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氏老中医分享--中医药防护“四要点”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2-08-21 发布于河北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情,中医药具有简、便、效、验的优点,可更好地服务于受灾人群,做好自我防护。

下面由吴氏老中医跟随纪淳望老师一起学习。

中药煎汤熏洗皮肤

由于洪水中有大量致病菌,一旦出现皮肤损伤,细菌就可能乘虚而入,易导致局部皮肤溃疡。凡身体有伤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用艾叶、大青叶、金银花、马齿苋、地肤子、蛇床子等中药材,各10克,煎汤熏洗皮肤。暴雨本身为湿邪,皮肤为人体的外卫,湿邪侵犯,首当其冲。湿邪引发的皮肤病,其皮损水疱或为多形性,或皮肤糜烂,或浸淫四窜,滋水淋漓,迁延日久,缠绵难愈。可每天用川花椒10克,煎水泡澡,防治疥癣等。

常食药膳防肠道传染病

由于洪灾必然引起水源及食物的污染,所以肠道传染病是洪灾后最常见的传染病。就餐时可配合一些有预防作用的食疗方。如马齿苋对于夏季常见的湿热腹泻或痢疾有很好的功效。可用干马齿苋1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每日2次或鲜马齿苋100克捣烂滤汁服均可。乌梅有截疟驱虫的功效,取乌梅10个煎浓汤,饭前空腹饮服。可每天生食1~2头大蒜,预防肠道传染病流行。

祛湿补正气

艾灸:在足三里、曲池、肺俞、脾俞、大椎等穴位,每日灸1次,每次20~30分钟。借艾灸的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整生理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药浴泡足:可用花椒10克、艾叶10克、桂枝10克、透骨草10克,共煎汤,每天泡足30分钟。通过泡脚,刺激足部的反射区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加速排出体内寒湿。

芳香中药辟邪气

中医药香熏法,是中医学预防传染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外治法。可以借鉴古代中药空气消杀方法,通过燃烧苍术、艾叶等芳香祛湿的中药,发挥杀菌消毒,祛湿避秽的作用。按照每100平方米,艾叶、苍术、白芷各10克的用药量,放置在要消杀的房屋中间,关闭门窗,点燃,烟熏30分钟,每天一次。由于苍术、白芷质地坚硬,不易点燃,可以把苍术、白芷粉碎后与艾叶一起点燃。也可以将苍术、白芷等用95%酒精浸泡一天,捞出后沥干,再与艾绒混合点燃,吹灭明火烟熏。消杀完成后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还可单独采用艾草熏燃,消毒驱虫防疫。艾草防疫无毒、无污染、无刺激,其气味芬芳,不仅可驱除秽气、蚊虫,而且可安神镇痛,起到抗抑郁作用。

日常也可佩戴中药香囊。把藿香、苍术、白蔻仁、紫苏、佩兰、艾叶、白芷、丁香等多种芳香中草药碾碎后装在透气性好的布袋里,佩戴在身上,也可挂在车里和家中,具有驱虫避疫、袪瘟除秽、开窍解毒、解乏促眠等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