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的改变,生活就有新的可能

 a_123 2022-08-20 发布于河北

《5%的改变》作者:李松蔚

文章图片1

​ 一场特别的心理咨询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作《5%的改变》。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心理学著作。而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它从一个特别的疑问出发,那就是: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

其实对心理咨询师本身来说,同样有这样的疑问。因为从专业视角来看,人的心理实在太复杂了。很多人连自我了解都难以做到,所以,我们很难确定,一个心理咨询师通过短暂的了解,就能洞悉一个人的心理,改变来访者的想法,引导他的行为。

因此,著名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开始了一项“实验”:在公众号与读者留言,用“问答式”的心理咨询来追踪效果。

他首先“坦白”了一条心理咨询界的准则: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真正去寻求心理咨询,咨询师更多地会引导我们进行自我探索、思考,而不会直接把答案告诉我们。

可李松蔚老师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在面对不同的咨询案例时,都要给出自己的建议,然后观察这些建议所带来的效果。打破常规,对他这个心理学家来说,是有很大风险的。

但是他愿意冒这种风险,因为他和我们一样,都很期待心理咨询的作用,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建议是否能给人带来实质性帮助。尽管这些建议里,有一定基于心理咨询师的主观成分,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心理咨询的探索与推动。

他并不觉得,心理咨询师能帮来访者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永远是当事人自己。因此他愿意走出舒适圈,去更好地推动这个过程。而本书所呈现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实验”的过程。

本书的作者李松蔚生于1985年,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在清华大学任教,目前是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有多年的心理咨询师经验。他所开设的“认知思维”“关系视角”等心理学课程,备受读者们的追捧,学习人数超过百万。除此之外,他还是《奇葩说》《圆桌派》等人气节目的特邀学者,是一位靠“实力”出圈的心理学家。

通过《5%的改变》这本书,我们将会看到很多特别的案例,“反常识”的建议,还有许多出人意料的结果。但我们要意识到:心理咨询就是如此特别且神奇,这是一条新的,不曾走过的探索之路。通过了解其中内容,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为我们的困惑带来解答。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本书的精华内容。

改变自己,5%就足够了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女孩的成长案例。这个女孩快25岁了,最近非常焦虑,在两个月内胖了10斤。虽然她想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却一直行动不起来,担心自己做不好。

她之所以这样想,一方面是由于前一份工作的失败。她从小热爱艺术,特别渴望那种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理念的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也成为那种人。

可现实却十分残酷。她学习了很长时间的艺术,却只能从事很低端的设计工作,经常为了赚一点钱熬夜修改方案。五遍、十遍、二十遍……没有尽头的方案修改彻底磨灭了她对这个行业的所有热情。尽管身边的人评价她有自己的想法,风格独特;但她却已经看清现实:自己不是那块料,不可能在艺术领域有太大成就。

另一方面,女孩和自己的父母很少沟通。因为父母重男轻女,从小就喜欢哥哥,在情感上忽视她。于是她陷入一个怪圈:“连父母都不爱我,还有谁会爱我;父母都不值得信任,还有谁值得信任呢?”

在职场和家庭的两方面挫折下,女孩陷入恶性循环,她走不出来,更没有勇气离开这个世界。她尝试跟自己和解,但每次都失败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迷茫和无力。于是她来寻找李松蔚老师的帮助。

李松蔚对女孩的评价也很耐人寻味,他说:“我想帮你,但我快要被你说服了。”因为在他看来,女孩的生活有太多阻力,这些阻力又来自一个个不容辩驳现状。这些似乎是一个泥潭,拖着人直往下陷,女孩的生活几乎不可能改变。

但要知道,世事无绝对,既然李松蔚说“几乎”,那么就一定还有“一线生机”。

因此,李松蔚老师给女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你想要100%的改变,这不可能。你能做的,最多就是让生活改善5%。”

也就是说,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她还会被挫败、沮丧和自我否定压垮。

于是李松蔚老师才提出了这样一条新思路——试着把5%做好。保持绝大部分的生活状态不变,就像女孩描述的那样糟糕。换工作也好,想和父母和解也好,想学习新技能也好,每天只拿一小时去做这些事情,仅仅一个小时,然后持续一周,看看能有什么改变。

其实,我们也可以想想,相对于让生活“大变样”,5%的是否真正有用?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生活只改变一点点,反而让人更绝望,还不如一点都不变的好。李松蔚老师给女孩的安慰很浅,给的建议要求也很低。这真的有用吗?

