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送给尼克松12字墨宝,尼克松看后一脸雾水,近50年无人能解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8-19 发布于江苏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事件,可以说是震惊了全世界。因为中美关系这么多年来到底有多紧张,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

2月21日,尼克松正式抵达北京,一下飞机,他就受到了周总理的热情招待,后来又前去与毛主席会谈,在会谈结束后,尼克松送出了自己为毛主席准备的礼物。

来而不往非礼也,一向礼数周全又热情好客的毛主席,自然也进行了回礼。而除了那些主席赠予的礼物外,尼克松又向毛主席求取了12字墨宝。

文章图片1

图丨毛主席和尼克松

因为尼克松本人对这次访华十分的重视,在到访前,他就对毛主席做了一番了解,知道毛主席素来喜爱诗词歌赋,满腹经纶尤其擅长书法和诗文。

主席立马就叫来手下的人拿来纸笔,当即大手一挥,用毛笔写下了十二个气势恢宏的大字赠予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然得到墨宝很高兴,可是对于那字背后的意蕴尼克松却是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毛主席当年写下的十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其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

文章图片2

图丨尼克松

从敌人变为朋友

说到美国与共产党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建国以前。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对抗之时,美国就因为支持蒋介石而在背后对共产党进行打压。

共产党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成立了新中国。

在成立的那天,周总理就向全世界发出了,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建交的声明,诚意满满,可是身为西方大国的美国却在外交上带头对新中国进行孤立封锁。

在后来的日子里,美国更是千方百计的为中国的发展添堵,企图将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可以说在建国后的二十年内,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文章图片3

图丨新中国成立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但是在迅速变化着的国际形势下,没有永远的敌人,能够真正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只有利益。

这也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向交好的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断扩大,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出现裂缝,中苏友好关系的维持可以说是如履薄冰,艰难万分。

彼时的美国又因为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无法抽身,实力削弱。无人压制的苏联迅速地发展自己的综合实力,与实力一同增长的还有其想要称霸的野心。

文章图片4

图丨越南战争

如何对付苏联,对那时的美国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起初美国的领导人还未意识到,中苏关系破裂,对美国与苏联抗衡的益处,直到后来尼克松上台。

尼克松上台时曾经有人称他是“继罗斯福之后美国少有的实干派总统”,而中美关系的改善也离不开尼克松的推动。

早在1968年,尼克松就已经表现出了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打算与中国交好的意图,这年九月,尼克松得到总统提名后不久,曾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

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与'她’谈谈,也与苏联谈谈。我们必须不只注意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必须找机会制造变化。

文章图片5

图丨尼克松

这段访谈中的“她”便指的是中国。机会很快就来了,1969年,中苏发生了边境冲突。

尼克松当机立断地做出了放弃虚耗时日的中美现行对话机制,引入中国为转化力量,打破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建构战略性三角关系的决定。

毛主席也是一个精通谋略,深刻洞察国际局势的人。

他明白我国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必须摆脱外交受限的局面,与美苏两国当前僵持的关系必须有所改变,不能两面作战,腹背受敌,必须有所行动,至少争取一国。

文章图片6

图丨毛主席

目光敏锐的毛主席,很快就捕捉到了尼克松隐晦的示好,很快便采取行动对尼克松的示好有所回应。

先是主动地邀请一名叫斯诺的美国记者登上了天安城楼,来表示愿意与美国交好的决心。

而后又主动在两国球队切磋后,主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参观,促使了“以小球带动大球”的乒乓球外交,让美国看见了中国满满的建交诚意。

于是在尼克松的授意之下,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就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美两国未来的关系走向都作了讨论,并且最终敲定了尼克松访华的决议。

文章图片7

图丨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中国之旅

中美双方都对这次访问高度重视。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所搭载的飞机正式抵达北京。机门一打开,尼克松便看见了在机场久候多时的周总理。

一看见尼克松,周总理便立刻迈着大步上前迎接。而尼克松也面带微笑的向着周总理走去,二人的手紧紧的握到了一起,久久不舍得松开。

后来周总理还面带感慨地对着尼克松说道:“两只手终于远跨过海洋相握了,这不仅仅是我们二人的交往的开始也是中美两国友好往来的开始!

