子追寻的规整诗意,已然藏在当下生活不断求变的那棵三叶草里。

呦呦“鹿鸣”,且听风吟(摄/华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