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太行 · 河北邢台 ‖ “迷宫式”古村落陈庄村的神秘传说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2-08-21 发布于河北

文/陈秋林  安庆敏

一、“九龙戏珠”的传说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陈氏兄弟二人翻山越岭,长途奔波走到“小西天”西北脚下,想在此选择一处栖身之地。
当他们来到现在的陈庄村的位置时,仔细观察了四周的山水环境,这里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中间一片开阔地,泉水涌动,这个地方俨然像个小盆地,非常宜居。
于是,他们兄弟二人盖了一间茅草屋,便安顿定居了下来。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成如今的陈庄村落。
陈氏二兄弟当初在此安家,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是九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其中宜居奥秘更不清楚,也不感觉这里“一片青山景色幽”,山水环境优雅,犹如一幅山水巨画。他们就是希望这里的山水能养活他们兄弟一家人。
后来,一个风水先生从此路过,此时正值中午,他又饥又渴,实难再行。这时候,巧遇兄弟两人从地里干活回来,正要回家吃饭风水先生讲了他的境遇后,二兄弟热情招待了先生。
先生感激不尽,环视四野片刻,便告诉了他们村址里隐藏的奥秘。也就是我们现在村庄所处地理位置是一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九龙戏珠”之风水宝地,坚定了兄弟二人在此安家的信心。
从地理位置看,现在村庄位置,确属九条龙脉、九尊龙头围合区域。依次为公鸡寨、北坡岭、后岭龙柏岭、郭家庄岭、老虎头上马岭、羊地坡岭、东坡岭、沙果峪被坡岭、老牛寨。
说来也巧,在“盆地的盆底”下马地河沟中间,有一块天然巨石,长20米,宽15米,高5米,名叫“石疙瘩”,这就是“九龙戏珠”之“珠”的魅力,在守护着陈庄村的“前大门”——北头街口。
在儿时的记忆中,这尊“石疙瘩”巨石宝座上面还有一个被破坏了的圆形石头,直径有2米多长。传说此圆巨石常年吸取天地之灵气,采集日月之精华,逐渐形成为一个有“灵性”的石头。
某日,有人发现此圆石竞在夜里发出闪闪亮光。更加神奇的是,发光时此圆石看似晶莹剔透,所发出的光亮有点血红血红,尤其它的样子特别像县官的乌纱帽一般。此石夜间发光,而到白天,仍然是一块很平平常常的圆形石头。
那它怎么会发光呢?在那时无电灯、无蜡烛、无灯火照明的年代,当时令村里人很是疑惑不解,感觉神奇无比。虔诚的村里人又是磕头,又是烧香。
无巧不成书。多年之后的一天,一个精于风水的南蛮人从这里经过,发现这个地方的地形地貌有些特别,带有帝王之气。
这个南蛮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这里是一块“九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其源即出自这块巨石之顶上的那块圆形巨石。于是他围绕河心巨石顺走了三圈,又倒走了三圈,掐指一算,大惊失色!
此地风水极佳,将要出“帝王将相”权贵之人,十年后将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天下难得安宁,该村也将会噩运难逃。
这一南蛮人找到村里的族人,“大发慈悲”给村里的人说:不想看到乱世之中生灵涂炭,不忍目睹像前陈庄村那样,出了“千里驹”后,村子时运逐渐衰败的悲剧重现。于是,他决定用破坏风水的方法来化解此事。
村民都是“斗”大字不识一个,哪个能晓得他说的事情?尤其是前陈庄村的悲哀阴影仍笼罩在村人们的心头,就由他自作主张去了。
这天,皎洁的月夜下,人们都早已进入梦乡。南蛮人可不是等闲之辈,找来钢钎、铁楔子等工具,悄悄地爬到巨石上,准备把河中心巨石上的圆石给弄开,想看个究竟。刚爬到石顶上结果发现,原来发出的光亮是从圆石的天然石缝中发出的。他断定圆石之内必有奇物,暗自高兴,奋力凿挖。
当他把圆形石头弄开后,圆石里面骨碌碌滚出一颗明晃晃的圆形珠子,滑润缤纷、饱满丰润、璀璨夺目,一股血色一样的液体伴随着珠子从石缝里面默然淌出,珠子闪闪发亮。南蛮子好生兴奋,连忙把这颗珠子擦拭干净,偷偷装到自己的腰包里,趁着夜色逃走了。
从此,陈家庄村的“石疙瘩”顶上,再也没有出现光亮,唯一的宝贝,如此这般被南蛮人盗去了。珠子盗去后,他又把破开了的圆石,“破镜重圆”似地恢复了原样。从此以后,这就成了我们小时候见到的“石疙瘩”顶上圆石的模样。
就这样,“九龙戏珠”之真“珠”再也没有找到。后来村人们传说,这一南蛮人正是和在顺德府“填坑盖楼”破坏顺德府风水的实属同人。
所以,当年有顺德府“填坑盖楼”和陈家庄“破石取珠”的传说,只不过“填坑盖楼”顺德府有历史记载,而“破石取珠”陈家庄村没有史书记载,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据说,从那以后,顺德府再也没有出现叱咤风云君临天下的人,陈家庄村再也没有出现权贵之人。
南宋洪迈出使金国路过邢台,眼望着古邢台黯然消去的帝王之气怅然赋诗:“蕞尔邢侯国,巍然昭义军。未能为晋重,忽已被梁分。壤沃连三郡,时移出四君。苍茫怀古意,群丑漫纷纭”。
七八十年代,村里人盖房子用石头,“空心宝珠”的那块圆石也被后人盖新房用去了,现在只留有圆石的“坐”痕。“九龙”只能把“珠座”当“真珠”嬉戏罢了。
二、“老牛寨”和“公鸡寨”的传说
自邢左线至坡底村,过坡底桥南行,沿着固坡线向南10公里,便来到“迷宫式”古村落陈庄村桥头。
从桥头进村,在公路的左右两侧,矗立着巍峨壮丽的两座山寨,海拔平均高度约500多米,一个叫公鸡寨,一个叫老牛寨。这两座山寨,犹如两尊威武勇猛的雄狮,在看护着陈庄村的美丽家园。
