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在堂 | 樊川三阳河纵横谈

 丁中广祥 2022-08-22 发布于江苏

樊川三阳河纵横谈
樊川  孙在堂

作者孙在堂先生:丁沟中学1966届校友,江都区樊川镇人,经济师,致力于樊川镇历史文化研究。参与编写《小小樊汊赛扬州》《樊川历史文化》《樊川乡村建设》等,独自编写《东汇老稿》《东汇文史札记》等。
由南向北穿越东汇大地的一条河,如今名叫三阳河。这条河是隋朝初年在原有邗沟故道的基础上开挖的,当时名叫山阳渎。《隋书.文帝纪》:“开皇七年(公元587)夏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宝应图经》云:“山阳渎自广陵茱萸湾东绕宜陵,经樊汊,北迳射阳湖达山阳县”。故以山阳命名。山阳县如今大部分属淮安。

隋唐以后,山阳渎又称山阳河,在许多古籍上都有记载。但是到清朝以后,由于口耳相传的讹误,山阳河的名称有所讹变。《乾隆江南志》称山洋河,《民国泰县志》山阳河和三洋河混用。在樊汊地区民间还有三阳河是古时三条羊拱出来的传说。解放后,特别是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志书及报刊上,均统一规范使用三阳河。

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或由于以讹传的缘故,目前“三洋”二字仍在使用。樊川镇旧有三洋居委会,今有三洋酒家。东汇乡有三洋生产队,还有三洋港口设备厂,现又有三洋米厂。是否妥当,似可商榷。

据野史载:隋文帝杨坚于立国之初,锐意进取。当时以贺若弼为吴州(治所即今天的扬州)总管,屯兵广陵港,准备渡江灭陈。为了麻痹对方,创造突然渡江的战机,于开皇七年辟山阳渎。贺若弼将强兵巨舰藏于山阳渎,而将老弱残兵和五六十艘普通战船置于邗沟。故布疑阵,迷惑陈国,造成明驻邗沟,暗渡山阳,进而一举灭陈的契机。开皇九年,贺若弼从广陵港出发,与杨广、韩擒虎协同作战,活捉了陈后主,结束了近300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隋文帝开山阳渎之前,原有邗沟故道,即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这条故道即山阳渎的前身。《扬州市志》P999和《江都县志》P245都说三阳河史称邗沟东道。《宝应图经》“邗沟十三变”对邗沟的变化也有详细的记载。

为了根治里下河地区的水患,解放以后三阳河得以新生。1958年曾计划开挖,并局部施工。后因严重经济困难,工程下马。记得60年代初我在丁沟中学读书时,为防血吸虫病感染,曾与同学到半途而废的新三阳河中游泳。

1973年开始,正式实施三阳河整治工程。樊川以南的老山阳河窄小而弯曲,因此新三阳河裁弯取直,南至宜陵三阳河口,北至樊川镇,撇开老山阳河重新开挖,老山阳河旧貌依稀可见。樊川以北直至高邮官垛荡古射阳湖南,依原线路拓宽施工,老山阳河旧貌不复存在。

第一期工程,宜陵至丁沟乔河,长11公里,1973年11月至1974年3月施工。河道标准按引排300m3 /秒开挖的,河底高程-5.5米,底宽50米。第二期工程,宜陵三阳河口建闸以及樊川节制闸、樊川船闸等配套工程。1974年12月至1975年3月施工。第三期工程,乔河至樊川,长9.1公里。1975年12月至1976年3月施工。河道标准同前。第四期工程,樊川至高邮三垛,长15.6公里,其中江都东汇段5.6公里。1976年11月至1977年1月施工。因经费不足本段工程暂按引排150m3/秒施工,俗称先挖一半。河底高程-4米,底宽35米,河坡比1:4。但在东汇集镇弯曲处,仍按原标准300m3 /秒施工。由于河床西侧预留工程,因此樊川以北的积土区主要安排在河东。只有个别特殊地方安排在河西。即双丰新河、孙庄韩家和东汇的东汇组。

在原山阳河上东汇境内东汇集镇旧有木桥三座,沟通东西。分别为南桥、中桥和北桥。二十世纪40年代,中桥毁坏;50年代末,北桥失修不存;60年代,整修南桥,成为主要交通桥。70年代初,双丰大队在芦家圩渡口处新架木桥一座,沟通东西。

三阳河整治工程后,渡口不复存在。东汇境内三阳河上分别在东汇集镇、草庵、双丰芦家圩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分别名为东汇桥、向阳桥和三阳桥。新水泥桥都按标准河宽施工。向阳桥和三阳桥,预留今后再拓宽施工位置,因而桥中跨偏离河中心,桥墩常影响水运交通。1990年3月28日,三阳桥被安徽宿松县运输船队撞伤,1992年修复。后又被另一船队撞伤,将中跨整修。2008年该桥又被撞毁,2009年被拆除在原址重建,改名为双丰大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