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评】《觉醒年代》(二)|隐喻符号、画面处理与电影配乐

 新用户0196IoEk 2022-08-20 发布于山东

奇怪小姐      queer girls

象牙塔里看世界

以法学的理性  以传媒的温度

文  柚子85号

隐喻符号的表意象征

蚂蚁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蚂蚁有着很多的象征意义。

     第一集当中,陈乔年用手将碗里的蚂蚁拭出,将其放在绿植上,有着“蝼蚁尚且偷生”的意义。

     那时的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在一层层黑暗的覆盖下,两个青年仍存有对生命的敬畏。

     在经历多次思想碰撞后,李大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此时,他的手臂上有一只活蹦乱跳的蚂蚁,他整个人沐浴在耀眼阳光下,周身散发出神圣的光芒。

     “蚂蚁”谐音“马义”,象征中国将迎来马克思主义,走上光明的道路。

青蛙

     乔年兄弟捉弄陈独秀,把青蛙放进荷叶黄牛蹄里,陈独秀将青蛙高高抛向空中,青蛙跳进池塘。

     这个意象大有毛泽东《七古·咏蛙》当中:“独坐池塘如虎踞”的意味,表现了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势在必行的决心。

螳螂

     陈独秀在狱中轻轻拿起螳螂,取“螳臂当车”之意。

     这于他被捕的命运相似,意在说明他“20年不谈政治”的想法行不通了。

     也可以理解为经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人的思想觉醒了,国人将取得五四运动的胜利,而腐朽的国民政府只是“螳臂当车”。

泥泞不平的小路

     代表探索思想阶段的坎坷困难以及对中国道路的不确定。

     陈每次都要经过,向里面丢几块砖头,代表“摸着石头过河”,表现他与众多志士探索道路的艰辛。

     这条曲折的道路也象征中国几番周折,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经历无数次试验,才走通了的共产主义道路。

画面处理:视听语言与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鲁迅构图(拉镜头),摇镜头(陈独秀的视角)。

对比蒙太奇

     《觉醒年代》开场,伴着买货的“数来宝”的声音,一行人抬着棺材与抬花轿的一对人马并向而行,斯人已逝与新妇进门在同一场景,擦肩而过。

     这个喜丧交错的画面,运用了对比蒙太奇,使观众的视觉产生了对比意味。

     陈独秀送乔年、延年去法国勤工俭学,陈乔年与延年穿着西装革履,此时他们脸上带着微笑,每一步都充满希望,每一个步伐都透坚定和果敢。

     但画面一转,是一双伤痕遍布的双脚的特写,每一步都在血水之中踏过去,鲜血滴答,带着镣铐的双脚缓缓走过监狱,一步一苦痛,但他们始终微笑。

     这个转场巧妙运用了对比蒙太奇,两个场景强烈对比,“去时少年意气,归来已成英烈”。

     此时,画面的剪辑给人心灵以强烈震撼。

隐喻蒙太奇

     陈独秀与李大钊决定为营救被捕学生,赢得五四运动最后的胜利而放手一搏,他们秘密起草拟定了《北京市民宣言》,在新世界(北京城最热闹,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企图以撒传单的方式唤醒民众的思想。

     两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此时,台上唱念做打,正在表演着京剧《挑滑车》的片段,台下陈、李两人正在心里默默进行着一场视死如归的计划。

     《挑滑车》剧目取材于《说岳全传》第三十九回。讲的是岳飞的兵马被金兵围困在牛头山,大将高宠奋不顾身,单人匹马连挑十一辆滑车,终因座下马匹力尽,挑第十二辆铁滑车时被压死。

     电视剧把这个片段与仲甫和守常“肉身投馁虎”的行动对应,表现他们的一腔热血。

     台上到达戏曲最高潮的部分,随着高宠被敌人一击倒地,仲甫深思,守常落泪。

     守常先生在对面阁楼上高喊:“同胞们,团结起来,坚决抵制无耻的巴黎和约。”传单如片片雪花,倾泻而下。

     而此时的陈独秀已在新世界高楼处,将传单挥洒,大声呼喊:“请看《北京市民宣言》,坚决抵制葬权辱国的巴黎和约。”

构图与拉镜头

     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时,画面有一个从他在窗前伏案写作的一个拉镜头从近景拉成中景,再慢慢拉成全景。

     整个过程,以窗子的边缘为框,鲁迅的整个人被框在一个画框中,如肖像画一般,代表他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与现实割裂。

     整个场景配上暖黄的灯光,显得神圣不可侵犯,而不会觉得框架式构图所带来的压抑感。

摇镜头

     北大组织学生游行,大量学生被捕,陈独秀不顾乔年阻拦,回北大上课。

     看到北大门口一片狼藉,纸张乱飞,碎纸遍地,原本神圣的学府成了监狱,学生成了犯人,书籍上放着机枪,政府把枪杆子对准了学生。

     电视剧用摇镜头展现这一场景的面貌,采用消音的效果,以陈独秀的视角审视这场浩劫。

     使整个电视剧有种冷静和客观的感觉。

电影配乐

     电影的配乐大都出自作曲家阿鲲之手,他的代表作有《舌尖上的中国》配乐、《九儿》。

     他用于《觉醒年代》的配乐,原本用于电视剧《华胥引》,但经过他的变奏,竟与陈独秀的人物形象,剧中的热血沸腾毫无违和感。

     尤其他的《十三月》一曲被多次变奏使用,共同为人物服务。

     《如梦曲》为古筝弹奏的纯音乐,此曲铿锵有力,大有席卷天下之意。

     在很多有哲理性的镜头中,电视剧大都采用的《如梦曲》做为配乐,如陈独秀与螳螂,李大钊与蚂蚁。

     这种镜头,无台词,又有着多重复杂的含义,需要能支撑起所承载复杂内容的宏大的音乐,而阿鲲对《如梦曲》的变奏,本身即是基于电视剧的宏大主题上,打造出朦胧迷幻的感觉。

     作为一个专业的作曲家,阿鲲为许多电视剧做过配乐,他的音乐总有一种振人心魄的力量,让人能够更好的代入剧情,也总有故事感,前奏一出,你就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人生。

                                                 未完待续

作者:柚子85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