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Vol.075|杭州博物馆

 灯下悦读 2022-08-21 发布于广东

杭州博物馆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南面,毗邻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展现杭州历史变迁和文物珍藏的人文类综合性博物馆。

2001年10月,杭州历史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2011年底,杭州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杭州博物馆。2020年7月,增挂杭州博物院(筹)牌子。杭州博物馆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千平方米,分北馆和南馆两个馆区。

01

场馆概况

杭州博物馆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吴山,临近吴山广场和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千平方米。馆藏规模逾万件,涵盖了陶瓷、书画、玉石、印章、钱币、邮票等各类文物。

博物馆南馆有杭州通史陈列,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了杭州历史发展、文脉传承、人文精神的叙事性展览。 博物馆北馆以馆藏文物为主体,以“珍藏杭州”为主题,系列展出了杭州历年来出土文物精品、杭州不移动文物、馆藏书画精品、馆藏文房雅玩珍品等专题。

杭州博物馆目前开放的展览有:“物华天宝——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意匠生辉——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闲情雅致——馆藏文房雅玩陈列”“方寸之间——馆藏邮票陈列”等。

02

基本陈列

--- 最忆是杭州 ---

杭州博物馆南馆通史陈列,是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系统展示杭州历史发展、文脉传承、人文精神的叙事性展览。展览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展线长度820米,展示文物近八百件。

“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以“忆”为主题,“雅”为基调,白居易《忆江南》为切入点,追溯杭州五万年人类进化史、八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建城史,再现吴越安邦、南宋盛景、人文渊薮的人间天堂。

展览以时间为轴线,划分为五个单元:天赐佳渚,钱唐故址(史前至六朝);邑屋繁会,东南乐土(隋唐五代);天阙皇城,百年行都(两宋);江南名城,人文渊薮(元明清);湖山依旧,再续文脉(民国)。

在序厅,引天光水色于室内,超大型LED电子屏将杭州风物集粹宝格之中,烟柳叠翠、荷花映日、湖上晴雪的抒情小品,良渚玉、秘色瓷、官窑器的历史纪实,浮光掠影间演绎最生动的杭州气韵,唤醒最熟稔的杭州印象;

在史前至六朝厅,模拟土层效果,还原考古发掘现场,廓清了历史脉络;在隋唐厅,钱王射潮趣味游戏通过虚拟射击体验,穿越到吴越国治理钱塘江水患的历史,而诗赋湖山场景中,白居易百首诗篇采用多媒体方式,营造如梦似幻的水墨诗意氛围;

在两宋厅,借由虚拟翻阅文献,辅以投影和三维动画,栩栩如生地呈现南宫北市的都市格局、繁华喧腾的市井风情,而南宋临安城的坊巷故事,互动点播,古今对比,一览无遗;杭州老市长苏东坡与酥油饼的渊源,则以妙趣横生的动画形式娓娓道来,让人不禁莞尔;

在元明清厅,元代石刻造像、清代文澜阁,利用展厅建筑结构,划分单独小空间,既是展览主线内容一部分,也可作为单独的小专题,同时利用微缩模型的手法生动再现了明代西湖香市琳琅满目、云集成市的热闹繁华场面;

在民国厅,“先生背影”以多层次立体舞台式情景演绎,运用、铜质雕塑及视频的多层面结合,演绎出民国先生们卓尔不群的出尘姿态。

在尾厅,观众可以在电子留言屏上点赞,抒发与历史面对面的感受心得,展望杭州的明天。

--- 闲情雅致 ---

钟灵毓秀的杭州,历来洋溢着人文气息。文房书斋,乃雅思神交之地;文房雅玩,是明澈练达的智慧趣味所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杭州历史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之一。文房雅玩一向典雅而华贵,充满雅逸精致之美,是中国文人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品位的象征。

展览以中国文人所倡导的“小器大样”、“格物致知”的思想为指引,以精美珍贵的文房雅玩为载体,弥合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贵精神与儒雅品质。重拾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使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优雅而诗意的生活着。文房用具、文房珍玩、金石印章、名家手札、明清家具中可以窥得中国古代生活的时尚与细节,还原文人高仕的风流与蕴藉,将优雅传统延续带当下现代生活中,重构杭州经典生活意象。

--- 意匠生辉 ---

悠久的历史绵延不绝,灿烂的文化熠熠生辉。杭州城湖合璧,具有古都与风景旅游城市合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依托于湖光山色,不仅在地下蕴含着深邃的历史文化遗存,全市地上还遍布着数量可观的各类文物史迹。

