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王孟英湿温用药规律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8-22 发布于江苏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 余霖  柳志成  周燕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王孟英治疗湿温用药规律。方法统计《王孟英医案》和《王孟英医学全书》中湿温病使用药物,并分别查出其药性、药味、功效、归经及归类,运用Excel(office 2010)、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王孟英治疗湿温的高频药物为

竹茹、瓜蒌、栀子、知母、川贝母、黄连、天花粉、旋覆花、玄参和半夏等,多属清热药、补虚药和化痰药,

药性多寒、温,药味多甘苦、辛,归经多属肺经、胃经和肝经。根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


药对配伍规则如

知母配天花粉、瓜蒌配薤白、知母配玄参、黄连配半夏、知母配淡竹叶等。

结论王孟英所治湿温多数因湿温初起误用温补所致,病机以痰热阻滞为主。

针对痰热阻滞病机,善用五类药物:

清热泻火养阴(天花粉、知母、淡竹叶、玄参、犀角)、清热化痰行气(薤白、半夏、瓜蒌、黄连;旋覆花、川贝母、竹茹;杏仁、竹茹、金银花、紫菀)、清热解毒化痰(海蜇、栀子、石菖蒲)、化痰养阴(石斛、紫菀)和下气止咳平喘(枇杷叶、紫菀),或单法独用,或两、三法同用,或四法联用,甚则五法合用。


化痰的同时,时时加入旋覆花、紫菀、杏仁、枇杷叶等宽中下气之品,体现了王孟英"调其愆使其不愆"思想。

湿温误用温补,热邪愈炽,伤津燎原,每重用知母、天花粉、淡竹叶等加入清热化痰方中,而少用麦冬、石斛、玉竹、沙参之辈,体现了王孟英养阴保津不恋邪的思想。王孟英湿温医案中所体现出的湿温初起"禁温补"思想是对吴鞠通湿温初起"禁汗""禁润"和"禁下"的补充和完善。

机 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领 域:

中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