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性教育的缺失补课

 virn 2022-08-22 发布于上海

大家好,我是Super。

如果你最近几年在看恋综,那你肯定见过一位叫沈奕斐的女教授。

前两天在小红书上看到一张她讲课的截图,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了所谓合适的性感这个概念。”

“我们的胸只有小,只有大,没有正常的。说A罩杯和B罩杯,就是小,但你一旦谈到C和D,立马觉得是大了。”

“对于性感的警觉,使得我们对于自己魅力本身是想要藏起来的,而不是去打开来的。”

当时看完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段话简直完美地解释了我对性魅力看法的矛盾所在。

平时在综艺节目里听她说的话总觉得能打开思路,顺着评论里姐妹们的指路去看了她一些关于爱情和性的解读之后,整个人更是通透了不少。

无论是关于「性教育」还是「爱情」,我都很后悔没有早点听到这些正确的话。

今天我把我认为很好的观点都整理出来了,希望各位看完以后也能被启发到(非广,纯个人整理)。

//

「性教育篇」

/ 性不是奖惩,人也不应该是性的载体 /

开头一上来,我想先讲讲性和爱的关联。

沈奕斐说我们对性普遍存在三大误区:一个是简化爱和性的关系,一个是把性关系看作是权力关系,还有一个是认为性愉悦是doi里唯一的好的标准。

在这个part里,我觉得大多数男女生都踏入过第一个误区:粗暴地认为性=爱。

比如女生会把发生关系看作是一种爱的承诺,而男生又会反过来把发生关系与否当作是女生爱不爱他的标准。

这无形之中就把人变成了一种性的载体,可是“性并不等于我”。

第二点也是很多人至今都没有分清的概念,就是把性当作是一种权力关系,把发生关系当作是一种奖惩手段。

简而言之就是他对我好,我就该“奖励他”。他对我不好,我就以不跟他发生关系来惩罚他。忽略了语言沟通,包括性本身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这样做会让性变成了爱情里的权力机制,不但无益于亲密关系,反而会雪上加霜,让感情变味儿。

第三点也是蛮开阔思路的:如果认为性愉悦=高潮,那么就会因为太有目的性,反而破坏了性体验。

这也是性和爱最紧密相连的地方所在了,享受过程才是doi的本质。

/ 处女更纯洁?/

很不好意思地讲,在听这一段之前,我虽然是个女生,也不支持“处女情结”,但我若干年前第一次和男朋友发生关系的时候,心里也曾忐忑过,如果我们分开了,自己是不是就像别人说的那样很难嫁出去了。

不过经过沈教授的一番话,我突然发现,我也被传统观念裹挟了。

她说“我的手也用过很多方面,怎么没有变成'二手’的呢?你会发现同样都是我的器官,只有我的生殖器官有一手和二手的区别。”

以前因为落后的科学观念,男生需要女生是处女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100%属于自己,女生的性跟生育紧密相连。

所谓的处女情结背后,其实是把女性的生殖器当作私人财产。

而如今科学发展了,性和生育也不再是划等号的观念了,这种“处男”“处女”的观点也应该更新了,我们都拥有自己性器官的使用权。

关于如何进行第一次,沈教授也提出了五个我从未考虑过的问题。

年纪还小还没有性经历的姐妹们可以思考一下下面这五个问题,这些往往也影响着未来长期的性关系是什么样的。

(过来人表示,想清楚这些再去进行第一次性行为真的蛮重要的,只是以前从来没人教过我。)

/ 性里面的男女不是对立的 /

在一期关于AV和性教育的视频里,沈教授说很多人看片,会误以为男女应该一个人享受另一个人“服务”,或者是误以为男性要“征服”女性才是正确的,其实这是对性非常大的误解。

其实无论男女,我们都打心眼里希望性是可以彼此取悦的。

只不过我们对于性教育的缺乏,使我们不敢去讨论,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感受,所以才让男女之间的误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至于最后让性愉悦变成了表演。

社会上羞于谈性的氛围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想讨论却不敢讨论,即便是跟伴侣也一样。

但想要性生活和谐就必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有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值得探讨改进的事,才会让两个人都爽到。

「爱情篇」

/ 别把维持热恋期当作目标,会海阔天空 /

相信很多女生恋爱到了平淡期,都会觉得两个人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我以前也时常以为能一直维持热恋期才是最好的爱情,其实这是一个很固执的想法。

就像沈教授说的:“其实爱情随着时间流逝,它不是变淡了,而是出现了不同的形态”。

热恋期,平淡期,每个阶段没有更好和更差的分别,只是爱的形式不一样了。

如果一直拿热恋期作为标准来衡量爱情的好坏,那很容易就会产生“爱情没那么美好了”的感觉。

我们努力的方向不应该是回到最初,而是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爱情的各种形态变化。某种程度上讲,平淡期未必就比热恋期差。

与此同时沈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好的爱情评判的坐标,大家也可以用下面这个“现代爱情四象限”试着评估一下自己的爱情。

大部分爱情都是从“享乐型”和“互惠型”开始的,随着时间可能会改变。除了消耗捆绑型,好的爱情形态也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只有保持热恋一种形式。

/ 吵架上升爱不爱,既伤感情又不解决问题 /

关于吵架,沈教授有一个观点让我反思了很久,大意是两个人观念的差异本身不带来伤害,伤害来自于你对差异的价值判断。

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点说,比如吵架里谁应该先低头认错这件事,本身只是两个人对服软的看法不同,而你却把它当作了“爱不爱”的依据,上价值反而使彼此受伤。

这让我想到之前有情侣会在吵架时问对方“你是想发泄情绪还是解决问题”,其实是个很好的办法。

如果是要解决问题,OK,那就要把价值判断放一放,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讨论。

抱怨“你这样是不够爱我”,并不能解决任何具体的问题。

/ “100%对的人”存在吗? /

在一堂母胎solo的脱单课里,沈教授曾经给过三条爱情建议,其实对于已经有恋爱经历的人也普遍受用:

第一条是要走出找到“对的人”的误区,你找不到一个三观完全契合的人,只能找到那个第一眼性冲动的人,之后再去磨合成对的人。

第二条是不要计较谁爱谁多一些,避免让爱情形成竞争关系。因为一旦形成竞争关系,心态就很难做到平衡。

第三条是白头偕老是结果而不是目标,做不到长长久久也无需太过坚持,让自己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最后,我以前常常觉得爱情课是一个很鸡肋的存在。可现在看看,我完全是因为从小就缺少了爱和性的教育才会这样想。

走过了很多弯路才发现,这些道理如果能早点懂得就好了,如果能早点受到正确的爱与性的教育,其实很多困惑是根本不必经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