传说,这两座山寨是两座活仙山。当初,两山寨都是比较矮小的山丘。在西有响马,南有盗匪,四周原始森林,野兽经常出没横行的年代,匪寇猖獗、战乱纷争,敌寇经常进村里骚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后来,村民们在族长带领下,自发组织起来,并规定以钟声为信号,如果听说敌人来了,就都纷纷从“迷宫式”村庄里逃出来,向村里规定的地方躲藏起来。就这样,敌人每次搔扰,每次扑空,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村民们逃出后跑到哪里能躲灾避祸呢?原来匪寇进入村子都是从村南沙河方向、村西后岭方向而入,村民们在族长的带领下,未雨绸缪,早就在村北选好了避难场所,这就是公鸡寨和老牛寨。
族长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在没有敌寇的日子里,在两寨山顶上,垒石墙,筑工事,堆积石头、木料,居高临下,防止敌人袭击。敌人进村后,村人们按照族长的事先安排,都逃到了公鸡寨或老牛寨山顶上。
有时候逃往公鸡寨,有时逃往老牛寨,忽左忽右,让敌人捉摸不透。后来,敌人知道了村民的藏身之所后,恼羞成怒,狗急跳墙,便分别向这两座山寨上发起进攻,村民们没有武器,就用事前备用好的木头、石块,从山顶直接滚落下来,砸向敌人。每遇到敌人袭击,都能把敌人阻止在山脚下,敌人以失败而告终。   
秋天的暮色中,村里的钟声又突然响起,村民们知道敌寇又进村搔扰了,都纷纷从南向北,一路边奔逃,边通知村民。他们这次在族长的安排下,要逃往老牛寨山顶上。
当村民们逃至老牛寨的山顶上后,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在族长的带领下,严阵以待,愤怒地注视着山寨下的敌人,随时准备再次痛击。
老牛寨的山脚下有一个戏楼,这次山下的敌人,在戏楼前的小广场上重新集结队伍,吆喝呐喊,同样准备再一次发动疯狂猛烈的冲杀。战斗的间隙,暮色中鸦雀无声。忽然,刺耳的口角号吹响了,敌人开始攻寨了。
村民们再次奋力抵抗,从寨顶上滚下石头、木头砸击敌人。敌人艰难地向山顶上进攻,他们毫不退缩,反而敌人的攻击力更加凶猛,看样子想要冲上山顶,杀光抢光,亡村断种,丝毫没有停战的念头。
这已经是第三次冲杀了,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山寨顶上充当武器的石块、木头已经用完了,眼看着敌人就要冲到寨顶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猛然听得“哞—哞——”的一声狂吼,这不是老牛狂叫的声音吗?村民们正在纳闷之时,公鸡寨那边山顶之上,忽听得“喔喔喔——”一声嘶鸣,是公鸡寨那边的公鸡在啼叫。
两座山寨,声色相间,好似琴瑟和鸣,夫唱妇随,连叫三声后嘎然而止。随后,两座山寨猛然间腾空升起,足足有两丈多高,敌人纷纷从半山顶上滚落了下去。村民们一个个在寨顶上磕头作揖,谢天谢地。敌人疑惑不解,但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再次组织疯狂冲杀。
村民们拆掉阻挡敌人工事的石头,痛击敌人,可无济于事,敌人发疯似的又冲了上来。突然,老牛又发出“哞哞—”的狂吼声,同时又金鸡啼鸣,声震长空。之后,两座山寨再次突然腾空升起又有两丈多高,敌人纷纷滚落到半山腰之下。
敌人如此连续地冲杀了三次,“双寨山”承载着全村的男女老幼,如此连续地腾空升高了三次。村民们毫发无损,敌人损伤大半,自始至终没能攻上山寨。
从此以后,敌人再也没有来到陈家庄骚扰过村民。公鸡寨和老牛寨成了村里人的救命稻草,被称为两座活仙山,令人念念不忘。
现如今,两座山寨的上半部直立陡陗的山崖部分,传说就是当年老牛狂吼、金鸡啼鸣时,山峰突巫腾空升高的部分,以下是原来的沒有增高时的山丘。
两寨山顶上,至今还遗留着当年战斗时所垒城墙的残垣断壁的痕迹呢!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一)——又是柿子采摘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二)——结霜柿饼巧加工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三)——情深意厚红柿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四)——酸枣情节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五)——我的家乡我的河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六)——亲亲家乡亲亲水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七)——我的核桃树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八)——家乡的板栗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九)——秋到太行说酸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十)——邢西山里掰玉茭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十一)——小雪到来挖菜窖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十二)——家有大瓮度岁月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十三)——情真意切话“漤柿”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十四)——圆圆蔓菁味道鲜

魅力太行之——邢台北良舍如意桥的美丽风光

魅力太行之——邯郸画家村游记

魅力太行之——山环水绕内阳村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堡石楼鱼林沟

魅力太行之——邢台石楼大院菜树沟

魅力太行之——峡谷群口天明关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点击下方“在看”,给我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