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简讲书法:九级课程真书篇13

 烟水散人 2022-08-22 发布于江西

L9-13真书的技法05

2.2真书的裹束和结字

「裹束」是把几个笔势加在一起,「结字」是调整笔势之间的关系,分开来说,「裹束」和「结字」是两个概念,两件事,但因为裹束和结字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又是分不开的一件事。连在一起讲,《玉堂禁经》称为《结裹法》。

﹝1﹞裹束目的是要获得一个字像

我们已经知道,书法三大要素是用笔、识势和裹束,「用笔」产生了点画,但无论什么「点画」,在「识势」系统中,全部归入了张旭十三势。把笔势「裹束」起来,目的是要获得一个字像。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是在张旭系统中,「裹束」是裹束笔势,不是裹束点画。大多数人从小写字,习惯了正楷字是由点画组成的,潜意识中只要把一点一画加起来,就得到一个字形,这一来跳过了「识势」,这不是张旭系统的原意。二是字如其人,字形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但像唱歌那样,随口吼两句跟有训练的歌唱家是两码事,普通人打架跟武术家过招,天差地别。

三级课程说过,广义的裹束不是简单地把几个笔势放在一起,而是把所有的因素都包括在内,古人把一个字看做一个人,具有筋节、骨肉、皮血,当裹束和结字完成,这就得到了一个字像。这个字像就是你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你的性格、品味、修养、审美、技法熟练程度......,全在这字像中反映出来,正如张怀瓘所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这些基本概念,三级课程都有详细的讲解。

裹束建基于笔势,而笔势是采取使转的结果,在张旭系统中,裹束不至用于真书,其他书体也可以,如草书和行书,只要是使用笔势的书体都适用。

不用使转的书体,自然也就不采用笔势,如篆书和隶书,正楷印刷体都是,其实是字体。这些字体,一个字就是一些点画的集合,于是有结字这名称,或称为结构、间架、结体等。真书从行书而来,它是用使转取笔势的,笔势的集合,在张旭系统中称为裹束。取笔势的好处是可以多变,真书字形不是固定的,你看这四个真书「无」字,头上第一势就有四种样子,底下四点也可以变动的,这里有三种写法。注意这几个字的笔顺也和正楷字不一样,他们是照行书取势写的,头上第一势写完后,第二势是两横奋笔势,然后是四竖,竖笔势。简言之,笔锋是再走笔势,而不是写分散的点画。所以我们讲笔势,是一个一个笔势的联合。

前面几堂课说过,真书来源很广,篆隶草行都可以采用。如「璧」字,

现在正楷字上面是「辟」,下面是「玉」,这写法来之于《说文》小篆,自然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晋唐人写「璧」,「玉」放在左下角,这是照隶书的结构,不采用小篆写法。两种写法的笔势是一样的,裹束时一个照小篆,一个依隶书,作为现代人,二者可以任择其一。

又如「鹅」字,现在规范正楷字写法,左边是「我」,右旁是「鸟」。但你看小篆是反过来的,左边是「鸟」,右旁是「我」,隶定写法是第一种,现在写法是隶变。这还不算,还有把「我」放在上面的写法,既然可以放在上面,那「我」放在下面也可以。历史上这四种写法,字书都有收,静心想一想,无非就是裹束时没有固定位置。唐代《五经文字》承认了两种,即第二种和第三种。从现有资料来看,上面三种行草书中常见,草书「解散隶法」,自然会发生挪动位置的情况,后来的真书,沿用草书的结构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经文字》承认了第二种和第三种写法,如果写第一种根据小篆隶定行不行?当然可以,我想张参也不会反对,毕竟他把《说文》小篆作为正楷字第一标准。

第四种写法见《字汇补》,这书专收俗字,作者吴任臣应该是见到过「鹅」字这种写法,他在注中说:「顾亭林曰:字可上下左右写者,惟鹅字为然」。顾亭林就是顾炎武,他既然说过这话,当然也见过。但这写法很少见,不用为好,书法虽然讲究变化,但也不要太走偏门。一个字有三种变化已经很好了,如果你还觉得不够,可以使用其他手法,下面会介绍。

我这里举「璧」和「鹅」两个例子,来说明真书结构受篆隶草行影响,使真书裹束出来的字形,有更多的变化。

﹝2﹞真书的体势

汉字又称为方块字,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字占据一个方格,常用方格有三种,长方形,扁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大约是直向1.5个方格,扁方形是横向1.5个方格,这两种格子,横竖比例很接近黄金分割。「占据」一个方格,不等于这个字是方的,譬如「一」字也占据一格,但它不是方形的,所谓方块字,是就总体而言的。

