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淋巴结节,其实就是肝胆“中暑了”

 ibme43 2022-08-19 发布于山东
父亲说:各种结节,其实就是肝胆“中暑了”,尤其是甲状腺结节,和皮肤根本无关!

从我的太爷爷那一辈开始,我们家就一直行医,清末年间,别的本事没有,唯有利用中医发扬中医救国,虽然也曾遭遇过打击,但好在我们世代坚持的是:能治病救人的东西,一定不放弃,并且还要发扬,宣传。

所以,在我小时候就对于中医的一些专业知识就开始掌握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家来了一个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她一来,就问父亲该吃点什么才好呢?

看过他的情况,父亲告诉她:这瘰疬病,其实就是你的“肝胆中暑了”,顺便写给他一张方子,连皮带毛没有15块钱。

我心想,什么叫个,肝胆中暑了?中暑了,人不就休克了吗?

但是父亲并没有理会我,而是笑笑对我说,你还需要多学几年,看看能不能青出于蓝。

随着经验的增加,后来我在临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于这个甲状腺的问题逐渐有了自己的建树。

其实这类病,实际上都跟肝有关。

我曾接诊一位患者,甲状腺右侧有一个1.5cm*0.8cm的结节,摸上去有点硬,表面比较光滑,患者说,按下去不疼,吞咽的时候可以上下移动。而且他还有胃口不好,容易疲劳,心情急躁烦闷。

了解情况后,我便拿出这张方子,改了用量给他。

方:牡蛎,白英,三棱,莪术,白芥子、龙胆草,黄芪、王不留行。

结果,用药之后,结节小了成了1.0cm*0.3cm,最终消失。最后患者整个人身心愉快,乏力疲惫感觉也没有了,胃口大增。

父亲之前说的:瘰疬病,其实就是“肝胆中暑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甲状腺结节,在古时候叫做“瘰疬”。瘰,就是一颗很大的垒起来,高凸起于皮肤叫做瘰。疬,就是很多小颗小颗的凸起于皮肤,叫做“疬”。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不论名字怎么变,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

《黄帝内经》记载:病在肝,俞在颈项。另外,中医还有个观点,就是人的两侧是归肝胆所管的。而甲状腺结节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都长在脖子两侧,所以病位找肝胆肯定没错。

我在临床这些年以来,对于形成这个甲状腺肿大结节总结出来2个基本条件:

第一,体内有痰涎。所以得甲状腺结节的人,往往也是体内痰湿比较重的人;

第二,肝胆有火。火太大了,就和大夏天很多人热的中暑一样,所以得甲状腺的人,往往也是性格比较急躁,容易动肝火容易发怒。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把思路理清楚:

①结节那么硬,肯定要软坚散结的;②时间久了,肯定有血瘀,所以要活血化瘀的。③体内有痰涎,那肯定是要化痰的④肝胆里面有火,那肯定要清肝胆之火的。⑤最后,还要兼顾到扶正气,强大正气才能有力量来攻打邪气。

所以,在这个方子里:

第一梯队,用【牡蛎+白英】来软坚散结。

《素问》中早就有过记载:“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牡蛎就是最好的选择。白英能够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而且白英还被称为中药里的巾帼英雄。

第二梯队,用【三棱+莪术】疏通气血。

三棱和莪术可谓天作之合,在中药里面就像没配乳香一起出现一样,这两味一个破血,一个破气,气行血则行。

第三梯队,用【龙胆草+白芥子】来化痰湿清肝热。

龙胆草专门清肝胆之热,白芥子北方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荠菜疙瘩的种子,专门对付那些皮里膜外之痰,可见再顽固的痰,它都能搜刮出来,而且对于各种囊肿,脂肪瘤可以说用它完全游刃有余。

第四梯队,用【黄芪+王不留行】补脾胃,扶正气。

黄芪补五脏六腑之气,王不留行擅长通经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的脚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见其通经络的本领有多好了,把正气去全权送到四肢百骸。

如果你是肺结节,可以往里面加肺形草,淋巴结节,肝结节就加大夏枯草的用量,乳腺结节加蜂房,路路通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