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2年生的金智英:被韩国男人集体抵制的小说,究竟有多真实?

 是酱小油呀 2022-08-22 发布于浙江

生为女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周末闲在家,看了一本韩国女性成长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

小说写得很平和,讲的是一个叫做金智英的普通女性从小到大的普通生活。随着作者克制的表达,全书看不到一点偏激和刻意的添油加醋,甚至可以说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

即便如此,这本书的问世还是引起了极大的骚动。在韩国,男性和女性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大相径庭,一边受尽盛赞,一边背负着无数骂名。

那么,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一个生于1982年叫做金智英的韩国女性,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全职太太,家庭不算富裕但也不差。长大后,她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后来还嫁了个年轻帅气的老公,生了个乖巧可爱女儿。

仿佛拿到了人生赢家剧本的金智英,却并不快乐,在35岁的某一天,她甚至还患上了抑郁症。

她常常会突然变成另一个人的模样说话做事,模仿对象有时是在世的人,有时是已过世的人,模样甚是吓人。

看似拿到人生上上签的金智英,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变成今天这样呢?

小时候,她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大她两岁的姐姐,下面有个小她五岁的弟弟。从小,她就被教导什么都要让着弟弟,家中一切以弟弟优先。

金智英最难忘的儿时回忆,莫过于偷吃弟弟的奶粉。然而,与他们同住的奶奶,非常讨厌金智英偷吃弟弟的奶粉。只要发现孙女又在偷吃,就会朝她的背部狠狠地拍下去,打得她措手不及,奶粉从嘴巴和鼻孔中喷出来。奶奶绝非因为她们已经过了喝奶的年纪,或者担心弟弟的奶粉减少而教训她们,而是因为弟弟的一切都无比珍贵,不是哪个阿猫阿狗可以触碰的。

在家里如此,在学校、在职场上皆是如此。

念书的时候她就发现,任何活动,不论是竞选班干部还是吃饭,一律都以男生优先。

这倒也不算什么。

一次,她从补习班下课回家,不幸被猥琐男跟踪,一路上吓得要死,最后好不容易脱险成功,还是遭到父亲的严厉斥责:“为什么裙子那么短?”“为什么要对别人笑?”

尽管当时,她穿的是学校规定的校服,也根本不认识那个男同学,可在父亲眼里,所有的问题,全在女儿身上。

可以说,在金智英的成长路上,重男轻女、根深蒂固的“厌女文化”,以及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无处不在。

在她走出校门赶往面试的路上,出租司机邀功似地说:

“我原本每天第一个客人是不载女生的,但我一眼就看出你是要去面试,所以我才愿意载你一程。”

在职场上,她表现优异、业绩突出,可却因为女性的身份,迟迟得不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更让人郁闷的是,同样的岗位,男性的工资要远远高于女性,这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职场规矩”。

而压垮金智英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婚后的育儿生活。

婚后,在婆家的劝说下,金智英放弃了体面的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妇,也是从这一刻开始,金智英发现自己过上了一种似人非人的囚禁生活。

她为了照顾孩子,每天从早忙到晚不得片刻休息,好不容易得空,想在咖啡厅里喝一杯九块钱的咖啡,却被人说成是无所事事、依靠丈夫而活的“妈虫”;

一到逢年过节,她还得跟老公回釜山婆家,忙着一大家子人的伙食。基本上,她从进门开始就再也没有出过厨房,像个老妈子一样无声地照顾着丈夫一家人;

但即便如此辛苦地活着,她依旧被人看不起。

因为,没有人将全职妈妈当做一份工作,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在家休息。

是的,放弃工作、梦想和自己的生活在家带孩子=休息。

好不容易等孩子稍稍长大,金智英向家人提出想出去就业,也遭到了家人的集体反对。

“孩子还小,再过几年吧。”

“你现在出去也挣不了多少钱,何必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类似的言论不绝于耳。

最后,她完全活成了丈夫、孩子的附庸品,直至被繁忙的家务慢慢淹没。

这样的金智英,终于走向了崩溃。

看完整本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金智英的故事能引发这么大的触动,因为它太普遍、太真实了。

换言之,“谁不曾或多或少的是金智英呢?”

不管是韩国还是中国,在传统男女两性关系中,最不公平的就是:

男性只要获取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便几乎可以100%获取爱情的成功;

而女性不管多优秀,却始终被鼓励回归家庭,相夫教子、传宗接代,追求被男性及男性家人肯定。

或许,直到今天我仍然过得很轻松,是因为我只有一个身份,老邹和许女士的女儿。

由衷期盼世上的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