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纬30年 | 建纬公益之诚——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建纬律师 2022-08-20 发布于上海


编者按

对于建纬来说,已经取得过司法律界或建设领域无数的获奖和荣誉,但有一份特别的荣誉,它不是法律行业的褒奖,亦不是建工领域内的荣耀。它就是“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份自2001年起11次获得,持续21年的特殊荣誉,记载和见证了建纬律师的公益之路、文明之路和党建之路。

今日“建纬30年”专栏,且听曾参与律所申报2019-2020年度第二十届上海市文明单位奖项的陈宁宁律师,讲述建纬人追随文明脚步、践行公益事业的故事。

建纬公益之诚——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立身其中、置身事内,逐梦者不吝于追求和分享梦想,纵使满身污泥,也是勇者;这是一个厚重的国度,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助梦者负重前行,用勇气和奉献助力一方岁月静好。我们不惮于用和平与无畏的心态,面对前路的机遇或挑战;种下一棵树,并呵护它成长!

——题记

我是2020年11月才入职建纬的,是朱树英老师的助理。2013年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完法律硕士后,到2020年一直在中石油管道局从事境外工程建设项目法务和商务管理。近两年在朱老师身边工作,切身了解到建纬的大咖同仁和朱老师不仅是勤奋的逐梦者,也是炽诚的公益助梦者。早在21年前的2001年4月,建纬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选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从那时开始,建纬的公益之花、公益之絮、公益之诚都化成了一群逐梦人的传承。

一、助梦者
助力平凡却真实的梦想,公益之花已然在建纬绚丽盛开。

公益实践的对象是受助者,其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梦想。对于企业来说,短期公益只需权利利弊,长期公益却需要团队成员特别是领导层具有公益情怀,并持之以恒。王阳明先生说过: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建纬的公益之志,其实是从初创阶段即确立的。

成立三十年来,建纬通过不断付诸公益实践,律所整体公益意识不断提升,公益氛围不断浓厚。从朱树英主任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的西部山区,公益为身陷囹圄的当事人伸张正义;建纬律师为云南少数民族儿童援建他期村建纬希望小学,圆贫困地区儿童的读书梦;2008年,建纬全所为汶川地震受灾地区捐款30余万元;2010年,建纬全所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38100元;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建纬全所捐款136万余元,其中朱树英主任个人捐款20万元,并举办了多场公益讲座,为抗击新冠疫情积极奉献爱心,从这些感人的记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公益之花已然在上海建纬绚丽盛开。

文至此处,对于建纬人将公益内化为一种精神传承,为一方安宁或者一份梦想做力所能及的助力与奉献,笔者已是由衷感佩。然而,当我被安排协助整理今年的文明单位申报材料时,我还是被最近发生的新故事震撼了。我唯有用最平实的笔触去记录朱树英主任近年来的两则公益事例,作为建纬人践行公益精神的缩影。

第一件与朱树英主任的专业师承有关。作为华东政法大学培养出的优秀法律人代表,朱树英时刻关注着母校的法学学科建设。他深谙,法治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健全的法治是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而完备的法学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为了鼓励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立志毕业后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以及建筑工程等建设领域的法律研究和法律服务,促进新时期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及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015年9月,朱树英向华东政法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树英奖学金”,用于建设“华东政法大学建设领域法律专业培训基地”以及奖励优秀学生。2022年,值此建纬成立30周年之际,朱树英再次向母校捐资200万元人民币,使这项奖学金的总数达到300万元人民币,使更多的华政法律学子能够得到建纬的呵护。

第二件则与今年上海疫情期间全民抗疫有关。疫情爆发后的4月10日,朱树英了解到居住地徐家汇街道防疫物资匮乏,秉持着“来自社会,回馈社会”的初心,他立即电话联系到街道负责人表明捐款意向,虽然因封控管理无法线下签订捐赠协议书,他还是先将10万元款项打给了街道,争取尽早购置防疫物资,第一时间下发到一线,保护志愿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这些闪烁着家国情怀的词句流淌在心房,我们会不由得为这个时代的公益助梦者送去掌声。

二、筑梦者
建纬以争创文明单位为抓手拓宽党建外延,历卅载初心不变。
建纬是公益助梦者,也是保持初心、创文明单位的筑梦者。

建纬历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奖状、奖牌(部分)

