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0年,彭德怀斥责刘伯承:拿不下,杀头不论大小,咋回事?

 ldtsg1957 2022-08-21 发布于四川

“彭德怀,我们的兵力不多了,是否要暂时撤退,再找其他的机会进攻?”

电话里陈赓焦急的声音传来。

IMG_256


而电话这边的彭德怀眉头紧锁,他的焦急不亚于陈赓,以至于陈赓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彭德怀打断:机会是那么好找的吗?给我打!必须拿下关家垴!”“可是……”“没有可是!这是命令!”彭德怀没有再继续讲什么,而是直接挂断了电话。身边的人都看出,此时此刻彭德怀正在生气,而刘伯承的一通电话进来,显然是撞到了枪口上。果不其然,彭德怀皱着眉头,压着声音对电话那边说:拿不下关家垴,你就给我撤职!”关家垴究竟是什么地方呢?这句话是否会让我们两大元帅之间出现隔阂呢?

01 关家垴战役进行中

关家垴地处太行山,是山西长治武乡县的一处村庄,因为住着五十多户姓关的人家,由此命名关家垴。

IMG_257


关家垴的北处是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而东西两侧虽然是山坡,却非常陡峭。从这一方向进攻,不易前进还会有更多的伤亡,而想要占领关家垴,最好的方式就是从百姓居住的南坡前进。这里较为平缓,沿着路上山顶,就有一处可以排兵布阵的平地。

虽说关家垴入目都是沟壑纵横的山岭,但它对太行山战役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就算它易守难攻,也不能就此放弃。

可日军的冈崎大队早已占领了关家垴,占领了有利地势。不仅如此,关家垴对面的犄角处有一个叫柳树垴的山岗,同样也被日军占领,这对我军的进攻非常不利。通过勘察发现,日军在关家垴山顶上,也布置了火力。日军可以同时在柳树垴和关家垴山顶发动火力,我军很难躲避。

IMG_258


彭德怀总司令用望远镜侦查着关家垴一带,看到的除了是悬崖峭壁,就是日军驻扎的身影。日本鬼子太放肆了!占了我们的地,还用关家垴百姓们的门窗建造隐蔽所!这次非得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不可!”“是啊,这些天他们不断地扫荡,到处点火,村庄里处处都是废墟。”左权大将军说到此,声音有些哽咽。“不会让他们嚣张太久了!让陈赓带领他的三八六旅火速合围关家垴,歼灭冈崎大队。”“趁他们酣睡之际,我们直接送他们上西天。”左权将军和陈赓旅长商量着决定凌晨三点向日军搞偷袭,说完,大家哈哈一笑。可这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军队鼓舞士气,其实两个人心里都心知肚明:没有重武器,关家垴又易守难攻,夜晚出动实则无奈之举。就算是这样,依旧很难保证胜利。

IMG_259


按照计划,特组团们和营队里的战士们三点应该成功偷袭日军。没有想到日军早已把居民的窑洞打通,每个窑洞里都有机枪布阵。就算是偷袭,我军依然占不到上风,只能全速撤退。随后偷袭失败的消息传到彭德怀身边。彭德怀一拍桌子,直接命令:“失败怕什么?偷袭不成还能强攻,通知下去,准备一下,4点发起总攻!”看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彭德怀为了鼓舞士气,笑意盈盈地说:前方就是日本鬼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有路来,没路走!有没有信心?”“有!坚决打倒日本鬼子!”随着一声令下,这些将士们通通朝阵地跑去,刹那间,无数的子弹像流星一样在空中划过,随即炸开了橘色火焰。很快,日军也加入了战斗,空气中弥漫着黄沙,还有浓重的铁锈味。

IMG_260


我军不断地发射着炮弹,但奈何日军准备齐全,他们全都躲进了掩体中,伤亡并不像我军那样惨烈。陈赓看着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兵力一个个在自己面前倒下,他开始怀疑这场猛攻的战略意义。如此猛攻,完全就是飞蛾扑火!于是,陈赓回营地拿起电话,拨通至彭德怀的营地中。

陈赓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他希望彭德怀能够同意撤军,等日后再挑机会,或是选择其他更加有利的地形再次攻打。

不行,已经出手了,就必须拿下关家垴!”陈赓看着被救回来奄奄一息的战友,看着战火中越来越稀少的队伍,他感到非常揪心。为了战友的生命,他还想说什么,但彭德怀的一句“命令必须执行”让陈赓别无它法,他只能重新提起精神,带着将士们呐喊着:冲啊!”