被周总理接待安置妥当后,尼克松又于当天在丰泽菊园见到了毛主席,进行了一场历史性的领导人会晤。

文章图片8

图丨周总理和尼克松

来前的尼克松十分的紧张,因为在此前他担任美国副总统之时借核武器之事威胁过新中国。可是当二人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会谈后,尼克松就完全被毛主席的风采折服。

二人谈话其实并没有具体的内容,从世界形势到哲学问题,从中美关系说道中国从前的历史,毛主席所展现出来的睿智与博学让尼克松惊讶不已。

他的谈吐从容,语言幽默,谈及世界形势时神情随意,却在说笑的同时又能够完美地提出自己对国际形势独到的见解。

那时的毛主席大病初愈,可是目光依旧敏锐犀利,后来的尼克松回忆到那次会晤还评价过:“他身体的虚弱是很明显的,但他的眼里还可以发出锐利的目光。

文章图片9

图丨毛主席和尼克松

毛主席凭借自己独特的人格魄力让尼克松敬佩,展现了真正的大国风采。

早在决定访华的那一刻,尼克松就开始着手准备到访的礼物。为此他可是下了一番心思,花了大量时间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最终为我国带来了日本“阿波丸”沉没的详细经纬度图,和船上的珍宝清单、两只麝香牛、两棵来自加州的参天美国杉树,这些礼物都是尼克松精心挑选出的礼物。

除此之外,尼克松特地阅读了介绍毛主席的书籍,充分地了解了主席的兴趣爱好,单独为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一只瓷制天鹅。

文章图片10

图丨红杉树

可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保护不当,精致但脆弱的瓷质天鹅不慎被碰碎了一根羽毛。为了保持礼物的完整性,在后来只好用胶水粘上,但是效果并不好,很容易就能看见胶痕。

为此尼克松深感抱歉,可是毛主席却并不在意,甚至还笑呵呵地反过来安慰这位美国朋友:“你这一接可不简单哦,不仅接上了天鹅的羽毛,连中美关系也让你这双巧手接上了!

此话看似是幽默宽慰,实则一语双关。尼克松也懂得了毛主席的意思,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中国人一向将礼数看得很重要,既然接受了尼克松的礼物,那么身为主席的毛泽东肯定是要回礼的。

文章图片11

图丨瓷质天鹅

回礼看起来朴实无华十分简单:四两大红袍。

见到这样的礼物尼克松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以为自己虽然不懂中国的茶道,可是仅仅四两茶叶也太过于轻视自己了吧!

而毛主席送完礼物却并未多言,只是脸上一直带着笑,好似想要观察尼克松的反应。看见尼克松的不满快要憋不住了,周总理这次站出来出声解释。

原来,毛主席送的并不是一般的茶叶,而是品种极其珍稀的大红袍,当时全国上下仅仅只有四颗大红袍茶树。

文章图片12

图丨大红袍茶树

而毛主席贵为一国领导人,身边总共也就只有八两这样的茶叶。

主席可是个爱茶之人,一次便大方地送出了一半,足见他对尼克松的重视了。解释完,周总理还补充了一句:“主席可是把自己的半壁江山送给您了!

物以稀为贵,珍藏的珍稀茶叶一半都送给了自己,这不就是“半壁江山”吗?

尼克松脸上的不满彻底消散,在收好茶叶后,他再度向着主席开口:“我知道您擅长书法诗文,能不能给我写一幅字?

