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融妙语访客

 书柜茶室 2022-08-21 发布于上海

东汉末,山东曲阜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是孔子的20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因为受到家人的影响,尤其擅长言辞,年轻,享有盛誉。

小孔融10岁时随父亲到洛阳

想与大学士李元礼见面。一天,他来到李元礼的官邸门口,要求来访。看门人看到他只是个孩子,就决定随意打发他走人。孔融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他一定会见我的。”守门人传递后,李元礼感觉有些新鲜,由于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亲戚,不过还是决定见见孔融。

李太守见到孔融后,就猎奇地问:“叨教你和我有甚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孔子曾经问过老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所以他们是老师和学生,所以我和你也是朋友!“原来,在中国历史上,与孔子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老子本名叫李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孔子当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自称学生,谦虚地向李聃请教。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10岁的孔融竟能这样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

此时一个叫陈寔,也是一位学者。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陈寔是一个庸才。陈寔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后人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