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前三国时期之《乱世群雄》(五)——袁绍的崛起·杀宦官·何进的苦恼

 新用户6303bXRU 2022-08-22 发布于重庆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窦武等外戚集团与文官集团联手诛杀宦官集团时,在稳操胜券的情况先接连出了两个意外导致失败,第一个意外是窦武大意暴露了秘密,第二个呢?

前面分析过,窦武掌握的武装力量比宦官集团大。从后来王甫带出来的虎贲、羽林、厩驺、都候、剑戟士等,合起来才一千多人可以看出,宦官手里的武装力量就是平常值班的宫廷卫士,难以和北军相抗衡。

意外的是,去年带兵前往三辅(即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平定先零羌骚扰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此时得胜凯旋。宦官集团让灵帝下诏,以少府周靖领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比三公),加节,与张奂率五营将士讨伐窦武。

张奂是著名的“凉州三明”之一,其所率领的又是朝廷野战军主力,刚回朝不明就里,稀里糊涂地听命而行。面对如此强敌,北军五校就只有投降的份了。

第二个也是因偶然泄密引发的例子。

明崇祯时期,内忧外患严重,崇祯帝感到难以长期维持内外战争,有和清议和的打算,但又担心受到以东林党人为核心的朝野清流爱国派的反对,就密令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秘密议和。陈新甲令其亲信马绍愉以二品郎中的身份出使,与清议和。

不久,马绍愉将议和条件密函发送给陈新甲。陈新甲看后忘记秘藏,随手放在桌上,其家童误以为是第二天要下发的《塘报》,就交给各省传抄,议和行动大白于天下。

不出崇祯帝所料,议和行动遭到东林党人的反对和抵制。崇祯帝委罪于陈新甲,陈新甲关键时刻不明大义,不知道为君分忧,坚决不认罪,反而认为有功。最后被杀。

议和的大门从此彻底关闭。明朝只能勉力抵抗,以鸡蛋碰石头,直到碰得蛋花飞溅,蛋疼而死。

议和不是投降,是一种自保的政治策略。当时议和的时机和条件都有,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没有入主中原的奢望,最大的要求是取得建州(东三省)自治。此时东三省灾害年年,民不果腹,皇太极也是在尽最后的力气支撑。议和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成功的话,崇祯帝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李自成。肃清国内流寇后,假以时日,以中原之博大,休养生息,集聚力量,重新夺回东三省也不是没有可能。历史就将是另外一个模样。

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偶然性的奇特作用。

闲话打住,回到洛阳皇城里来。蹇硕计划没成功,又知道何进在密谋对付自己,就与中常侍赵忠等起草了捕拿何进的文书。

中常侍郭胜是何进南阳宛县老乡,历来与何氏家族走得很近,在何家刚入洛阳生活相对困难时就提供了许多帮助,此时就偷偷地把文书拿给何进看了。何进就让郭胜联络其他中常侍反过来捉拿蹇硕。郭胜的告密表明在蹇硕与何进之间,中常侍们选择了何进。

郭胜杀了蹇硕。蹇硕的兵马全部由何进接管,他又成了帝国最高军事长官。

接下来就更简单了。5月,何进、何苗兄弟与三公共同上书,要求免去董重的骠骑将军职务,请董贵人回老家清河养老。那时掌握签批奏疏权的是谁?何太后啊。自然允准。当晚,何进就派出自己的府兵包围了骠骑将军府,董重惶恐自杀。董贵人则忧惧而死(一说被何皇后毒死)。

双方虽然事先明争暗斗了一段时期,最迟从灵帝设立西园军就开始了。但真正的交锋则如电光火石一般迅速结束。411日,灵帝死。13日,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封刘协为渤海王。25日,杀蹇硕。5月,董重及董贵人死。

夺嫡之争以刘辩一方完胜而告终。

第三章 诛杀宦官

第一节 何进的两难处境

在夺嫡之争中有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就是宦官集团为什么最终会选择倒向何进,而不是倒向他们的同类蹇硕?

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实力对比。前面做过比较,实力差距一目了然。宦官集团不会傻到硬要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一个原因是侥幸心理。宦官集团与何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何太后和何进的得宠,老乡郭胜帮了很大的忙;何进一家从南阳来到京城时还很贫贱,依靠宦官才得以富贵。灵帝生前曾经要废除何皇后,全靠宦官力保,并拿出私财奉献给灵帝才保住了何皇后。因为这些因素,他们认为何氏家族不会为难他们,才决定放弃蹇硕,投靠何氏家族,求得何氏家族的保护。在举国反对宦官,要求惩处宦官的不利环境里,只有依靠最强大势力的保护才能幸免于难。

宦官集团认输服软拜倒在何进脚下,并杀死何进最大的对手蹇硕作为投名状,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何进的决定。

作为胜利者的何进,此时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是愁云密布,忧心忡忡。他陷入了一个无解的两难境地了:

一面是有恩于他的宦官集团,希望得到他的保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想报恩,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宦官集团是千夫所指,他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对宦官施与援手。

