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景《浅析“中笔必折,外墨必连”之旨意——兼答祝华瑞兄之问》

 没有烦恼的人 2022-08-20 发布于广东

      有书友华瑞祝兄在书法群中发问,询“中笔必折('折’字也有作'断’的,如祝嘉《〈广艺舟双楫〉疏注》——笔者注),外墨必连”之意。愚辈不才,早年对古书论有过浅尝辄止的阅读经历,正好读过这几句,故不揣浅陋,试作短释,以就教于方家。

      记忆中,这两句话应该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描述他自己学书经过的内容片段。原本有三小句,即:


        “吾得其书,审其落墨、运笔,中笔必折,外墨必连;转必提顿,以方为圆,落必含蓄,以圆为方。”


后面还有一句不记得了,大概是说尖锐出锋之笔画的末尾处,要稍有驻笔停留之势,方能蓄力之云。

图片
图片

      文中的“其”,指的是廉卿张裕钊。从内容上看,我觉得是说他看到张裕钊的字,在欣赏品味其用墨、用笔时,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其中这个感受具体表现在:笔画的中间都必须有折处,有折转的地方,不是简单的平滑而过,有边行笔边提转边发力的变化。但是笔画的外墨边线是相连的,让人看不见提笔折转的痕迹,断开可理解为笔断意连,折转则主要是一个笔画内方向上的微小动作。

      这其实是对书法,尤其是楷书类作品中笔势必须连贯、中段变化丰富的一个表述。笔势的连贯,除了用连笔的形态来表达之外,还可以用断开的形态,更能用不断微微起伏的动作来表达,而断开并不是指真的一分为二,而是要做到笔断意连的艺术效果。

      第二小句是说,转折的地方都必须有停顿。这个转折的地方,我理解的就是一个笔画的转向处。比如说横折、竖折、竖弯等“关节”处,都会有停顿,只不过说停顿的这个时间有个长短的问题。在行进的过程中,到底是停止的,还是缓缓的有一个顿笔,这就需要我们有极强的控笔能力。我经常打比方,说这个就像我们开车转弯一样,遇到一个路口的时候,你转弯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车速减下来,然后再缓缓地打方向盘,尤其是转急弯的时候。你看见的横折,就是急弯,在书写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用停顿的办法。而这种处理停顿的方式,它核心的目的应该是调锋,调锋后用顿笔写圆一些的笔画。或者可以理解为在转弯的过程中,稍稍停顿以后用圆笔来写转折处,那么方折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外方内圆的效果。

图片
图片

      因为康有为崇碑,尤其对北碑几乎达到了痴恋的状态,所以他对于这个笔法,理解为外圆内方的处理,应该是他自己主观的感受。所以,看到张裕钊的字时,便突然一下得到了启发。并由此引出下笔必须要含蓄等论述。在外形和动作上可能是偏方的一个体势,但是从笔画所展现出的这个内质来讲,它是一种含蓄的、包容的、厚重的审美指向。

      古代书论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宝库中既有张怀瓘式的专业立场和构架,也有孙过庭式的凝炼简洁。然而,更多的还是笔记式、题跋式的只言片语。虽是只言片语,但有时也能生发出诸多有价值的观点,给人启发。相比当下,动辄长篇巨制的论文,我更情愿徜徉在古书论的故纸堆里。因为在我看来,真理永远是真理,不会因为是唐人阐发、清人阐发,或是今人阐发而有损其内质和要理。更何况,经典抓不住,大谈创新者只不过是徒废光阴耳。


                     壬寅五月十二日午后
                     王景浅识于双凤西隅

                     壬寅七月二十日修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