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文宗著名诗人元好问书法墨迹

 夕妙斋 2022-08-2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说起元好问,小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元好问的古诗,并且“熟读并背诵全文”,这种记忆对我来讲,恐怕是毕生难忘。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对这句凄绝优美的情词信手拈来,它出自于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想当年琼瑶剧,古装剧每当有生离死别的镜头,总会作为台词出现。

世人只知他是“一代文宗”,殊不知他的书法亦清劲绝尘。可惜的是,米芾《虹县诗卷》后有元好问的题跋,这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元好问书迹。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河东北路忻州秀容(今忻州市)人。金代伟大诗人。金兴定五年(1221)举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后历任河南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左司都市等。嘉熙三年(1239)弃官归秀容,筑“野史亭”,从事著述,积近30年之努力,编成《中州集》、《壬辰杂编》等书。

图片

元好问 跋米芾《虹县诗卷》 

纸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跋书于宝祐三年(1255),元氏57岁。其书雅不以工拙为意,字里行间流动着天真烂漫的姿质。多用方笔,提顿转折每见棱角分明,起笔、收笔、转折及捺尾的按提多作重力强调。横竖画收笔重顿长回,如“蒲”、“可”、“雄”诸字;捺画出波长而零健,如“爱”、“快”、“人”、“超”、“之”等字。从这些用笔可看出他是受了赵佶“瘦金体”的影响。结构取横向开展之势,布局疏润,然中宫较繁,衬以迅疾灵健的点画,显得字字洒脱得意。

元好问一生作诗甚多,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贴近生活,有不少反应人民悲苦生活、表达自己爱国热忱的佳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

据《遗山故物谱》称,元好问家多藏书,皆宋元祐以前旧物。贞祐四年(1216年)兵乱,将书藏于墙壁间而得免。有杂书及手写《春秋》、《三史》、《庄子》、《文选》等书尚有千余册,画有百轴。建书屋为“野史亭”,藏书著述其中。又就顺天张万户家。取金历代实录,晨夕抄集,至百余万言,未成而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