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渊-李世民:李渊的溺爱与玄武门之变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主要观点

李渊对子女过于溺爱,对于已经出现的危机,选择性麻痹。

1

从李世民立下不世之功,太子与秦王的矛盾就公开化了。

李世民攻下洛阳之后,不着急回京复命,在洛阳呆了两个月才回京。

这两个月,李世民就是在拉拢关东豪杰,收揽人心,扩充自己在关东的势力范围。

太子李建成也没闲着,他一方面拉拢四弟李元吉,共同对付二弟,另外还暗中和宫中父亲的嫔妃相结纳,获取情报。

李元吉回来后攻击李世民,以他不回京复命为由,直指他觊觎储君之位。

李渊此时则出现了麻痹,他可能飘飘然于很快统一天下的美梦中,对两个儿子之间已公开化的争夺,反应非常迟钝。

李渊是一个疼爱儿女,乃至于有些溺爱的父亲。

尤其对于这三个嫡子,更是爱得没什么原则了。

是时,东宫、诸王公、妃主之家及后宫亲戚横长安中,恣为非法,有司不敢诘。世民居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后院,与上台、东宫昼夜通行,无复禁限。太子、二王出入上台,皆乘马、携弓刀杂物,相遇如家人礼。太子令、秦、齐王教与诏敕并行,有司莫知所从,唯据得之先后为定。

——《资治通鉴卷一九零》

皇帝的诏书和三兄弟的命令,居然是同等效力,以先后顺序定夺。

三兄弟可以骑马带兵刃带亲兵,随意出入皇宫,这也是将来的一个大隐患。

皇帝把儿女们都管理成这个样子,就算是国家草创时期,也太没规矩了一些,这不得不说是李渊过于溺爱和纵容的过错。

如果李渊早树立权威和规矩,是完全可以避免这场危机的。

李渊过于相信亲情和父亲的威望,缺乏必要的警惕性,沉浸在自己幻想出来的美好未来中了。

父亲的纵容也酿成兄弟之间愈演愈烈的争夺。

史书上是把李世民这段写的跟小白兔似的,备受欺凌,把李建成李元吉写的跟灰太狼似的,阴险毒辣。

其实这过于幼稚了。

由于这段史书含有不少李世民夺权之后和许敬宗君臣琴瑟和谐的手笔。

所以这种一边倒的描述未必可全信,坊间即有“初唐无信史”之称。

唐高祖李渊此时已经是快六十岁了,可能也是因为年事已高,优柔寡断起来。

他肯定觉察到了太子和秦王之间激烈的碰撞,但采取的措施还是在弥合和维持。

他总是幻想着长子为君,两个弟弟为贤相名将,兄弟和谐相辅佐的场景。

其实这个时候幻想随着李世民势力的崛起,已经打破了。


2

公元626年,太子与秦王双方的争斗已趋于白热化,已经到了互相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的地步了。

唐高祖李渊仍保持颟顸态,他以为他还能掌控局面,实际已处于失控边缘,一点即炸了。

在玄武门之变即将引爆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太子东宫与秦王府的实力对比。

从明权力角度,太子李建成占上风。

毕竟太子是副皇帝,并且已经实际参决政事,当然还有齐王的支持。

李世民是尚书令、中书令,还有一大堆职务,其职权也很重。

从名义上看,三省之中两省的长官都是李世民,另一个门下省侍中是李元吉。

但总体来说,明权力角度,太子还是占上风的。

从隐权力角度,就是势力范围、影响力、渗透力等,李世民占上风。

毕竟李世民军功卓著,军队中威望极高。

李建成加李元吉,也不是对手。

再加上李世民一直非常注重结交朋友,所以在地方、朝廷、禁军中,李世民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强的。

李建成也在努力经营关系网,甚至将收买的触角伸向秦王死党。

但总体来看,李世民的经营还是更加成功的。

从硬实力角度,也就是东宫与秦王府的私兵,大约是三千对一千的兵力对比,太子占据上风。

考虑太子与秦王不是在国政上公开对决,而是要私下弄死对方,所以私兵看似不多,但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从软实力角度,李世民占上风,他个人的果敢与谋略,班底的团结,先发制人,政变时机的选择,地点的选择,都堪称妙到颠毫。

