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毛主席在玉米地边问卫士们:玉米头上长须,起什么作用?

 猫条山 2022-08-20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老覃在昨天写了《1948年,大作家柯仲平辞别毛主席,自称要写一部<红楼梦>式的作品》一文,文中提到:毛主席在1948年5月25日乘车转移到了平山县的西柏坡村,与在这儿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人会合,至此,中央五大书记会合,中央机关集中办公。即在此后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西柏坡就成为了我党大本营的最高决策地。

毛主席每天处理完繁忙的公务,都要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从村头走到村尾,从西柏坡走到东柏坡,劳逸结合,安步当车。

这一年6月初的一天,毛主席看着天边夕阳渐下,苍穹的云朵如同染胭涂脂,煞是好看,便带领着阎长林、王振海、孙勇、马汉荣等一众卫士到村外的田野里看落日。

田野里的麦子、水稻生机勃勃,长势极好。

老乡们趁着夕阳将下未下,酷暑渐消,而余晖犹在,忙着到稻田里施肥、拔草、浇水。

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说:“这里的庄稼比阜平城南庄的庄稼长得好,看来,滹沱河的功不可没。”

他走到了滹沱河岸边,游目四顾,打量和估摸着河水的深浅。

这个时候的滹沱河,河面摊得很大,河床很宽,河水却很浅,河里的石头清澈可见。

毛主席沿着河岸信步走着,看着河岸过的庄稼,不时皱一下眉头。

西柏坡村的农民阎志清弯着腰在稻田里浇水,拔草,毛主席见了,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去,帮忙拔草,有意和阎志清拉起了家常。

他说:“像你们家这样的地,1亩能打多少斤稻子?”

阎志清自豪地回答说:“像今年这样风调雨顺,肥料又下得足,可以产到四五百斤哩。当然了,如果是遇上大旱天,缺水,那就得减半了,甚至更少,少的时候,一亩就打一二百斤吧。”

毛主席一愣,说:“怎么这么低?像这样的地,在我们湖南,1亩田能收个1000多斤呢。”

阎志清瞪大了眼睛,问:“怎么可能?”

毛主席看着田里疏密不一、参差不齐的稻苗,说:“你们这些稻苗,都是直接把种子撒到地里,任它们自由生长的吧?”

阎志清说:“要不然呢?”

毛主席摆了摆手,说:“你们这种耕种方式是最原始的直接播种,产量很低的。我们南方讲究精耕细作,先把稻种撒播在秧地里,等秧苗长大,再一棵棵拔下来,另外插到水田里,这种插秧的方式可以使产量翻倍。以后你们可以试试,改用插秧的方式,一定会有好收成的。” 阎志清听了,大为惊喜,说:“我们一定试试。”

毛主席点点头,说:“种田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的,好的方法一定要推广。”

他把拔下的杂草放到了阎志清身后的竹筐里,走到河边洗手,一边洗手一边问:“河里的水这么浅,浇地够不够用?”

阎志清说:“单单浇地的话,绝对够用。别看现在水少,到了雨季,河里的水就会溢了出来了。”

毛主席停止了洗手,说:“哎呀,那岂不是水满为患了吗?河水满了,水就深了,你敢不敢下河摸鱼?”

阎志清干咳了两声,说:“我水性不好,水满的话,不敢下河。平时水少的话,我敢下去游泳,还常常到河底石头洞里摸鱼,有时摸到的鱼有一二斤重呢。”

毛主席赞赏地说:“嗯,你们这一带可是风水宝地,有大米吃有鱼吃,鱼米之乡,再多种些青菜,就和我们南方差不多了。”

文章图片2

毛主席洗过手,告别了阎志清,和卫士们沿着河岸向下游方向走。

到了一块玉米地头,他指着玉米头上的须问身后的卫士们,说:“你们都来说一说,玉米头上长须能起什么作用?”

卫士们都是农家子弟出身,对玉米再熟悉不过了,但谁也没有想过“玉米头上长须能起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突然听毛主席这么一问,都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马汉荣不以为然地说:“玉米须对玉米起不了什么作用,那纯粹就是个摆设。”

毛主席笑了,对马汉荣说:“你是认为玉米须丝和人嘴角边上的胡须一样,只是装饰品?”