当时,这个女孩还是照做了,结果让人十分惊讶。为了这5%,女孩恢复了每日运动的习惯。通过运动,她明显找了失去已久的掌控感和成就感,自我的感觉变好了很多。

5个星期后,她开始在各方面自发地做出更多有利选择。例如:避免过多玩手机、选择健康饮食、在空闲时间看书,找到了一点微小的幸福感。后来她又做出决定:辞职去学习,然后转行。幸运的是在离职几天后,便找到了一个对以后有帮助的工作。

在过了25岁生日后,女孩重新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多赚钱,开启自己的事业,让未来有更多发展,一切都开始好起来了。

我们也许会感到很疑惑,为什么5%的改变,能够让女孩的生活有这么大变化。其实李松蔚老师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技巧,叫作“向上螺旋”。

对于生活中的问题,大部分人光靠想,靠求助别人,往往是不会有答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始行动”。所以李松蔚面对女孩的求助,他并没有反驳,而是同意了女孩的观点:让她先意识到自己处在“人生谷底”。

这种认识或许让人沮丧,但是换个角度,处在谷底的人,每走一步都是进步,这就是“5%的改变”。不管大小,它都是一次进步。

通过这种方式,李松蔚帮女孩开启了一个“向上螺旋”——行动让女孩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有了这样的正向循环,哪怕只有5%,哪怕只是人生路程上的“热身”,女孩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就像现在许多人,他们觉得自己处在困境,觉得自己状态不好,然后停止了行动,这反而是最大的问题。作为心智成熟的人,我们要考虑的,恰恰是在陷入困境时坚持前进,哪怕只有一小步。

面对原生家庭,学会“课题分离”

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有关原生家庭的案例。这是一位成了家,有了孩子的女士,但是因为被母亲打压、怨恨,她不得不选择和母亲分开。

对此,我们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母女之间的关系会走到这样境地呢?

因为在这位女士7岁时,她的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带着她独自生活,倾尽一切为她付出,她也被母亲保护地非常好。这样的关系本没有问题,可是一到恋爱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每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这位母亲就和亲家闹得很不愉快,因为她认为自己的女儿被别人“抢”走了,所以一直很嫌弃女儿的老公和他的家人。

在最艰难的时候,这位女士问自己:如果一切由我自己决定,是否要走入这段婚姻。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她还是顶着压力,和现在的老公结了婚,婚姻一直很美满,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是母亲的内心却产生了巨大的不平衡,她开始咒骂女儿,她觉得自己的一生被女儿拖累,现在女儿有了家庭、有孩子、有疼爱她的老公,却把自己抛下了,女儿应该把这些还给她。最终,这位女士不得不和母亲分开。

虽然她非常想逃离这段关系,但无论怎样,那是自己的母亲,她对自己的养育是无法逃避的事实。女士依然想修复和母亲的关系。只是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保持正常的原生家庭关系。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近几年,原生家庭差不多成了“童年阴影”的代名词。这也的确是一种客观情况:人们在孩提时代遭遇的不幸,那些负面影响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孩子有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其实也有。而李松蔚老师则在书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说:这位女士母亲的痛苦,其实来自于她的成长经历。

面对母亲的反复纠缠,女士的应对之道堪称典范,足够坚定,又足够善良,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婚礼,继续生活,一面又寻求和母亲修复关系的机会。有几个人能在家人和爱人的拉锯中,走出这样一条平稳的路呢?

所以坦率地讲,这位女生的痛苦不来自她自身,而是母亲的失望。母亲反复自怜自艾,沉浸在受害者的情境中,把女儿认为是自己人生的“拖累”。

因此,李松蔚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等待,用时间换空间。没有一个人的状态是永恒的。既然女士一直在改变,迁就了母亲那么长时间,这次不妨换一换,让母亲来改变,走出她“受害者”的身份。

这种“适当的分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段时间后,母亲主动联系了女士,并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讲给女儿,从母亲作为遗腹子,童年的苦、婚姻的苦、和独自抚养女儿的苦,母亲说得崩溃,有时大哭、有时生气、有时又骄傲地两眼放光。

母亲坦言,她这样倾尽所有的付出,是想换来一个热情关切,不断温暖她的女儿,却没有想到女儿这样不知孝顺。而女士也诚实地说:我做不到,我可以哄你开心,但我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围在母亲身边。经过一切事情,女儿能做的,就是试着像朋友那样,重新相互问候。

