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言李发枝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8-19 发布于江苏

前言

李发枝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设立了李发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我们有幸拜师于李老,侍诊抄方请教问道。李老为人低调,谦和耿直,不事张扬,但对工作认真努力,在医院总是提前半小时上班,坚持10年周二下午到艾滋病高发区巡诊;对医术精益求精,对患者认真负责。他尝教诲我们要多读书,多临证,善思考,这样才能扩大知识面,才能捕捉到对临床有用的信息,才能解决临床遇到的复杂病症,为患者解除痛苦。

编辑整理李老的临证医案,是我们很久以来就有的念头。

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临床疗效是“硬道理”,医案作为诊疗资料的一种特殊载体,最能体现医者理法方药的整体性。李老业医逾六十载,所诊患者病历必亲自书写。李发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启动之前,所书病历皆由患者保存自带,这就给资料整理带来了困难;2012年工作室成立之后,病历始建档保存。为编写此书,李老于2018年12月召开了有关弟子参加的会议,讨论应该如何编写,书名如何定等事宜,成立了编委会并开始工作。编委会成员分别从3万余份病例中选择诊断相对明确、治疗过程相对完整的病例若干份(所选病例李老要求一定要如实录载),少数无病历号者选自李老早年讲授《金匮要略》时讲稿中所记病例。书名定为《李发枝方证辨证选录》。全书以方、病、证为主干,选录了以《金匮要略》方为主的经方55首,后世方(包括近现代方)25首,经验方12首,总共92首。编排顺序为:经方以李克光主编的《金匮要略讲义》(5版教材)为准,篇名、条文,均以出现先后为序;个别涉及《伤寒论》的条文,则以李培生主编的高校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第5版)为准;后世方以成书年代先后为序;经验方列于其后。每方标明出处,经方称为【原文】,后世方、经验方名曰【方源】;其后列出药物组成及剂量、服法;简要概括其【病机】与【功用】及其【临床应用】。所选病例均先冠以中医病症名,再用括号写出西医病名,个别西医诊断不明确者则仅写中医病症名。按语全部由李老编撰,他认为医案类书籍按语不宜作过多的理论阐述及方义分析,而应实事求是地提出该方所治病证、辨证要点等,故按语相对简略。

书中所引原文,方后的“右”一律改为“上”,药名、处方及用量,按照原书不作改变。对于煎服方法,一般都是每剂水煎两次,每次煎30分钟;但对含有制附子、制川乌的方剂,均为与其他中药同煎,但煮沸后,文火久煎1小时;免煎中药颗粒,用法为每日1剂,开水冲化后,成人分两次服,儿童分多次服。为减少篇幅,一般不在处方后一一标出。

此外,李老临床半夏与甘草用量较大,一般成人均为15~30g,半夏均为制半夏,与他药同煎,未发现不良反应;甘草用量大时,极个别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和颜面、下肢水肿,对此或减其量,加茯苓、泽泻,或不再用之。

适值《李发枝方证辨证选录》即将付梓之际,特别感谢国医大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张磊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黄煌教授和著名经方学者娄绍昆教授为本书赐序增辉。对书中所引用的医家、学者之观点、经验及成果表示衷心的谢忱。

李老众弟子

2020年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