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身青年“女多男少”之谜

 sunflowerw386w 2022-08-19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和一个朋友聊天,谈到感情的事。

说是参加过一些相亲,发现大多数男生的收入都没她高。

本身很优秀漂亮的一个女生,目前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城市里,单身女青年的人数,给人的印象往往多于男生。尤其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情况更甚。

在农村,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本文讨论的全部背景,皆基于城市。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组织一次相亲活动,报名往往都是女生远多于男生?

男生害羞?还是单身男性的确数量更少?

我觉得真实情况可能还是后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常见的解释。就是所谓的AB配的视角。大量的“A女”,主观客观地,被动长期单着。

这个视角大概讲的是,A男可以找B女,B女的理想对象也是A男,以此类推。最终发现,A女不一定看得上A男,更看不上B男,于是没有理想的可选项。

这个视角,可以解释大部分自身条件优秀的“三高”女生(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单身情况。

但城市里单身的女生,也不全都属于“三高”序列。

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可以更好理解这个现象。

即:为什么城市里适婚年纪的男生显得“稀缺”?

解释了单身男生的“少”,就能理解单身女生的“多”。

本质上,我认为原因在于男女择偶的需求差异。

男女本身对另一半的需求,是很不一样的。

对于男生而言,从人类诞生至今,基因里就传承了“广撒网”的求偶和生育策略。

男人的生殖细胞,是非常廉价的,一次就能有上亿个。因此,男人的基因里就有尽快尽早挥霍这些细胞的冲动。为了实现'尽快尽早',自然要求就没那么高。

基于这个底层的基因特点,男生对女生的需求,从十八岁到八十岁,基本都是非常稳定的。这不是男生肤浅,是他作为一个生命体,本身就被这么被设定。

尽管现代文明已经限制了男性去释放这种“天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择偶策略简单粗暴。

即便你去问身价千亿的大佬,你也会惊讶于他的择偶观和普通工地搬砖男青年的差异,远远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大。

综合来看,外貌条件中上,性格温和不极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家庭没大问题,基本都容易被男性认可。

正是因为男性的择偶需求简单,他们希望'尽快尽早'地完成基因冲动,他们对女生的要求才没那么高那么多,这就导致大部分适婚男青年更早也更容易脱单。

而反过来讲,女性呢?

女生对另一半的需求,则比男性复杂得多。

本质上,也是不同的生育策略决定的。女性每个月才有一次生殖细胞排出,而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殖细胞总数,也可以算得清楚。这个数字,相比男性,可谓少得可怜。

物以稀为贵,少就更有价值,就应该享有溢价。

这使得女性择偶时,相较于男性的“广撒网”,她们采取的是“优生”策略。更注重挑选,更注重质量和“实力”。这就导致她们的需求,天然比男生多元和复杂。

同样地,一个长相中上,性格温和,有一定文化修养,家庭没有大的问题的男生,很多女生是看不上的,尤其是那些自身实力不错的女性。

再举个直白的例子:

一个没有房子也没有购房能力的女性,只要长得还行,性格温和,那么还是有不少男孩愿意迎娶。但一个没有房子购房能力也堪忧的男生,则没有多少成熟女性愿意“下”嫁。

女性的需求,除了天然比男生多元和复杂之外。还会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况,产生变化。比如学校的女生,可能更看重“高”“帅”,会打篮球会弹钢琴,阳光大男孩。而工作毕业经历社会'毒打'后,则要加上一条“富”。

男人就简单多啦,十八到八十,择偶标准一直非常稳定,波动极小。

以上,是我理解的为啥现代城市里,单身女青年偏多的原因。

当然了,我写这个文章,绝非带有任何预设价值立场。

我认为每一种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现如今,不少女性收入学历认知的确都比她们圈子里的男生要高,人家一个人过得也非常开心。找不找对象,已经不重要。

我相信单身的女性群体里,一定有上述这样的一部分人。

不过,也应有一些人,表面看着一个人很开心,实际上每天都在经历疯狂的精神内耗。无论是来自偶尔的孤独感,还是父母家庭的压力。

如果走向婚姻不可避免,那么早点认清择偶匹配的真相,适当调整策略,努力早点找到共度余生的人,也不是一件坏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