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鲁班之战有多惨烈,5千日军围攻两百美军,重机枪几乎烫伤射手

 凯撒历史屋 2022-08-21 发布于湖北

1944年3月,在瓦鲁班东部的丛林之中,3月6日清晨那种静谧的田园景象颇令人难以适应。美军“掠夺者”突击队第二营和第三营将指挥部设在一片稻田里,那是一座用竹子和茅草修造的竹楼,临时搭建在田地北边。

在三十码开外的地方,倒伏着几具爬满苍蝇的日本兵尸体,他们曾在前一天的战斗中慌慌张张地跑进这片开阔地,不幸成了炮火下的牺牲品。一些“掠夺者”士兵饥饿难耐,不愿再等待不知几时才会降临的空投食品,开始在烈日下的稻田里将稻谷脱粒,用他们的钢盔来碾掉坚硬的谷糠。接着,在他们的头顶上方,传来了一种急速坠落的飕飕呼啸声。

片刻之后,就在离这片稻田75英尺之远的丛林中,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轰鸣。又过了一分钟,日军各种型号和尺寸的炮弹——从50毫米的“89式掷弹筒”到81毫米的迫击炮弹再到70毫米、75毫米和150毫米榴弹炮弹——在稻田的前后左右四面开花。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仓促之中,“掠夺者”各营开始疯狂地挖掘散兵坑和战壕。整整一天的时间里,每隔七分钟,便有新一轮日军的炮弹如雨幕一般从天而降,落在稻田四周以及美军新开掘的战壕系统内。很明显,日本军队最终并不打算撤出战场。

事态变得非常危急。在约瑟夫·甘林和其他“掠夺者”战士的头顶上空,“日本人开始采用一种我们称之为'断树战’的方法,他们发射81毫米的迫击炮弹,轰炸稻田后方的树林,炮弹将树木炸得粉身碎骨,残根断木、树皮枝权全都砸在我们身上。那情形真是令人恐惧。我们浑身都压着泥土和炸碎的木头,到处硝烟弥漫。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对每一轮新的炮击感到无所畏惧,那才是睁眼说瞎话呢。”

炮击仍在继续。从早晨到下午,每间隔七分钟,新一轮呼啸而至的炮弹便会凌空坠落,将早已被炸得遍体鳞伤的土地掀起更多的泥土。接着,下午5时刚过,太阳开始落山的时候,日军炮火变得更加猛烈,野炮和迫击炮的炮弹无休无止地落在地面上。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时太阳正好处于日军的身后,直接照射着“掠夺者”士兵的眼睛。第三营“橙色战队”的战士们好容易辨识出一幅恐怖的场景:就在河对岸,一列日本兵在枪榴弹散发的滚滚黑烟后面,正向前逼近。

似乎在转瞬之间,河岸边上到处都是奔跑或者蹲伏的敌军士兵,他们又来了!日本军官挥舞着手中的军刀——刀身在夕阳下反射着光芒——在隆隆的炮声中狂呼“天皇万岁”!

“掠夺者”战士们挺枪开火,他们用手中的勃朗宁自动步枪和两挺重机枪凶猛地扫射进攻中的日军,一茬又一茬地将他们击毙。

查尔顿·奥格邦回忆道:“第一排被击中的日本人像芭蕾舞中的演员一样扑倒在地,但日本兵的顽强不屈真是令人震惊。当一组机枪手被击毙之后,另一组人立即飞身上前,抓起那支沉重的武器,扛着它再冲锋几步,同样被打倒在地,然而下一批人又顶了上去。在河东岸的阻击的机枪手和伯朗宁步枪兵根本无法减缓他们射杀敌人的死亡节奏。”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虽然橙色战队的250名战士面对的是5000名进犯者,但他们据守的河岸对面,很快便堆满了日本人的尸体,美军的伯朗宁来复枪和机枪仍在愤怒地吼叫。由约瑟夫·迪奥里欧和克雷顿·E·霍尔下士操作的一挺机枪被子弹击中,枪身上的水冷箱被打穿。

在当天下午的剩余时间里,迪奥里欧和霍尔不断地向战友求助,“掠夺者”士兵将他们军用水壶中的饮用水浇到机枪的枪膛上,多少起到一点冷却的效果,而霍尔持枪的双手却被火热的机枪灼烧的焦糊重伤。

