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工业向东,造城向南

 徘徊求知 2022-08-20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相比其他地区,广州的城建规划可谓是独具一格

众所周知珠江是广州的高价值标准,但遵循城市中轴线理念格局,而非沿江就是赢家

按照未来大计,广州将是工业向东、造城向南

文章图片2

位于天河区的城市新中轴线,称得上我国21世纪伟大的城建标杆,不仅高密度集聚300+摩天大楼,还有数个大型市民广场,到此一游必定能被惊叹到

毫无疑问,作为广州的第二条中轴线,它的成功更加印证其理念是可以复制,却又不为随意使用

文章图片3

那么,在这里说一说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发展历程

红色为第一代中轴线,越秀山至海珠广场,横向沿江西堤、北京路商圈。随着城市能级提升,该中轴线集聚省市机构,因此不能扩容或建造太高的大厦,怎么办?

橙色为第二代中轴线,瘦狗岭至广州塔,相比第一条,这是真正的“直”和大规模。当然,第二代中轴线的南端是拆出来的,参考珠江新城前身。得益于广州的眼光和魄力,该新中轴城建水平线闪耀全国,冲上国际行列

总结一下,中轴线一代比一代成功,将会打造第三条

文章图片4

上图,前航道是广州城市建设的风向标,按理第三代中轴线也会出现在此,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格局层面改了

到底怎么了?

文章图片5

由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组成的科技创新轴,覆盖黄埔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南沙区,打造新时代广州城市发展第三中轴线

这也是意味着,第三中轴线的格局较上一代的确是全新概念,以科创为底色,而不单是聚焦于钢筋水泥造物

诚然,这样的骨架太大了,我们回到文章课题,为何说工业向东?

文章图片6

根据《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冲刺万亿制造行动计划》,到2025年,该区将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突破8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

回顾过去三年黄埔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数据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03亿元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36亿元

2021年规模上工业总产值达8771亿元

按照目前政府对黄埔区的支持,大项目不断落户经开区、科学城、知识城,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是没问题的

来到这里,我们讨论一下,相信另外的10个区无法与黄埔区pk工业,妥妥在工业强区

下一个环节:造城向南

文章图片7

《广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基于第二代中轴线南延的沥滘村更新改造,打造海珠新城

图解:红色为珠江新城橙色为海珠新城

文章图片8

海珠新城的三大特色

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城格局

二、以水上森林,打造海绵城市的生态基底

三、回归珠江,打造岭南特色活力水岸,力将海珠新城打造为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轴水岸新地标

文章图片9

海珠新城效果图

明显地,相比部的珠江新城,海珠新城不再以高楼大厦为亮点,反而是尽可能留住沥滘古村面貌,使得注入新时代生气

为何选择在海珠打造一个新城呢?

文章图片10

蓝色虚线内为海珠区范围,拥有珠江前航道、后航道的珍藏级资源,四面环水的极佳地理环境,不发展城建实在讲不过

回顾海珠区的城建一直都不咋的,直到琶洲一带崛起才改观,然而到了今天一个琶洲不足以让中心城区更加强大起来,海珠新城的建设也许只是一个向南造城的开始

黄埔区短期内的城市面貌不会改变太多,但工业越来越强,海珠区则是开始注重都市建设

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