说了半天,结论就是两方实力极为接近,鹿死谁手,就看临场发挥了。


玄武门之变是太子方先出手。

太子一方面要求唐高祖将秦王府的智囊,房玄龄和杜如晦逐出秦王府,严令不准相见,还差点杀了尉迟敬德。

一方面阻止李世民出镇洛阳,把他留在长安以便监控。

另外安排李元吉作为统帅抵御突厥入侵,命令秦王府猛将随军出征,准备在出征过程中杀掉这些秦王部属。

应该说,除了不杀李世民本人外,太子党就是要把李世民往死里打了。

其实太子和齐王心中自然有杀了秦王的想法,但念在父亲仍不愿杀害儿子。

所以他们的攻略是削夺秦王的势力,剪除其左膀右臂不直接伤其性命

但李世民的想法不同,李世民干脆果决,先秘密接回了房玄龄、杜如晦,与幕僚们策划出了玄武门之变的步骤和安排。

因为李世民已经收买了玄武门的禁军守将常何。

李世民打算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埋伏在玄武门内,直接攻杀太子与齐王。

这样就避免了正面交锋的兵力劣势,可以偷袭的方式取胜。

但只杀了太子与齐王仍不能确保自己夺权,还需要进一步挟持住皇帝,一举夺权。

玄武门之变前因后果其实错综复杂,史书记载也比较迷离。

我们也很难用三言两语简单将前因后果都讲清楚。

但总的来看,李世民一党,对于玄武门之变,是有周密和精准的策划的。

时间地点选择、时机把握、团队分工、对手心理把握、资源准备,都非常精准和高超。

玄武门之变的诱因是一次天象,武德九年六月一日和六月三日,发生“太白经天”的天象,其实就是金星在白天出现在天上。

唐高祖李渊让太史令傅奕来解释,傅奕呈上分析报告,解释为“太白见秦分,秦王当主天下。”

唐高祖于是召秦王李世民进宫,给他看天象报告,让他给予解释。

李世民此时早已完成了所有的谋划,因此借机上告,密奏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淫乱后宫,通奸李渊的嫔妃,还要害死自己。

高祖“愕然”,只好通知三兄弟,明天一早,一起进宫,和宰相团一起,大家当面对质。

太白经天事件也很诡异,到底是真有这个天象,还是傅奕故意这么说的,无法确定。

但我们推测,可能是李世民一派策动的,故意自污,然后引出诬告太子的时机。

因为如果李世民直接诬告太子淫乱后宫,估计会被李渊看破。

事后李世民对傅奕也挺好,看起来当时李世民不像是措手不及。

唐高祖“愕然”,就是他一时懵了。

一边是有人告秦王要主天下,一边秦王哭诉是太子害自己,还淫乱后宫。

一时间信息量太大,老人家整糊涂了。

所以李渊决定来一个当面对质,就是把宰相团叫一块,然后把三个儿子都叫来,一起澄清此事。

可以看出,李渊还是想弥合太子与秦王,没有直接起杀心,对这两方的控告,他应该都不太信。

当晚,李世民回去就着手准备去了。

后宫的张婕妤,也将消息透露给了太子,可惜太子大意了,没做精心准备。

李世民带着数十个亲信,骑着马拿着兵器,第二天凌晨就从玄武门进入宫中,埋伏在临湖殿附近,准备偷袭太子和齐王。

之所以能顺利进入宫中,一方面是策反了当值的常何,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唐高祖的门禁不严,几个儿子本身就来去自如。

太子和齐王只带少量亲随进入宫中,并未设防。

走近临湖殿,李世民当先一箭,将李建成射于马下。

然后双方混战。

李元吉骁勇,追上李世民,差点勒死,尉迟敬德赶来,杀死了李元吉。

宫中一乱,东宫和齐王府就行动起来,可能有漏网之鱼回去报信了。

冯立、薛万彻等率私兵猛攻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吕世衡带兵抵御,双双战死,可见战况激烈。

此时秦王府的私兵肯定也来增援了,但总体还是落于下风,直到尉迟敬德把太子、齐王的首级拿出来展示,东宫军才一哄而散。

抵挡住东宫军的反扑,李世民又派尉迟敬德“擐甲持矛”,来面见皇帝李渊。

李渊这时正跟几位宰相在湖中泛舟,应该也听到动静,但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李渊见到尉迟敬德满身血污就来了,大惊。