另一面是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文官集团,希望他杀掉宦官。他不想杀宦官,但文官集团代表着社会主流思潮,站在社会正义一边,他还得依靠文官集团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因此他也不愿意得罪文官集团。

难啊!究竟该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何进是南阳郡宛县一个屠夫的儿子,众所周知的屠家子。只是因为同父异母的妹妹做了贵人、皇后才摇身一变进入官场,最终成为当朝大将军。虽然师从过也曾经教过灵帝的司空杨赐,具有儒学文化的底子,但在士大夫眼里,还是个未入流的屠家子。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当时士大夫对何进的不屑一顾。

何进胁迫著名学者郑玄、申屠蟠为自己的幕僚,郑玄还给了个面子,来住了一晚就走了。申屠蟠根本就不搭理他,连信都懒得回。

何进曾为女儿向自己的属下长史王谦求婚,按照常理能与自己的顶头上司,特别是这位顶头上司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那是求之不得的美事。何进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王谦一口拒绝。

王谦是名门之后,司空王畅的儿子(王畅,著名党人、名列八俊,与李膺齐名。王谦的儿子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王粲的孙子王弼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玄学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王谦只不过是有过一代做过三公的人,就如此地瞧不起何进,那么,有着四世三公巨大荣耀的袁绍会看得起何进吗?

第二节 袁绍崛起

当然看不起。袁氏家族的富贵荣华是汉朝公族中从来没有过的。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高祖袁安曾任汉和帝司空、司徒;从曾祖父袁敞也在汉和帝时任过司空;祖父袁汤曾任桓帝时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任灵帝司空;从父袁隗任灵帝时司徒、太尉、太傅。袁氏家族四代都有人出任过朝廷三公职务,故称四世三公,家世显赫。

本来袁绍很难沾上豪门家族的光,因为他是庶出,生母为袁家奴婢,出身微贱,遭人鄙视。哪知道天无绝人之路,袁绍的叔父左中郎将袁成没有儿子,袁逢就将袁绍过继给了袁成,袁绍成为袁成的儿子继承血脉。因此改变了庶出的身份,但庶出的身世却成为袁绍永远摆脱不了的梦魇。

袁绍少年为郎官(应该是任子而为,省略了普通士人先要举孝廉、茂才,出为郎,再外任的过程。拼爹也是优良传统之一),二十岁出任濮阳县长,大约在延熹八年(165年)因母丧离任,回家服丧。然后又莫名其妙地违反当时习俗为已经死去多年的父亲服丧三年。

古人云,过犹不及。这不是遵守礼法,反而是违反礼法。袁绍为什么要以过期的尽孝行为为借口白白在家耗费三年大好时光呢?是被迫的,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因为第一次党锢就出现在袁绍为母服丧期间。袁绍是著名党人李膺的女婿,没受到牵连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哪里还敢再出去混迹官场,只好以尽孝为名躲在家里。

但这并不是说袁绍真就傻乎乎地呆家里啥事不做,面壁发呆,而是私下里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并主动结交了一个著名党人何颙。

此人是个有胆有识能文能武的奇人。他有个叫虞伟高的朋友,父亲被人所害,一心要报父仇,谁知身体有病未能实现,临死前向何颙哭诉了这件憾事。虞伟高死后,何颙立即去把他的仇人杀了,提着人头来到朋友坟前祭奠自己的朋友。党锢期间,朝廷要捉拿何颙。何颙就改名换姓在袁绍的家乡汝南藏匿。袁绍就是在这时去主动结识并与其结为所谓的“奔走之友”,类同于生死之交。这时袁绍结交的第一个奔走之友。

大约在熹平元年(172年),袁绍结束服丧回到洛阳。此时党锢还没完全解除,何颙仍然在抓捕名单上,但不惜冒险私下进入洛阳,与袁绍商议密事。相关史书上记载的是商议营救党人的事情,但这只是其中必须的一件事,应该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

首要的当然是解救党人。如果不依附宦官,也不依附外戚,那就只能牢牢地把握住文官集团,而在朝的文官不是宦官的耳目,就是外戚的爪牙,不能完全相信。在野的被禁锢的文官大多是天下名士,极具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们就成了袁绍要做大事的潜在帮手。

袁绍、何颙为解救党人作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针对因被禁锢而穷愁潦倒的党人,就给予其经济援助,使其能够维持生存;针对仍在躲避朝廷抓捕的党人,则想办法帮助他们逃到安全的地方躲藏。这样营救下来的效果十分明显,保全了许多党人的性命。

袁绍仗义疏财营救党人的义举,使其本身就具有的四世三公的显赫门第,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政治光环更加耀眼。袁绍府邸一时俨然成为京城的政治中心,袁绍则成为焦点政治人物。前往袁府求见袁绍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经常有一千多辆车排队等候在门外。袁绍此时又与张邈、许攸、伍孚、吴子卿等人结为奔走之友。(这几人后面还会提到)

