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又称为 虫癌,是 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包虫病的好发部位是 肝脏,其次是肺脏,偶可见于脾、脑、肾及心脏等器官。 很多农民、牧民都会养犬,养犬方式也大多是散养,在这种情况下,棘球绦虫的幼虫就很容易附在家犬的身上, 当家犬接触其他家畜和农牧民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包虫病传播和感染。 高原地区为我国包虫病高发区 我国包虫病高发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高山草甸地区及气候寒冷、干旱少雨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以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北部等地较为严重。 包虫病的总体患病率为8.1%,其中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osis granulosus,Eg)引起囊型包虫病(CE)的患病率为4.2%,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引起的泡型包虫病(AE)的患病率为3.9%. 在中国约有5000万人存在被感染的风险,目前已经有38万例包虫病患者。 包虫病有什么危害 通常感染包虫病的患者多数是 畜牧区的农牧民 在农牧区工作、生活、旅行过的人 包虫病患者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可出现 右上腹隐痛、腹部包块、腹胀、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表现; 随着病灶逐渐增大,会压迫肝组织及临近器官,压迫门静脉及胆道系统时可出现 黄疸、腹水、脾大,如压迫膈肌会影响呼吸,压迫胃肠道会有 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当病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破溃,进而会产生 感染、发热等一系列并发症。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肝包虫病最佳方式是根治性切除,但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发现已至晚期,尤其是感染泡性包虫病的患者,发现时多已有复发转移征象,故早期筛查及诊断非常重要。 包虫病预防的要点 切断传播源,重视养殖环境 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水源卫生,对于散养的牧区,还需要及时封锁水源,保证牛羊的饮水源不会被粪便污染。 养殖人员需要及时洗手消毒,同时不要与犬类玩耍,通过这种方式来切断传染源。 此外,还需要加强日常驱虫,尤其是对犬类和牛羊的驱虫,通过有效驱虫,减少散养的犬类携带棘球绦虫幼虫的可能,切断传播源。 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洗手是避免手上沾染的虫卵入口的有效方法。 吃东西前要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进行犬驱虫 为有效降低传播风险,要加强对犬进行驱虫。 尽量使狗不进厨房和帐篷,对犬粪进行就地深埋,可减少虫卵对环境的污染。 深埋动物的尸体和不用生的动物脏器喂狗,可降低狗感染的机会。 END 有用就扩散 参考文献 [1]郑灿军,杨柳,张光葭,王谦,伍卫平,严俊.《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9年版)》解读[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0,18(04):193-196+201. [2]薛婷, 沙拉依丁·沙力克江, 李飞,等. 辽宁与新疆两地细粒棘球蚴分离株基因型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13(6):601-604. [3]Wang Q, Zhong B, Yu W, et al. Assessment of a 10-year dog deworming programme on the transmission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in Tibetan communities, Sichuan Province, China[J]. Int J Infect Dis, 2020, In Press. [4]李营营, 许惠惠, 颜卫华. HLA-G与NK细胞[J].现代免疫学, 2015, 35(2):160-162. 图:稿定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