02 两大元帅意见不统一

一次次的战报都是我军的伤亡、牺牲,彭德怀又怎么可能不痛心。

IMG_261


只是他有自己的考虑,他发现日军的队伍基本上由500人左右组成,如果没有人支援的情况下,我军很容易将他们溃败。溃败后,他们就会调动其他的兵力支援。那样一来,他们扫荡的进程就会变慢,那些村庄的村民们就不用再担惊受怕,所以他希望将士们能够拼尽全力,在每一次战斗中歼灭一组日军。彭德怀刚拿出望远镜准备勘察前方战场,突兀的电话铃声再一次传来。电话那边传来刘伯承师长的声音:伤亡太严重了,不要再继续打了,重新再找机会吧!”彭德怀听到了同样的话,气不打一处来,他也再次声明:不行!接着打!”刘伯承在电话那边还在喋喋不休着什么,彭德怀直接打断:再讲下去,就撤了你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IMG_262


自此,彭德怀再一次挂断了电话。刘伯承也有些生气了,他的本意是为了军队,而彭德怀却不分青红皂白地生气。一旁的人拍拍刘伯承的肩膀,轻声说:老彭的倔脾气上来了,你也别多心。”而彭德怀这边,左权听到他这样说也急忙劝阻:彭德怀,陈赓和刘师长说的都有道理,如果我们真就这么打下去,恐怕牺牲太多了。”彭德怀又怎么不知道伤亡惨重,但现在退缩,日军一定会调动其他的增援部队,再想攻打,我们军队就需要重新开始,那更是难上加难。不能打硬仗的部队不是好部队,必须打,部队没兵力了,再补充!战争不能停!”左权将军猜到了彭德怀会这样回答,但他认为彭德怀刚刚和刘伯承说的话有些过分了,恐怕两人会再次结下梁子。左权之所以害怕刘伯承心中会不满,是因为二人之前就有过矛盾。

IMG_263


刘伯承是在苏联留学过的人,他接触的都是正规的作战方式,但没有兵力、没有重武器,那些方式都不适合我们。可刘伯承不理解。于是他在很多刊物中抨击了游击战的打法,在第四次反围剿过程中,他还指责毛泽东、彭德怀等人。这让当时的几人颇为不满,林彪更是直言:想打正规战,让刘伯承自己上啊!”如今几人的误会虽然已经解开,但彭德怀这样一说,也许会让两人直接再次产生嫌隙。彭德怀又何尝不知,因为在气头上,他的嘴巴就没有追上大脑。烦躁的他不愿意再细想个人的恩怨情仇,于是拿起望远镜继续看前方战事。望远镜中只能看到我军的人越来越少,灰色军装的尸体遍布山野,而日军因为武器先进,又占据有利地势,只要看到星火,他们就会躲在掩体中。

IMG_264


空中还时不时地出现轰炸机,是日军利用轰炸机的掩护,向我军发射新一轮的攻击。远处侦查人员更是报告,日军的支援部队已经从四面八方向关家垴赶来,战事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将会对我们十分不利。我军伤亡太过于惨烈,这让彭德怀急得满头大汗,只见他猫着腰一溜烟地冲出了自己的指挥所。身边的人见状,都想要拦住他,但倔强的彭德怀又怎么可能轻易被人阻挡,他目光坚定,直击前线阵地。刚巧,彭德怀在这里遇到了同样来前线查看的刘伯承。刘伯承想拦住彭德怀,奈何他身手矫健,一个蹦跶,直接跳到了距离关家垴不到500米的一处土堆上。四周狂轰乱炸,但彭德怀丝毫不惧,趁着火力小的间隙,拿起手中的望远镜观察日军阵地。快回去吧,这里危险!”刘伯承和唐万成在一旁大声劝阻。不怕!我再看看!”彭德怀一边说着,一边也没忘记观察望远镜。