小篆的体势

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两次著名的体势变化。一是李斯等创制小篆,作篆引之笔,笔势向下流动,自然会拉长字形。

其实金文很早就有打长格写字的例子,如西周大克鼎,但仔细去看,可以写大的不够大,可以拉长的没有拉。李斯等创制小篆,统一了用格的标准,小篆采用长方形格子,并不是文字本身都是长方形状,而是一种艺术处理,从书法角度说非常成功。笔画多的布满一格,如「书」字,笔画少的就引长下垂之笔,如「具」字,无论笔画多少,都占用一格,于是整齐划一。

吴昌硕

篆书也有写方的,甚至扁的,《石鼓文》本来字形近方,但吴昌硕临写《石鼓文》,把体势拉长了,其实是用小篆的体势写《石鼓文》。有没有人说吴昌硕临得不像呢?大家都知道这是艺术创作。

陆维钊

陆维钊先生写篆书,字皆扁形,自成一格。可见在书法创作上,长方形、扁方形和正文形都可以用,体势一变,就会有新的面貌,有新的趣味。

八分的体势

第二次是王次仲创制八分,从此隶书有了波势,波势是向左右引长的,称之为横向取势,这样一来,字形容易横向拉长。如东汉刘焉墓题字,书写者横向波势伸得很远,这是民间书写者,个性奔放,但仔细看,大致就在一个扁方形的框架中。

正方形格子不够用,八分通常横向伸出半格,东汉《张表碑》「永」字,套在这扁方形格子中正好。于是有一部份八分作品,体势都是扁方形。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打格还是打方格,只是在写的时候,方格留出天头地脚,字就成了扁形,这在《曹全碑》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和《曹全碑》差不多同时,却用方形。这恐怕是从工程规模的考虑,每个字只有八分见方,不到一寸。《熹平石经》刻七经,有几十万字,如《曹全碑》那样字距加以空白,显然不可行。还有一些隶书碑刻作品,如《衡方碑》,字也是方的,我想这是作者风格,有人写扁的,自然也有人写方的。

真书的体势

真书的体势大多数用方形,五代以后印刷品盛行,也是用方形的多,于是真书是方块字深入人心,这是主流,我们研究真书的裹束和结字,也是以方形为主。

但真书也有写扁的或长的,用方形并非铁律。锺繇是真书之祖,他受八分影响很深,所以写出来的字,往往是扁的,人谓之有隶意。到王羲之体势就变方了,当时称王字为新体。唐代有些人行书、真书用瘦长的体势,人谓之有篆意。对艺术家来说,最要紧是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体势一变,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不过这只是变化外形而已。正方形是最基本的,首先要把方形的真书写好。

草书的体势

方形不但用于真书,也用于草书,无论是章草如皇象《急就章》,还是今草如智永《千字文》,都是用方形的。讲草书时候提到过,《急就章》很多字就是真书。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的小草,基本形状也是方的,

王献之《江州帖》

王献之有些草书作品比较狂放,但如《江州帖》这种,还是有规矩的。

孙过庭《书谱》

孙过庭《书谱》的字,也是方形为主。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正方形是一个基本形,作为艺术家,有时采用长方形,有时采用扁方形,小篆向下延伸笔势,八分采用雁尾,这是艺术手法,把笔画延伸出方格以外。真书笔势不对外延伸,限制于一个方格之内,换句话说,真书的裹束和结字,是在方格内部空间中做功夫。这功夫怎样做呢?以前讲过,篆书和隶书是平画宽结,而真书是斜画紧结,真书的裹束和结字重点,全在这四个字:「斜画紧结」。

〔3〕真书的结字

说到结字,经常看到有人用九宫格,或者米字格,这究竟好不好用呢?斜画紧结能用这两种格子吗?下一课解释,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2.2〕真书的裹束和结字。
  • 裹束目的是要获得一个字像。
  • 真书的体势,方形为主。

复习思考:

  • 《阴符经》有没有用方格?如果有,请画出方格线。选十个字,量一下它们的高度,平均值与方格高度比例多少?
  •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真书,每行几个字?有什麽方法可以在没有方格的情况下,写得很整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