杭州地区不可移动文物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涵盖了石器时代至民国各个时期,涉及到所有地面文物门类,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刻造像、摩崖题记、碑刻、名人故居、近现代代表建筑等。名胜古迹各具千秋,或融汇于西湖山水之间,或掩映于繁华市井街头,秀美的西湖既属于天成,又是上千年缔造经营的硕果。

--- 物华天宝 ---

物华天宝,美哉杭州。杭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揭开了浙江考古史上的崭新一页;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在杭州升起了绚丽夺目的中华文明曙光。进入历史时期以后,秦代置县,隋代出现“杭州”之名,至唐朝,杭州已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东南名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雄踞东南,建都杭州。北宋时期的杭州拥有“东南第一州”的美名。

宋室南渡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代开始,杭州作为省治城市一直延续至今。历史的长河,积淀了杭州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形成了杭州优雅和谐的城市特色,体现了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和城市变迁的文脉传承。

--- 方寸之间 ---

鸿雁传书,邮票为证。邮票与杭州的历史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历年来中国邮政发行的杭州题材邮票,提炼了杭州特有的自然、人文主题,是杭州城市的名片。

方寸之间,杭州秀美的风光与人文积淀美不胜收,通过邮票这个媒介传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杭州博物馆收藏有大量世界各国发行的珍稀邮票,走进方寸之间,邮票上领略杭州人文之时,亦饱览世界文化风情。

03

临时展览

--- 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 ---

展览以浙江省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课题《丁丙信札价值挖掘与保护:以杭州博物馆馆藏为例》研究成果为基础,活跃在同光时代的杭州人丁丙为故事主角,以馆藏书画、信札、金石、善本等文物为载体,通过“源何而来(纸质文物修复)”“他到底有多难?(文庙礼乐器复兴)”“最成功的逆行者(文澜阁补书)”“是谁在怀念(丁丙的朋友圈)”,串联起十九世纪早期发生在杭州的若干重大事件,全景式展现杭州在近代的发展轨迹。

04

馆藏珍品

--- 玉山字形器 ---

良渚文化玉山字形器,灰白色,有暗绿色斑点。造型类似"山"字,中间低,两侧高,下端呈圆弧形。一面为兽面纹,另一面用阴线雕出兽面纹。这种抽象的神兽纹,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器的典型纹饰,可能是某一部族的神灵徽像,是天人合一的宗教观的反映。

--- 水晶杯 ---

战国水晶杯,口径7.6厘米,底径5.2厘米,圈足高2厘米,通高15.4厘米。1990年杭州半山石塘战国1号墓出土。水晶杯器口微敞,平唇,杯壁斜直,底圆,圈足外撇。整体呈喇叭状,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包裹体。通体平素、造型简洁、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

--- 蟠螭纹白玉剑璏 ---

西晋蟠螭纹白玉剑璏,长4.7厘米, 宽2.7厘米, 高2.2厘米。1989年4月杭州苗圃元代鲜于枢墓出土。这件剑璏通体呈鸡骨白色,面为拱形,上浅浮雕一螭,绞丝状尾,曲卷下垂。另一侧刻云纹,表面呈玻璃光泽。玉剑璏属玉剑饰的一种。所谓玉剑饰,即镶嵌在剑柄、鞘上,用作装饰的玉质附件之统称。通常而言,以剑首、剑格、剑璏和剑珌为一组。一般剑首镶嵌在剑柄之首端;剑格置于剑鞘与剑柄交界之处;剑璏固定在剑鞘上,供穿系革带,以连结腰间的器物;剑珌则是嵌于剑鞘末端的装饰品。

--- 黛板砚及研石 ---

汉代黛板砚及研石,砚长14.4厘米,宽3.4厘米,厚0.6厘米;砚石边长3厘米,厚1.3厘米。1984年杭州萧山溪头黄42号墓出土。在汉墓中,黛板砚和研石经常组合出现,为一套研磨工具。其功能为研磨书写用的墨块或颜料,有时亦用来研磨黛粉用以妇女美容,黛板砚便是由此而得名。杭州博物馆藏的黛板砚与研石于1984年共同出土于萧山溪头黄42号汉墓,出土时位于墓主头端,有使用痕迹,推测这两件器物应为一套组合,或为墓主生前所用。