IMG_265


刘伯承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理解彭德怀的心情,两人虽然对于进攻还是撤退意见不统一。可是,两人的爱国情谊是相同的,他们都希望这场战役能够胜利,都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打跑敌人,给百姓一个安稳幸福的生活环境。于是,刘伯承也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伯承你看对面的壕坎是什么情况?”刘伯承顺着彭德怀的声音望去,他也惊喜地发现:是土!”“对,我们完全可以从那里进行突破。”刘伯承急忙下命令,要求突击队挖暗道,从壕坎作为突破口。这一决策的确造成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我军伤亡惨重,但日军也被击溃,他们的弹药也所剩无几,只是援军也即将到来。

IMG_266


彭德怀还想再看看,但被身边的人强行拉回了指挥所。左权将军在门口来回踱步,看到彭德怀后,一个箭步冲上来,眼神中写满了责备和担忧,但因为彭德怀是总司令,左权将军也不能说什么。彭德怀看出了大家的担心,他一改往常的态度,嘿嘿一笑,一边走一边朝着战友们说着没事没事!后来的战斗虽然进展得缓慢,但好在是占领了关家垴主峰。只是日军的援兵也已经兵临城下,我军可以战斗得所剩无几,只能选择撤军。在撤退之时,司号员张朱平直接吐了好几口鲜血。为了给我军的战士加油打气,他一直没有放弃吹响进攻号,他没有想到这次战争这么难攻,以至于他整整吹了三天。当我军一个连队只剩下四个人时,才完成了最初的目标,歼灭了最初的冈崎大队。

IMG_267


张主平笑了,他的牙齿不再白净,上面布满了触目惊心的红色。战后,彭德怀几人再次登上关家垴主峰进行战略复盘,他们发现我军除了火力配置不如日军之外,掩体也是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日军设立的猫耳洞,可以非常方便战士躲避进去,所以我军的火力根本无法伤到他们。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彭德怀将这些猫耳洞绘制成军事图,让手下的兵力进行学习,也要从中找到攻克的方法,这也是后来我国常用的坑道作战法。

03 战事复盘,谁对谁错

对于1940年这场战争,虽然我军占领了主峰,但因伤亡惨重,又引来了更多的日本兵力,所以战役并不算胜利。如果说完全失败也是不对的。因为这场战争大大挫伤了日军的士气,让日军的扫荡变得缓慢,他们也将精力放在与我军对抗上,而不是疯狂扫荡。

IMG_268


这意味着他们认识到了我军的厉害。由于当时刘伯承和彭德怀持有不同的意见,这也让很多后人对这场战事的选择上做出讨论。究竟是彭德怀的攻对,还是刘伯承的撤对,只能靠各位的自我理解。在1944年4月下旬,刘伯承还对抗战七年来的战事进行总结,其中也提到了关家垴战役。他认为战役进攻太快,过早暴露了自身实力,才会引起日军对我军的报复,而正确的做法应该以游击战为主,同时也要结合正规传统战。当然他不是指责彭德怀,而是从他的思考上作出总结。彭德怀认为自己是执行了正确路线的,因为战争就避免不了伤亡,只要出发点是利于我军的,也不算决策错误。对此,毛主席和当时参与这场战争的老兵也表示认同。

IMG_269


不过评判标准各有千秋,功过也自在人心,如今我们能做的是好好珍惜如今安稳的生活。因为那是老一辈人的光荣,是老一辈人一生的憧憬。我们怎能辜负那一个个血肉之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