虽然如此,他们依然射光了手边的4000发子弹。日本兵还在进攻,美国人甚至唆使他们扑向密集的炮火。当野战炮和迫击炮弹在美军阵地落下的同时,“掠夺者”战士们用双手拢在嘴边向日军高呼:“过来再多挨些枪子吧,你们这些日本畜生!”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他们高声叫骂着:“尝尝这些子弹的滋味,过来找死吧!”“掠夺者”用英语和日语叫喊:“东条英机去吃屎!”日本兵也不甘示弱地回敬道:“艾莲诺吃(小儿麻痹)灰丸!”以此来羞辱罗斯福夫人。

当暮气笼罩大地时,日军进攻的狂潮才终于减弱下来。晚间8时,当一大队骡子从维粟迦为美军运来更多的弹药时,日军最后一波自杀式进攻方才告一段落,虽然日军的炮兵还在轰击“掠夺者”的阵地。

当第三营的官兵总算感觉有几分安全的时候,他们派出几个侦察排到河边统计阵亡者人数:在河流两岸大约有350具日本士兵的尸体。回到散兵坑之后,“掠夺者”开始清点他们自己的损失。与敌军巨大的伤亡人数相比,美军部队仅仅有七名战士负伤,无人阵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第二天清晨,当“掠夺者”再度部署在瓦鲁班周边的阵地上时,日本炮兵部队又开始向他们发射一波波的炮弹。但推进到前方的侦察排发现:这通早炮似乎仅仅是用于防范的警讯;

侦查员们没有看到日军有发动新一轮进攻的迹象。日本军队连同他们的田中将军已经从瓦鲁班撤退,当“掠夺者”的先头部队探查该城的周边地带时,除了成堆的日军尸体之外,再也没有发现别的什么。

第二天,也就是3月9日,当“掠夺者”部队继续在瓦鲁班镇上维持秩序时,从城外北边的道路上传来汽车的马达声以及友好而嘹亮的欢呼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一开始,梅里尔的部下们还以为他们将遭遇田中师团的残部,但是当前进的部队绕过丛林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弯,完全呈现在他们面前时,这支队伍原来是X部队的一部分,中国军队开进了瓦鲁班城。

如释重负的“掠夺者”战士们与中国军人合兵一处,这番场景既欢乐而又轻松。面容整洁、留着短发的中国士兵向毛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美国军人列队走来,相互紧紧拥抱在一起。

“掠夺者”部队的通信兵小查尔顿·奥格邦回忆,他最喜爱的还是随中国军队前来的脚夫们,他们带来“一个真正的厨房,被捆了两个驮包,各自吊挂在一根杆子上。在执行下一项任务之前,我们的确应该放松下来,饱餐一顿,弥补这么多天饮食难以为继的损失”。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在瓦鲁班战斗的五天之内,“掠夺者”部队共消灭了八百名日本士兵,而他们仅损失了八名战士,另有三十七人受伤。但是,似乎是将来严酷形势的一种预兆,更多的“掠夺者”战士因为丛林险恶的环境,而不是新近与日军的战斗丧失了作战能力。

从告别利多开始,“各种各样的疾病”夺去了“掠夺者”部队109名士兵的生命,其中疟疾致死19人,丛林热致死8人,因精神病患死亡10人。

至3月9日瓦鲁班会师这一天止,中国X部队和美国5037混合支队从田中新一指挥的日军第十八师团——支曾横扫新加坡、马来亚和缅甸的强大军队——手中,解放了胡康河谷的上半部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掠夺者”官兵也倾听X部队中会说英语的中国军人讲述他们如何攻入防备薄弱的孟关城中,消灭了所有留守的日军后卫部队。当中国军队控制了该地之后,史迪威将军、孙立人将军和波特纳将军命令他们作为步兵先头部队,全速奔袭瓦鲁班。

进攻孟关和胡康谷地上半段的决战进展得如此迅速而且一锤定音,史迪威几乎没有来得及在他的日记中提及此役。

1944年3月7日,或许是史迪威近两年以来感觉最美好的一天,他在日记中写下了以下文字:“早晨5:30分起床,进入孟关并视察孟关以南一英里处的伏击地点。许多死亡的日本人和马匹,垃圾堆积如山。路易斯(蒙巴顿)印象深刻。讨厌尸体。9:00离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