--- 越窑青釉瓷鸡首壶 ---

西晋越窑青釉瓷鸡首壶,高26.1厘米 口径11.6厘米 底径13.4厘米。1984年杭州钢铁厂西晋太康二年(281)纪年墓出土。这件鸡首壶为浅盘口,直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平底微内凹。壶肩部饰弦纹一道,并戳印一周联珠纹,一侧贴塑一突睛高冠的鸡首为壶嘴,与壶身相连通。另一侧贴饰泥条状曲把,连接口沿至肩部。肩部另两侧的弦纹下方还贴有一对竖系,可供穿绳。壶外底无釉露胎处呈砖红色,其余部位施青釉,色泽偏灰,釉色匀净。

--- “真子飞霜”青铜镜 ---

唐代“真子飞霜”青铜镜,通径16厘米,厚0.6厘米、镜背面下方为池塘,饰假山与水波纹,内有一硕大荷叶自池中伸向镜中心形成钮座,其上有龟伏于叶中形成镜钮,上部山峦叠嶂,祥云缭绕,红日下一仙鹤展翅飞翔,镜左侧一仙者背倚竹林,前置几案,坐于兽皮之上,双手抚琴,镜右侧山林中一凤鸟抬足翘尾作舞蹈状,外缘为八瓣葵花形,外观漆黑。

--- “招纳信宝”铜钱 ---

南宋“招纳信宝”铜钱,直径2.85cm,缘厚0.25cm。据《宋史·刘光世传》载,招纳信宝是公元1131年夏季,南宋将领御前巡卫军都统制兼浙西路安抚大使知镇江府刘光世在镇江特铸的军用钱币。当时南宋军队与金兵交战,,双方势均力敌,隔江相峙相当长的时间,伤亡颇大。刘光世获悉金兵内部不少战士是强征来的百姓,大部分长期居住在北方,久离故土加上水土不服,思乡情绪较大;于是,他亲自策划一枚酷似南宋初期的特殊货币,楷书环读“招纳信宝”,背面方孔上部铸有“使”字。每当俘获敌兵,刘光世待之以礼,劝其离开金营,解甲归乡,给足缠费,设宴相送,鼓励他们作为大宋的“招纳”特使,携带“招纳信宝”,回去秘密散发给愿意归乡的同伴,成为宋金历史的重要见证物。

--- 龙泉窑青釉柿形瓷水注 ---

南宋龙泉窑青釉柿形瓷水注,高4.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3.8厘米。这件瓷水注整体呈柿子形,中空,扁圆,圆鼓腹,肩部一侧有一出水短流,另一侧有一圆形注水小孔。顶部中心微下凹,贴饰S形细泥条,形成半圆形困藤钮,围绕中心戳印柿叶,呈五叶花纹,通体施粉青釉。水注,也称水滴、砚滴,是传统文房用具,用于贮水、滴水,以供研墨。这件龙泉窑烧制的柿形水注,器型精致灵巧,釉色莹润淡雅,展现出宋代文人精致清雅的审美趣味。

--- 透雕龙戏花果纹灰白玉带銙 ---

元代透雕龙戏花果纹灰白玉带銙,长7.4厘米,宽6.6厘米,厚1厘米。玉质灰白,带有青灰色斑。单面透雕花果龙纹。龙身卷曲,细颈长嘴,须发飘扬。整龙盘曲腾跃,威风凛凛。龙身周围透雕缠枝花果纹饰。此器采用管钻深雕法,粗犷有力。

---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花口瓷盘 ---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花口瓷盘,高6厘米,口径33.9厘米,底径22.2厘米。外折沿,菱花口向上。弧腹,矮圈足。腹部呈等距离凹凸状。口沿为蓝底白花青花海水云纹,腹部内外壁绘白底蓝花宝相、牡丹、菊花的缠枝花卉纹。盘内底分别绘菊花宝相花、莲花等折枝花卉纹。青花浓重,重笔处呈铅灰色银光。

--- 丁敬“山舟宝秘”朱文石印 ---

清代丁敬“山舟宝秘”朱文石印,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5.1厘米。这方朱文印章是丁敬为梁同书所治,印文为“”山舟宝秘”,边款:“古人墨迹留遗,每于不经意之处,弥得自然,妙趣非后人可问津也。刻此识之。钝丁。”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初年,曾举“博学鸿词”,但未入仕。以卖酒为生,沉浸于诗、书、画、印之间,淡泊名利。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尤精篆刻,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杭州博物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