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散文随笔︱知错能改之

 拾稻书斋 2022-08-22 发布于江西

知错能改之

“思甜,把我们刚刚的遭遇写出来吧?像写作文一样。”

“爸爸,还是您写吧?您写得更好。”

上午骑两轮电动摩托车,送女儿去上课,在两轮车道内路遇一响着音乐却未给作业的洒水车。这车正运行在两个绿化带的缺口之间,从后而去的我,大胆地认为可以从它与绿化带之间过去,于是就径直而去。骑过是骑过去,但是就在我们走到洒水车左前方时,它突然启动洒水,于是我和女儿顿时被一股强大的水柱冲湿了衣服。万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是继续前行。

“这洒水车真缺德。”这是女儿的话。让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掉头回家换衣服的我说:“思甜,在爸爸看来,这洒水车没有错,或者说主要错在爸爸。”从红绿灯处掉好头,我继续说道:“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不应该这样强行过去的,要密切注意,并尽量绕开这洒水车,因为它响着音乐就表明在作业,或者随时都有可能开启作业模式,爸爸就这样过去,真是太危险了

后面这一路上,我又不厌其烦地,讲了许多,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是,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确实是自己错了的话,就要改正;二是,如果是别人错了,也要大胆维护自己的权益。特别是第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就我的人生阅历来说,看到了太多,明明自己没有道理,还强词夺理,还拼命“维权”,更有甚者采取极端手段“维权”。比如,明明是自己骑两轮车闯红灯,与正常通行的小车发生交通事故,还胡搅蛮缠要求无理的赔偿;还比如,明明是自己欺凌弱小而失手摔伤甚至摔死,还要求对方赔偿等等。当然了,大家肯定会问,你怎么知道就是“明明”别人的错或者自己的错呢?有些肯定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肯定是“明明”知道;有些是不明显的,这样的就要多听听各方的意见再来评判,大部分情况多征询一点意见,也是可以“明明”的。

在我们的日常中,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人的天性是利己,无意识地维护自己的观点、利益以及尊严,这本身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明明错了,还不敢承认,后果是不利于改正错误,不利于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极有可能酿成更多的错误而遭受更多的损失。尽管承认错误很难,但是要知道错就是错了的道理,从长远来说,还是要勇敢承认错误并改正之。

有读者问,你说得这么好,你自己能做到吗?可以肯定的说,目前我也是没能完全做到,就像我遵从《道德经》,但是我也做不到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道德经》里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我目前也不能完全做到,俭应该可以,不敢为天下先也应该勉强可以,但是慈却还有很长路要走,因为我还要养家糊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