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经举兵诛杀了,派臣来护卫陛下。

这时候,皇帝应该就将所有信息串联起来了,大概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尉迟敬德护卫是假,其实是来逼迫李渊交出兵权。

李渊询问身边宰相,萧瑀和陈叔达劝李渊交出权力,裴寂默不作声

李渊知道大势已去,就只好同意交权。

尉迟敬德拿到了皇帝敕令,各军放下武器,一律接受秦王的号令。

随着政变结束,皇帝交权,李世民前往高祖处,父子再次相见,仅相隔不到一天,感觉却恍若隔世。

李世民跪在高祖身前,抱住高祖,嚎啕痛哭。


3

这场惊心动魄,影响大唐走势的政变,一天就结束战斗了。

善后工作倒是也波澜不惊,无非就是把太子、齐王十个儿子全部杀死,然后把东宫和齐王府女眷全纳入后宫。

同时,对于太子和齐王的党羽,并没有穷追不舍,而是停止追责,并让高祖发布诏书大赦天下。

连当时带兵攻击玄武门的太子死党,冯立、谢书方、薛万彻,都赦免了,并加以任用。

李世民的班底政治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所以这批秦王府的核心骨干迅速掌握了朝政,稳定了长安的局面。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唐高祖传位给太子,自己为太上皇。

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上台伊始,就显示出杰出政治家的胸怀和手段,包括之前太子的谋主魏征,有宿怨的裴寂等,都能不计前嫌,加以任用。

本来李世民就在朝野间有很高的威望,这次政变也基本属于皇族内部纠纷,加上事后宽大得当的处理策略,基本做到了波澜不惊

贞观是唐太宗登基后的年号,一共二十三年,是中华历史上公认的盛世。

贞观时期大致相当于西汉初年汉文帝朝,是帝国经过开创之后,一段重要的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时期。

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问题,贞观时期都是非常开放包容的,奠定了唐代气象万千的文化特点。

从人口上说,贞观年间也是人口从谷底向上攀升的时期。

由于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也非常好。

由于唐朝主要继承了隋朝的制度,比如均田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并有所发展。

加上唐太宗的胸怀和虚心,制度运行情况比隋朝要更好。

比如对隋朝造成负面影响的均田制,在唐代就有所改进,授田数量降低,每丁租赋降低,避免了隋朝那种僵化的租税制度,也减少了对百姓的盘剥。

最后提一点,唐太宗颇醉心于著史。

二十四史,唐太宗下令编修的就有六部:《晋书》、《北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以重臣房玄龄、魏征等为总裁,对著史赋予极高的政治意义。

后世著前世史,这是中国史学的传承。

唐太宗本人也特别重视史学,以史为鉴,希望从历史中总结兴亡教训。

所以编写六部正史,补齐了前朝所有的史书,贞观一朝也是史学的盛世。

但也不能不说的一点,唐太宗对于史学如此重视,其心理根源,仍然有玄武门之变的阴影。

所以先有唐太宗哆哆嗦嗦的想偷看起居注,结果被褚遂良挡回来了。

然后还是不死心,要指导实录编写。

房玄龄比较鸡贼,他也不硬顶,但他自己不多搀和,就把许敬宗推出来。

许敬宗是有才无德之人,揣摩了上意,就在编写高祖、太宗实录的时候,曲意逢迎,造了不少假。

高祖、太宗实录于贞观十七年编写完成,上呈唐太宗御览,又经过了太宗指示,进行修改后定稿。

然后许敬宗大功一件,赏赐不菲

唐太宗之所以这么做,还是想遮蔽玄武门之变的丑。

我们这个系列分析了太多权力争夺,在绝对权力面前,任何事情都是正常的,道德一钱不值。

所以对于玄武门之变,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李唐刚从北魏一路走来,少数民族“怒则杀父兄”,简直如家常便饭,有啥可遮掩的。

但唐代毕竟是中原正统王朝,鲜卑与汉族已完全融合,李唐皇室还自命为高门士族陇西李氏,所以就被套上了道德枷锁。

把一世英明的唐太宗整的也很憋屈。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

历史自有公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