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深度(80):戒台寺郊野公园内的芦潭古道

 新用户8926AVU2 2022-08-22 发布于北京

继前段寻找“芦潭古道之摩崖佛像”后,曾记起戒台寺郊野公园内,还有一段保存较完好的芦潭古道。芦潭古道起自于“京易御道”上的卢沟桥,过长辛店,东王佐、沙窝村、大灰厂,穿过石佛村,到达戒台寺,翻过了罗睺岭,走南村、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到达潭柘寺。

文章图片1

择日前行,来到戒台寺郊野公园附近,在公路旁有块“石佛”的指示牌,此处便是郊野公园内“禅香古道”的入口。戒台寺郊野公园以“戒台寺禅文化”为主题,在步道、主干路两侧及园内,建有晨钟暮鼓、晒经台、八正道、禅香洗礼、挽溪回廊、修行木桩、禅茶小苑等,顺路走走,心旷神怡。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进入古道刚开始一段正在施工,其后段保持完好。郊野公园内的芦潭古道,是古时从卢沟桥到潭柘寺的主要道路。从雍正皇帝起,清政府在河北省易县修建清西陵,为了拜谒皇陵之需,乾隆年间由朝廷出资,将原有的道路拓宽,并将部分路段用条石铺砌,当时称为“京易御道”。芦潭古道是京易御道的支线,当时也得到了整修。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玄烨在去潭柘寺时,走的就是这条道,当时的道路还没有修葺,为乡野小道,路面较窄,只能骑马而行。康熙皇帝留诗曰:“岭腹层层小径斜,穿云陟尽石岭岈。涧中草屋流泉绕,万匹龙骧拥翠华。”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从易县拜谒皇陵回来初游潭柘寺,此时这条道路已经平整拓宽,乾隆皇帝乘车辇而行,此情又有不同。“轻舆辗春露,前旌破晓香”;“驱车历石蹬,岌岌互钩连。”从此这条道路成了皇帝到潭柘寺进香礼佛所走的“御道”,王公大臣和京城众多的香客也都走芦潭古道到潭柘寺!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公园内遗存的这段古道,路况相当完好,路宽而平缓,可与阳台山妙峰古道比肩。沿途远眺,森林浓密,山峦起伏,在当时疫情笼罩下的京城,来此是一种无尽的快乐与享受!!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很快就到了出口处,有一个“古道石门”的明显标志,顺道前行,竟发现被围在建筑工地内。左行右突,终于找到一拦杆梯架间隙,勉强翻越出去,再外就是苛萝坨公交站。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如今的芦潭古道,大部分已被108国道等覆盖。京西古道连接着纵横南北,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踏着历史沧桑,走过路过,心心念念!!

文章图片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