就这样,这对中老年母女开始笨拙而坚定地修复关系。尽管中间有很多反复,但她们慢慢做到了。女士的小家庭慢慢接受了这位长辈,为母亲安排了住处,而这位长辈也不再排斥女儿老公一家,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式,渐渐接受女儿的爱。

在这个案例中,李松蔚老师用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实用的心理学原则,叫作“课题分离”,也就是说,在家庭问题中,一定要学会,区分一个问题到底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就应该由谁负责解决。

比如:子女想要跟什么样的人结婚,这是子女的课题,子女想清楚了,其他人不用困扰。如果父母为此感到担心,觉得子女的选择不对,总是感到非常焦虑和失望,这实际上又成了父母的课题,与子女无关,子女也就不用为其负责。

所以我们能看出来,生活中,很多人在家庭中会把课题“混淆”,总觉得: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课题都和自己有关,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容易伤害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情,也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而当家庭成员各负其责,按自己的想法,把生活过好,和谐、自然的家庭氛围也会不期而至。

为什么人越努力越恐惧

说完原生家庭的案例,我们再来看关于个人成长的案例。

案例的主角是一位理工科的大学生。他的专业较难,但他在本科时没有认真学习,导致挂了很多科,这让他对自己的专业和能力都不再自信。

临近毕业,这位大学生选择了考研,结果每天的复习都在虚度和恐惧中度过。因为他不敢认真看书,只要一看书,就会发现自己学不会,稍微遇到难一点的东西,就感到无比恐慌,想象自己在考研时失败的样子,根本不能冷静下来学习。

到后来,他甚至连图书馆都不敢去,只能每天躺在宿舍里刷手机,他太怕了,太怕遇到自己不懂知识,太怕自己在考研中失败。于是他向李松蔚寻求克服恐惧的办法。

这位大学生的遭遇,其实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的困难。面对有难度的事情,很多人会“躺平”认命。当然也有人依然抱有信念,认为只要克服恐惧,就能搞定这些问题。

其实哪种想法都没有错。问题在于,很多人不能安于普通的人生,他们会觉得:如果我克服不了困难,我的人生就失败了。就像这位大学生,他觉得如果考不上研究生,他的人生就失败了。

针对这种情况,李松蔚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以“考不上研究生”为前提,把当下的生活过好。可以每天暗暗地复习,但更重要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把考研究生当作一个证明自己的游戏,轻装上阵,把心态先放松,让自己满意就好。

这个大学生照做了。他考虑了另一种选择:找工作。他在网上搜了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投出简历,参加了自己第一次面试。尽管没有成功,但他却开心地手舞足蹈:至少获得了一点点认可,产生了一点点成就感。因为他发现,自己说是要考研,实际上是在逃避生活,拒绝为将来思考。而这次找工作的经历,给了他踏出第一步的勇气。

于是他又联系了自己在职场的朋友,了解未来进入职场的情况。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工作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难,自己租房、做饭,处理工作和生活事务,一切似乎并不那么难接受,反倒有一丝新鲜感。虽然他内心对打工存在疑虑,但这也是一个生活方式。

就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的一句话:“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当大学生理解这些,他慢慢燃起了生活的激情。也许在这一刻,他没有马上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但他通过假设自己的失败,收获了积极的态度,去准备考研,也不拒绝进入职场。

虽然这种“以失败为前提”的做法很少见,甚至有些颓废。现在更流行的,反倒是那种“背水一战”的思维——不留后路,一往无前。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没有后路,不代表他没有后顾之忧。尤其是当一个人感到迷茫,对未来没有预见时,那种无力感更容易将他击倒。

而李松蔚老师的建议,其实用到了一个心理学的基本思维,叫作“去除评价”,也就是,在做选择的时候,不要去在乎那些社会的普遍评价。

例如“本科毕业就应该考研”“职场打工很艰难”“考不上就是失败”等等。这些社会上漂浮的观点和思想,有一定道理,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就像这位大学生,把考研当作一个“挡箭牌”,拒绝为以后的人生做规划,反倒让自己越来越恐惧,失去了前进的勇气。

实际上,生活是客观的,它总要继续下去,当我们能够立足自身实际去看待生活,才会发现:所谓的社会评价,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想的,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不能因为一时的迷茫而停下脚步。

帮助的另一面,也许是“看低”

