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精细化:效益、质量和成本的权衡

 hudip 2022-08-2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作者:胡晓纲 和君咨询合伙人


“精”者质量,“细”者成本,管理要精细到每一个过程和工作岗位。笔者再读宋志平先生的《三精管理》书籍,结合辅导客户推进管理提升的咨询实践,对管理精细化有了进一步思考。

管理精细化要以提升成本竞争力为目的

虽然有不同定义,但宋志平先生提出的管理精细化,紧扣两个关键——质量和成本,在保证利润和现金流的前提下,提升企业成本竞争力。

与企业家交流,抓管理有“两怕”:一是抓管理不出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以提升成本竞争力为目的,就是要管理为经营服务,抓管理就是要看是否降低了企业总体成本,而且是能够有财务指标可以检验的。二是抓管理没有重点,做了很多事,但没有几件事做透、做好,结果是“认认真真做形式,热热闹闹走过场”。突出质量和成本,体现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关键。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永无止境。

当然,管理也并不一定是所有事情在短时间内就能直接创造价值,比如人才培养、职能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等;所谓的追求成本竞争力,也并不是要一味追求低成本,而是要在效益、质量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图片
▲ 管理精细化的系统图

管理精细化要围绕“四化”内容展开
1管理工法化

针对一件事、一个流程推出便于操作和推广的实战方法,而不只是理论说教或口头传授。一方面,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多管理工具和方法可以在本企业推广,比如最基础的6S管理、看板管理、目标管理等。另一方面,企业应充分发动自己企业职工的聪明才智,从实践中不断提炼自己企业的管理工法。比如,中国建材在企业层面创建“六星企业”的工法(业绩良好、管理精细、环保一流、品牌知名、先进简约、安全稳定),并具备内涵丰富的“八大工法”(五集中、KPI管理、零库存、辅导员制、对标优化、价本利、核心利润区、市场竞合)。

图片
▲ 管理精细化工具箱

2成本对标化

以行业和内部优秀企业为标杆,以KPI为核心,定期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作对比,找差距,不断改进和提升,从而稳定提高企业效益,降低企业发展风险。要实现以上目标,有两项工作至关重要:

一是要进行KPI或经营指标的管理。进行KPI管理,不只是简单的设定目标和粗暴的分解指标,实质是要建立从企业到岗位的完整绩效管理体系。

二是要持续开展标杆管理。近些年国企在推进的“对标世界一流”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民营企业也可以参照学习,对外看行业内外一流企业,对内寻找不同层次的标杆,进行复制推广,是一种实用、低成本的管理方法。

3质量贯标化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扎实做好每个细节,从产品研发开始贯穿到客户服务。做好质量管理,方法千万条,不变的有两条:一是做好质量,人人有责,不能只是质量部门的事;二是要贯彻系统的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体系与日常工作紧密融合,按流程和标准做事。

4财务稳健化

做企业要稳健,而企业稳健的基础是财务稳健。财务稳健的核心是要确保公司现金流的充沛。围绕现金流,要以全面预算为载体,控制好企业库存资金和应收账款的“两金管理”。

做好管理精细化应牢记的“四字诀”

宋志平先生提出做好精细管理的四点,笔者认为非常受用:

1:早谋划、早下手,每年第一季度就开始抓利润,协调产销关系和供需关系,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2:认真、细致地分析形势,细分目标、细化措施,把工作做细、管理抓细、流程管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季节,都要对应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针对管理中的短板和弱项,持续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精心组织技术改造、精益生产、集中采购、定岗定编,动员全体员工找问题、想办法、定措施,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提升质量效益。

4: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实效,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实施管理精细化应统筹“四位一体”

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落地,首先是要长期坚持,其次是要因地制宜,最后要以“造物先造人”为理念,坚持管理体系构建、管理方法应用、管理人才培养和相应管理文化支撑的四位一体。

1构建管理体系

从管理对象来看,无非是人和事;从管理内容来看,包括目标管理、流程管理、绩效管理等。但是管理体系,更加注重管理的整体性和内部协同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管理与经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能说抓营销,就不要管理。

2应用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就是管理工法。做好精细管理的关键,一是要持续实施管理工法,二是要长期坚持。尤其是对现在的管理者来讲,要有命令式向教练式转变,核心是要告诉下属具体干好工作的方法和路径。管理方法就是战场中的武器。武器的先进程度,肯定能让战士少流血,多打胜仗。

3培养管理人才

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梦想、善创新的干部队伍,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培养管理人才一是要以管理项目为载体,在事上磨;二是要分层、分类培养,多法并举,不能只是简单的、应付式的培训。

4. 匹配相应文化

管理的精细化,实质就是要求企业形成良好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流程意识和人才意识,要有追求卓越和敢于内部“较真”的氛围。

回归管理本质,坚持长期主义、务实主义、专业主义,通过抓管理出效益,管理精细化大有作为,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