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笔下6大“披着羊皮的狼”,听名字像好人,实际一个比一个坏

 耳东话史 2022-08-21 发布于湖南

文学作品中,一个角色的名字往往能体现他的性格特点,甚至暗示他的命运,这是因为作者在创作这些角色之前就为角色预设了一个人设。

比如“剑魔”独孤求败这个角色,试问哪有人会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求败”?显然这就是作者在上帝视角预设了角色的命运之后才给角色安排的名字。

但武侠的世界中难免有些真假难辨的东西,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六个角色的名字就十分具有迷惑性,光看他们的名字,难免让人觉得他们是好人,然而他们却一个比一个坏,堪称“披着羊皮的狼”。

一、岳不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岳不群”这个名字几乎已经等同为“伪君子”,但初读《笑傲江湖》的时候,看到这个名字难免会认为他是个好人。

(岳不群剧照)

“不群”二字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赞》中的“夫唯大雅,卓尔不群”,若如此理解,那么岳不群就应该是个德才兼备且十分出众的人中龙凤,或许还不屑与书中那些恶势力为伍。

从表面来看,岳不群的确也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但他外表有多善,内心就有多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身边的一切都可以被当成棋子来使用,无论是徒弟、女儿还是妻子,不过都是他的“工具”而已。

当然,也有人为岳不群开脱,说他是为了让华山派站在武林之巅,但谁给了他如此重任?他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罢了。

二、范兴汉

现实中的“丐帮”可不是什么好鸟,历史上有记载的丐帮多半是做着一些“采生折割”的恶事,也就是故意把人害残,再让他们去乞讨牟利,现在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而金庸笔下的丐帮却是正道门派。

在《天龙八部》以及“射雕三部曲”中,丐帮在江湖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帮主基本也都是英雄人物。

(丐帮剧照)

诸如萧峰、洪七公、黄蓉、耶律齐乃至史火龙都是英雄人物,所以初读《雪山飞狐》时,难免让人对这个时代的丐帮帮主有所期待,尤其是那帮主名为“范兴汉”,那“兴汉”二字自然会让人将他与“义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范兴汉却让人失望。

作为丐帮帮主,他没有带领群丐反清,反而沦为了朝廷的鹰犬,甚至还“背刺”了自己的好友苗人凤,这样的一个恶人如何配得起“兴汉”之名?

三、鹿杖客与鹤笔翁

《倚天屠龙记》中给张无忌造成最大威胁的反派是谁?可不是三渡,毕竟那三位老僧并非反派,也没有要置张无忌于死地,而“玄冥二老”则不同。

玄冥二老这外号一听就不是好人,但你若只听这二老的名字的话,难免会将他们与一些仙风道骨的得道高人形象联系在一起。

“鹿杖客”与“鹤笔翁”这两个名字都看起来略带仙气,然而这二人却都是为人歹毒的恶徒,他们师承百损道人,从张三丰对那道人的回忆来看,那人是作恶多端,连张三丰也忌惮三分。

(玄冥二老剧照)

张无忌就曾被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折磨得死去活来,若非他的“主角光环”让他得到了《九阳真经》,只怕他早已因玄冥神掌的寒毒而死。

最终玄冥二老只是被张无忌化去武功,下落不明,着实是便宜他们了。

四、空相

空见、空闻、空智、空性被称为“少林四大神僧”,这四位高僧的为人的确配得上“少林高僧”的评价,尤其是那空见,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去度化谢逊,说他是活佛在世也不为过。

即便是那性格略显暴躁的空性,也有十分和善的一面,他在光明顶败给张无忌之后,就诚心邀请张无忌前去少林与他论武,足见他内心依旧是十分谦卑的。

而那空相则不是如此,光听“空相”这名字,仿佛也是一位得道高僧,但别说读者,就连书中那活了百岁见多识广的张三丰也没看穿他的真面目,你看张三丰面对他的偷袭时是何感想?

原著道:“这一下变故突如其来,张三丰武功之深,虽已到了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这位身负血仇、远来报讯的少林高僧,竟会对自己忽施袭击?在一瞬之间,他还道空相悲伤过度,以致心志迷糊,昏乱之中将自己当作了敌人。”

(刚相剧照)

直到被打了,张三丰依旧觉得刚相不是有心的,可见这老僧隐藏得极深,后来才知这家伙名为“刚相”,是西域金刚门的人,他顶着“空相”之名着实是败坏了少林派的名声。

五、无崖子

无崖子是个怎样的人?或许在多数人看来,他是个好人,毕竟当虚竹破解珍珑棋局进入他的密室之后,看到的是一个和蔼的老人形象,而且他的确是将自己的毕生功力传给了虚竹,并没有做什么伤害虚竹的事,从他这“无崖子”的名字来看,也的确是略带仙气,一听就是得道高人。

但你是否注意到了三个细节?

第一点是他未经虚竹同意就化去了虚竹的一身少林武功,他也没问虚竹是否愿意,直接让虚竹与佛门无缘,这岂是正派所为?

第二点则是北冥神功的设定,段誉在修炼北冥神功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世人练功,皆自云门而至少商,我逍遥派则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云门,拇指与人相接,彼之内力即入我身,贮于云门等诸穴。然敌之内力若胜于我,则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凶险莫甚,慎之,慎之。

(无崖子剧照)

试问一个正派如何会通过“吸走他人内力”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第三点则是逍遥派的野心,李秋水临终前就提到过逍遥派的野心:“当年我和你师父住在大理无量山剑湖之畔的石洞中,逍遥快活,胜过神仙。我给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二人收罗了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笈,只盼创一门包罗万有的奇功。

他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琅嬛福地的书架上原本就摆满了他们从其他门派掠夺来的武功秘籍,试问做出如此行径的无崖子怎会是好人?只能说他这名字也颇具迷惑性。

除此六人之外,金庸笔下还有哪些角色的名字看起来像好人,实际却是反派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