“上海市文明单位”评选每两年开展一次,建纬自1999年至2020年,连续11届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在2019-2020年度第20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评选中,笔者作为律师助理,曾参与该年度律所申报文明单位奖项的全过程,对文明单位评选细则维度之宽、标准之高、证明材料之严印象深刻,深感能够连续11届获此殊荣,确是一份值得自豪的成绩单。随着作为一名建纬人的日子不断拉长,对建纬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原来,建纬拿到这份成绩单的诀窍竟是纯粹而孜孜不倦的平日功夫。如同舞台上的艺术家,表现力的背后是实实在在地付出。

建纬连续20余载争创“上海市文明单位”,实际上已经将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内化为律所日常管理和党建工作的具体方向,以争创文明单位为抓手拓宽党建外延。建纬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在律师圈子里非常有名,不仅表现在建纬党支部真正能够起到表率作用,有困难时冲在前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党支部书记邵万权不顾生命危险于激流中勇救落水同事真实诠释了建纬党组织和党员的品格;也表现在创始人朱树英主任对党员和党建工作的看重,许多现已担任律所管理岗位的律师都能回忆起,初进建纬时,朱主任在面试中会问一句“是不是党员?”一个与专业能力测试不相关的问题,却可以看出建纬管理层对党建工作的初心与态度。

“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评价对象共包括六个方面,包括:坚持价值引领,培养高尚道德;推进党建工作,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关系;完善管理制度,关注员工权益;遵守法律法规,营造诚信环境;提高专业水平,激发创新活力。对标上述标准,建纬开展党建工作有声有色,积极参加黄浦区区域化党建、参加市局区局各项党建相关会议,党支部定期组织民主生活会、每季度专题研讨会、不定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参观党史纪念名胜古迹,以“小活动”带动“大格局”,使律师党员坚定初心,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

面对连续获得11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的殊荣,建纬没有选择手握功劳簿沾沾自喜,反而不忘初心,砥砺筑梦,历三十载而初心不变。以争创文明单位为抓手,对标调整日常管理和党建工作的方向与细节,真切地拓宽了党建工作的外延。

三、逐梦者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建纬逐梦,一路风雨一路歌。

在苦炼内功、追求专业化的道路上,建纬也是逐梦人。

1992年12月29日,建纬成立。从延安东路29号出发,历三十载砥砺逐梦,九易其址,于2021年3月进驻外滩金融中心。也是在2021年3月,建纬创始人朱树英主任卸任律所主任,合伙人会议选举邵万权为新一届律所主任,并成立新一届管委会。至此,建纬顺利完成新老交接,为新阶段的重新起航完成组织力的再凝聚。

长期以来,建纬各地分所加盟建纬,凝神聚力,共同参与建纬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建设。其初心精神如昆明分所主任李俊华律师所说:决心做专业所面临的取舍,对于创业初期的团队挑战巨大。业务上取专业化,舍综合性,意味着舍弃一部分尚可带来稳定收入的业务。其求索精神如杭州分所主任陈沸律师所言:尽管在专业化道路上会有困难与挫折,但只要有坚毅与专注的心,只要有众多志同者的共同努力,一切困难与挫折均将迎刃而解。其联动成效亦可在长沙分所主任戴勇坚律师的感言中获知一二:我很感恩,如果今天的长沙分所能说得上有所发展,那是因为朱树英主任的深厚信任,因为建纬总所的无私支持;得益于总所的眷顾和自己的初心,长沙分所在十几年前有幸搭载了建纬总所这艘律界航母,从此相识相伴,彼此成就;感恩建纬,感恩时代,让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创业梦想。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建纬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一直秉持人才引进、业务选择、前沿研究和知识沉淀这四大法宝。从1992年到2022年,经过三十年发展,建纬专业化与规模化建设成效显著。律所规模方面:突破千人大所规模;总所2021年业务突破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全国分所数量达31个。律所专业化建设方面:担任住建部、地方政府机构法律顾问;律所著作丰富,且成体系化;《建纬律师》累计出刊128期,逾1000万字;律所公众号关注用户约10万人,两次荣获全国建筑业“最具影响力”公众号;建纬研究院行业影响力巨大。律所管理方面:新一届管委会选举产生,建纬全国管委会成立;八大业务部及数个研究中心运行稳健;总分所联动机制增强,分所管理向紧密型模式转变;进一步重视律所合规及风险管理。

三十载云与月,建纬一路风雨、踏歌而来,循着专业化方向走出了一条别人未走过的路。改革开放四十余载,如同无数逐梦人一样,建纬也在逐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此刻,让我们为新时代的万千逐梦者送上诚挚的祝愿。

END


作者 | 陈宁宁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