“对,就是这样。”马汉荣说。

一旁的孙勇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他说:“这些须长在外面,是为帮助长在里面的玉米棒呼吸,通空气的。”

毛主席笑着摇了摇头。

他看大家都说不出个究竟,就认真地给大家科普了起来。

他说:“你们都是农民出身,吃过玉米,也种过玉米,拥有怎么耕种才能增产的经验,但这些经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世间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它的理论和规律,我们掌握了这些理论和规律,才能成为它们的主宰。植物和动物一样,用进废退,有用的器官就会继续进化,没有用的器官,就会慢慢退化。我们看这些玉米须,长得这么茂盛,有退化的迹象吗?没有。说明它是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的。告诉你们吧,玉米棒形成以后,上头长出的尖上要开花,花粉落在须上,须与玉米粒相联系,就起到了授粉交配的作用,这就叫传宗接代。嗯,种玉米和长玉米就是一个传宗接代的过程。”

卫士们听到毛主席这一番讲解,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玉米还需要授粉交配。

他们认为这件事匪夷所思,对毛主席的丰富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接下来的一件事,更让他们对毛主席的学识和判断力心悦诚服。

玉米地旁边有一个小水塘,毛主席指着这个小水塘问王振海:“你过来看看,你说,这个小水塘里有没有鱼?”

王振海细看这个小水塘,这个小水塘其实是滹沱河拐弯自然形成的,并非人工筑挖,而塘里的水清澈见底,一望而知无鱼。

他因此信心满满地说:“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这里的水太清澈了,又是河里的水,里面不可能有鱼。”

毛主席听了,搀裤管,脱外衣,对王振海说:“咱两个下去捞鱼,如果捞出鱼来,说明你的经验不全面;如果捞不到鱼,说明你的经验还有普遍性。”

阎长林看见毛主席脱外衣,赶忙劝阻,说:“主席,在这里下水,衣服湿了不好弄。”

阎长林在这边劝阻,孙勇已在那边脱下了外衣,跳进了水中。

孙勇仰起脖子对毛主席说:“主席你不要下,我只要在水塘里走一走,就知道里有鱼没鱼。”

说话间,王振海几个人也下到了水中,四下摸索了起来。

突然,有人低低地惊呼了一声,说:“有鱼,刚碰到它就溜了。”

这个人的话音未落,孙勇眼疾手快,一手抄住了一条1斤多重的鱼,高高扬起,对毛主席说:“主席,真的有鱼,我抓住了。”

,王振海学着孙勇的样子,很快也抓住了一条。

但其他人左抄右抄,把水塘里的水花弄得四溅,却都一无所获。

毛主席站在岸边给他们支招,说:“你们用脚使劲把水搅浑,抓鱼就容易了。”

大家依言而行,手脚并用。很快,这个小小的清水塘就被搅成了一潭浑水,鱼儿被呛得浮出水面上,肚子翻白,张着大嘴喘气。

毛主席哈哈大笑,说:“快动手抓鱼,这,就叫浑水摸鱼。”

大家恍然大悟,纷纷动手抓鱼,没多大功夫,就抓了十几条。

毛主席叫道:“好了,够你们美餐一顿了。”

众人欢天喜地地上了岸,收拾好东西,跟着毛主席继续往前走。

文章图片3

毛主席边走边指着河湾说:“你们看,从河流进水塘里的水深,鱼容易顺水来,但从水塘通向稻田灌水的水道浅,鱼不容易随水流出,时间一久,鱼就在水塘里长大了。”

马汉荣说:“主席从小就在稻田、水边摸鱼,哪里有鱼,哪里没鱼,一看就知道了。我们北方河流少,没有摸鱼的经验。”

孙勇摇了摇头,说:“我小时候可没少摸鱼,但还是判断不出水塘有鱼没鱼,我觉得,还是自己到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不够。”

毛主席对孙勇说:“程朱理学推崇'究天理’,这个'究’就是探索自然规律本来的面目,要探索出自然规律本来的面目,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多调查,多读书。但光光多读书也是不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定要实验、实践。”

卫士们频频点头。

他们跟随着毛主席这一路走来,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许多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