说完个人成长的案例,我们最后介绍一个亲密关系的案例。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位工作顺利的女士。她和老公在一起10年,结婚1年,她的收入较高,但老公却在疫情中失业了。在失业以后,老公想要转型,先后学过数据分析、写过小说、炒股,却都没有什么起色。

这让老公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而这位女士也在关心中慢慢变得失望,她不得不推迟了要孩子的计划,也不知道怎么帮老公恢复,她看着老公间歇性地努力,然后失败,又回到原点,感到心急如焚。她担心着家庭未来的经济压力,还要帮老公瞒着家里的长辈,导致夫妻二人都处在非常痛苦的状态。她不知道应该怎么自救,也不知道如何帮助老公。

面对这种情况,李松蔚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建议:在一周之内,至少有三次,每次至少一个小时,离开自己的老公,去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

这个建议似乎和女士的求助无关,但是李松蔚老师认为,尽管女士很积极,想要帮助老公,但这反而让老公陷入了一个“怪圈”——老公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女士越努力地想要帮助他,就越证明了老公没有能力,这会让老公压力倍增,越来越没有自信。所以,女士应该干脆地放弃这个目标,考虑更现实的事情:假设老公的事业在短期内不会有起色,在这个前提下,如何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最终,这位女士接受并尝试了李松蔚老师给出的建议。她开始自己散步,听了原来很喜欢的老歌。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快乐已经“遗失”很久。随着这些过去的爱好被找回,她整个人的状态放松了很多,情绪也不像之前那样低落了。她的老公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感染,情绪好了很多,两人一起找回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原来,通过取悦自己,有时候也能取悦别人。

在李松蔚老师看来,“帮助”在人际交往中其实有着另一层意义,那就是“看低”。尤其是那种在对等关系下的帮助,有时会刺痛一个人的自尊,即使是在家庭之中。

因此他说到一个关于家庭的重要观点:有些特点看似属于一个人,实际上,却是许多人一起“帮助”他维持了这样的特点。举例来说,一对夫妻中的老公特别“懒”,在家里从不分担家务,这其实是勤劳的老婆帮他维持的。同样的,如果要让老公改掉“懒”这个特点,老婆也要相应地改变互补关系,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勤劳。

在上述的例子中也是这样,当女士觉得老公没有进步,不够上进,其实不必太去担心、帮助,这样反而会强化老公的无助感,让他总觉得:虽然我出了问题,但还有老婆在,我们家可以维持。

尽管在女士看来,她自己这么做是出于好意,客观来看也是应该的,但这其实也剥夺了老公的一项义务,那就是,自我反省。缺少这个过程,老公有时是很难去自我觉察,也就不会有太多改进的空间。这就会导致老公“患上”习得性的无助。

反过来看,如果老婆可以理解这段特殊的“互补关系”,不去过多地帮助,同时给到老公更多空间,单纯地像李松蔚老师说得那样,去做一些愉快的事情,带着老公疏导情绪,调节心情,老公反而可以高效地改善自己,尝试更多的机会。

06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活法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4个特别的心理咨询案例。其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案例中,李松蔚老师给出的建议都是反常规的。他经常劝人放弃当前的宏大想法,转而去追求一个很小的,有些微不足道的目标。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些咨询者一般也只有一些微小的生活调整。

那么,李松蔚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咨询者多年形成的惯性,既有思维惯性,也有行动惯性。对一个心理学家来说,这始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所以从一开始,李松蔚就没有想到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确切地说,他只是想提供一个“契机”,一种可能性。用打破惯性的一小步,来重建对方内心某个长期失效的点。通过激活这个点,让对方重新找到对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让他们意识到:我是有可能做出改变的,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无助。

事实也证明,要促成一个人的改变,不在于给他一套完善的方案,而是告诉他,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如何用心态和思想的转变,带来一点点行动。能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始终是他自己。至于行动之后,一个人能否成功,能不能变成自己想要的那个状态,我们有时很难确定。

这也是李松蔚老师在本书中想告诉我们的另一个道理: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成功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人生来不同,不用过分执着普遍意义上的成功。

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历、不同的思想,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许多人的痛苦,却恰恰源于自身与社会的“不一样”。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不一样”不一定就是“不好”,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活法,不一样的精彩,不必拿着外界的标准对自己生搬硬套。只要5%的变动,生活就有新的可能。最重要的始终是人,是我们自身。如果一个建议,让我们自己都产生抵触,失去了生活的快乐,那便有些舍本逐末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