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决定:全面开展“敲门行动”

 鹿茸图书馆 2022-08-22 发布于安徽

截至8月20日,合肥今年高温日数与历史纪录(1967年45天)持平。8月21日清晨6:10,合肥气象发布高温警报和全市天气预报,今天最高气温是39°C,这意味着合肥高温日数已经打破历史纪录。

高温酷暑,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还有哪些细节需要关注?8月20日星期六下午4点,在合肥市第89次疫情防控视频会商会上,这个问题被认真讨论。8月21日凌晨,对外发布的新闻稿中特别提及:合肥全市城乡社区(村)要加强对独居老人走访,全面开展“敲门行动”,给予更多关心照顾。

为什么要重点强调“独居老人”?

我们先来看几则近期发生的新闻。在江苏苏州,一老伯发现每天见面的邻居老人一直未出现,敲门、打电话都不应,便报警。民警进门发现,老人瘫倒在地,体温达41.5度。送医检查,老人患热射病。据悉,老人独居在家不舍得开空调,屋内闷热导致中暑。

图片

在上海,68岁的王先生因连日高温,在经过农行上海黄浦丽园路支行时体力不支倒在门口。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将老人搀扶进网点休息并简单处理了伤口。得知老人并无子女,一直独自生活,便联系了他的朋友将他接走。

图片

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这可能会引发中暑,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一旦中暑会有可能使原有疾病加重。

高温天,有些独居老人在家不开空调,连电风扇都不开,出汗较多,再加上进食少,会引起身体内环境的紊乱。有些独居老人骨关节不好,觉得吹了空调后疼痛加重,害怕开空调。其实,过高的室温不利于散热,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各类并发症,危及生命。

“敲门行动”早已开始先期行动

合肥这一次特别提出的全面开展“敲门行动”,其实十分必要。在此之前,基于疫情防控的做法和经验,合肥的基层社区工作者早已展开行动。

合肥市庐阳区四牌楼社区的小管家在探访时发现,86岁高龄的王奶奶,患有严重的脊椎疾病,行动不便,长期待在家里无法出门。平时由她的老伴照顾生活起居,但不幸的是,老伴在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了。家中还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身体不好,需常年服药。社区了解情况后,不但为老人的儿子申请了低保补助,并安装了家庭报警系统,以防有危险发生能及时得到救助。

图片

家住合肥市经开区紫云花园的邱奶奶今年81岁,患有高血压三期、糖尿病,长期服药治疗。探访人员仔细询问老人身体情况,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同时嘱咐老人高温天气减少外出,多注意夏季的饮食安全,不要吃隔夜的饭菜。

图片

合肥市长丰县徐桥社区开展免费为高龄独居老人清洗空调活动。社区请来了专业师傅,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空调进行深度清洗,让他们能有个清凉的夏日。工作人员还为社区老人们入户讲解了夏季注意事项、安全用电等知识。

图片

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在征求独居老人意见后,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为他们免费投放智慧化产品,提供健康监测、居家监测、紧急呼叫等服务。智能养老服务设备包括智能摄像头、红外线感应器、智能血压仪等,这些设备均与蜀山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连接,一旦平台监控到紧急事况,会立即派人上门或拨打120,以及联系子女。

图片

“铁脚板”“硬科技”守护稳稳的幸福

为了更好的关爱独居老人、合肥市联合科技企业打造了“智慧平安社区”管理系统,可以协同子女及家人“一对一”溯源8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进出小区时间、行动路线等,用AI为老人平安筑建安心保障。

合肥是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首批全国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养老领域),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集多项全国性重大养老改革试点任务于一身。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合肥市在养老服务领域得分以85.27分位居全国120个监测城市第一名。

合肥于2021年面向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扩面新增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象8238人。同时,还制定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1年-2023年三年行动计划。

高温下,一次次的“敲门行动”让人倍感安心。走在滚烫的道路上,这是在用“铁脚板”守护平安。智慧化的保障每一天都在创新,“硬科技”带来的是稳稳的幸福。

来源:908新媒体 急先锋特报组 部分综合网络

[责任编辑:王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