文章图片13

图丨大红袍

这可是求到了毛主席最擅长的领域,除了是军事家和国家领导人之外,毛主席还是有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毛主席当即就挥洒泼墨,豪情万丈地写下了十二个大字: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看见毛主席挥斥方遒写下的字,尼克松又再次被其中的气势所震撼到了。只是作为外国人的他光是理解这些词语就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谈立刻参破其中的深刻意蕴了。

看着尼克松充满疑惑的眼神,毛主席笑着故作神秘地说:“其中的真意,还得你带回去好好揣摩哦。

文章图片14

图丨毛主席题字

无人能解的意蕴

虽然一时间不懂得其中的含义,但是尼克松还是对这短短的十二字珍重万分,想着带回美国去好好研究,博学的人那么多总能够猜出来。

可是一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那副字的真正含义,也未有人能够笃定地说出其背后的意蕴。

期间也有不少学者对其做过揣摩,最让人印象深刻之一,便是美国一名叫做罗斯·特里尔的学者所做出的解释。

罗斯·特里尔可以算得上是美国学界研究毛泽东的头号专家,曾经还出版过《毛泽东传》、《毛泽东的后半生》等著作。

文章图片15

图丨特里尔

值得一提的是其作品中所介绍的毛泽东,与西方其他介绍主席的作品来看,的确更为全面又更有说服力,因此他的作品在西方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尼克松初带回墨宝时,罗斯·特里尔就对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凭借着对毛泽东本人的深刻了解,他在这副字画诞生后的第八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特里尔认为“老叟坐凳”,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便是描绘的一个老叟坐在凳子上的画面,从更深层的意思来讲,那名老叟暗喻的便是美国。

美国傲慢的坐着桀骜的看着整个世界,却不知自己已经年老,无法跟上世界的潮流。这个词语是在讽刺美国骄傲自大不知道跟上世界的形势。

文章图片16

图丨周总理和尼克松

而“嫦娥奔月”的解释还要根据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来解释,故事中名叫嫦娥的女子羽化登仙飞上月球,是在暗示中国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发射中国科技实力强大的骄傲自得。

“走马观花”,本意是粗略地浏览观察事物,毛泽东选择这个成语是在说明尼克松访华的仓促,如同走马观花,未能窥见真正的中国之美。

罗斯·特里尔的这番解释充分地结合了当时的世界形势并且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加以修饰补充,读起来十分有道理,得到了大批学者的赞同。

可是这番言论传到了中国却遭到了否认,我国的学者认为他的解释并不是毛主席写下这番字的初心。

文章图片17

图丨周总理和尼克松

他们认为“老叟坐凳'中的老叟是一位好客之人,指的便是毛主席自己,描写的中国热烈欢迎尼克松访华的情状,表达了中国与美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殷切盼望。

而“嫦娥奔月”的确要引用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奔月之路并不顺遂,在飞过了重重星河后才顺利地到达月球,实现自己成仙的愿望。

故事中的嫦娥便是尼克松本人,而他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的月球则是现实里的中国。尼克松本人为中美顺利建交,排除万难,跨越了重重艰难险阻,其勇气与魄力能够与嫦娥相当。

而且那时美国的阿波罗号也已成功登月,这也是毛主席对美国的祝贺。

文章图片18

图丨美国登月

“走马观花”则是对尼克松的再度访华表示欢迎,第一次访华停留时间短暂如走马观花般仓促,未能真正体验到中国的美丽,而此次短暂的历程便是中美友好往来的开端。

期待尼克松能够在一次走马观花后,愿意再次抵达中国来体会真正的人文之美。

总而言之,毛主席真正想表达的是对中美建交的肯定、两国关系更近一步的希望。除了这些猜测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说法。

当年在写下这十二个字后,毛主席本人再未做过解释,所以近五十年来一直无人能够笃定地说出那十二个字背后真正的含义。

文章图片19

图丨毛主席和尼克松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这短短十二个字里,必定包含的是毛主席的祝福之意。

当年美国送来的杉树已经被栽种在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生长枝繁叶茂,成为数十年来中美关系的见证。

而那未知含义的十二字,也标志了一段情谊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