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火力发电站 中国再次解决了一个历史性的难题,以往建设火电厂需要大量的水,可是现在中国却唯一例外,可以说因此现在在火力发电这一领域取得了极大领先,但是此时的西方难以理解。对此有专家解释称:中国又一项技术立奇功,火电厂不需要水也能发电,只需要有风就行了,此后百亩沙漠即可变成百亩电厂。 图为火力发电站 电力是人类工业革命的结晶,电力因为其传导效率比蒸汽高数倍的原因,成为了让人们摆脱初级工业的一个必需品,而由此带来的就是一个新的名词,即“用电需求”,早期工厂还能按需为自己安装合适数量的发电机,但是很快随着电灯等电气设备的普及,整个城市的用电需求也急速飙升,最终形成了现代的集中发电按需供电/调电的体系,而其中火力发电作为最早出现的发电手段,是通过燃烧煤炭等资源进行火力发电,并且至今依旧在发电市场上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因为火力发电需要有燃烧阶段,所以燃烧室长期处于高温,而解决办法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往燃烧室周围注水,并且是持续不断地注水,最终热量蒸发掉水后从冷水塔顶端排出,而因为火力发电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就产生了大量的水资源损耗,让许多缺水地区无法兴建火力发电站。 图为露天矿井 而恰巧在西北部地区,拥有大量的煤炭储备量,但是西北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属于常年干旱缺水少雨的地区,虽然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部分的用水需求,但是整体而言水资源在中国西北部依旧属于无法放开消耗的资源,而本着集中治理管控的想法,也是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运输成本,在这片戈壁滩上建设火力发电站的想法也被提出,并且经过科研人员的多年攻关后解决了散热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采取风冷的手段,这有点类似电脑CPU/GPU的被动式散热器,同样是利用烟囱效应,将冷气吸入带走热量,而西部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风沙天气了,为此在戈壁滩上的火电站取消了那个冷水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风冷塔,其中有多个直接接触到火电站燃烧室的散热管,在风冷塔的底部则是部署了大量的散热鳍片,最大化的加大风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最终达到散热的效果,而这也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这些风冷塔还设计了独特的自我清洁功能,定期会进行洒水清洁散热鳍片,节约了人力成本。 图为戈壁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真的是为许多沙漠地区的国家提出了一个解决发电难题的手段,而在中国国内的话,无数的戈壁滩下面的资源将会被开发,附近的区域将会变成新的发电厂,再过数十载,或许戈壁滩不再是生灵止步的人间炼狱,而是部满发电厂的人间奇观也不一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