这样的盛况必定会引起朝野的注意。朝廷的担忧是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政治阴谋,中常侍赵忠公开在宫廷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袁绍坐地抬高自己的声价,又喜好收留豢养一些亡命之徒,这个家伙究竟想干什么?”袁绍的叔父,此时已经做到高于三公的太傅袁隗赶紧把袁绍叫来训斥了一顿,严厉地提醒袁绍这样做会让袁氏破家的。袁绍并没听从叔父的劝告,仍然我行我素。

第三节 袁绍出山

谁知没过多久,袁绍突然决定出山,进大将军何进府为掾,做了一个高级参谋(党锢解除后,朝廷拜袁绍为侍御史。因同父异母弟袁术此时为尚书,级别比侍御史高。袁绍就拒绝出任,提出让孔融担任侍御史。朝廷无奈,改任袁绍为比尚书级别高的虎贲中郎将。后来又出任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一说佐军校尉)。

此事有些蹊跷,如日中天的袁绍会屈身于一个连自己的下属都瞧不起的人,仅仅去给他做个没有官衔的掾属?王谦好歹还是个长史。也许有人会说,何进是大将军,弟弟是车骑将军、妹妹是太后,当朝第一家族,袁绍屈居于下也是理所当然啊。听上去似乎有道理,而事实却不是这么回事。

你相信帝国第一公族、当红第一政治明星的袁绍会去辅佐一个屠家子吗?这是个阴谋!这里面一定有阴谋!!这就是个阴谋!!!

袁绍确实是冲着何氏家族去的,但并不是要去辅佐,而是去利用。何氏家族表面上看起来是第一家族,实际上何进是个“三无人员”:

一无根基。因为妹妹成为贵人才摆脱了屠夫的命运,祖宗三代没一个做官的。其拉拢袁绍、袁术兄弟,就是看中了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政治优势,想据为己用。

二无声望。前面说过的郑玄、申屠蟠拒绝征辟,王谦拒绝联姻是最好的证明。

三无威名。何进任大将军后没有带兵出征打过一次鼓舞人心令人瞩目的大胜仗。这点还不如弟弟何苗。何苗在任河南尹时,带兵讨平荥阳叛乱,因战功封车骑将军、济阳侯。何进任河南尹时,是遇到黄巾军叛徒来告密才立功的。这算什么战功啊?

袁绍看准了这是个软柿子,才决定要去捏一捏。要利用何氏家族手里的皇权、军权来为自己服务,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何氏家族手里要没有这些权力,袁绍还不去呢。如果何氏家族是个德高望重、功名显赫的世族,估计袁绍也不会去。

袁绍进了大将军府,一大批被袁绍营救出的党人和袁氏故吏,当然还包括他的奔走之友也随之而来。前面在对比何进与蹇硕的实力时所列举名单上的人,凭何进的声望是征召不来的,几乎全是袁绍带进来的。

士人集团在宦官和外戚的争斗中,如果非要选择一方的话,他们几乎会毫无例外地选择外戚。士人信奉的是儒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学圣训已经刻骨铭心地扎在他们脑子里,他们天然地厌恶和鄙夷刑余之人的宦官。而外戚也是受的儒学教育,像窦武少年时代就以熟悉儒家经典著称,名扬关西;前面说过,何进也是受的儒学教育,在思想、理论体系上与士人有天然的亲近感。袁绍以杀宦官为名,士人集团自然趋之若鹜。

第四节 一波三折

袁绍与士人集团要杀宦官,何进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不决。犹豫不决的因素确实有来自于家族的压力,母亲、弟弟、妹妹都反对他杀宦官。自己内心也有忘恩负义的愧疚。宦官集团在这一点上是赌对了的。士人集团则坚持要杀。

何进不想杀宦官是因私利私心,士人集团要杀起码从表面上看是出于公利公心。在道义、道德层面上,何进是处于下风的,就被迫去杀。这就是何进杀宦官时思想和行动上三心二意一波三折的原因。

杀宦官不是袁绍的首创。就在何进担任大将军后,韩遂、盖勋、刘虞等人都先于袁绍向何进提出杀宦官的建议,何进从来就没有采纳过。可这次不同了,袁绍可不是韩遂、盖勋可比的,后面还有一个庞大的士人集团。何进想不杀都不行。

那就杀吧。谁知何进刚准备杀宦官,就遇到来自母亲、弟弟、妹妹的反对。何进又犹豫了。袁绍不给何进犹豫的机会,立即指使门客张津告诉何进,中常侍正在与长乐太后勾结(即灵帝生母孝仁董皇后。董皇后死于1895月,此事应在5月前),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早点杀掉他们,他们就可能谋反,反而威胁到何氏家族。

何进向何太后转告了这番话。没有证据说明何太后是听了这番话后才下手毒死了董太后,但逻辑上可以这样推论。因为后来何太后并没有同意何进诛杀宦官的请求,说明中常侍勾结董太后谋反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

门客游说失败,袁绍就亲自出马出忽悠何进,能成功吗?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