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研活动的12项基本原则(二)

 新麻Ande 2022-08-22 发布于河北

(7)快速决策和及时支持,即使只有六成的把握也要勇敢尝试。自主研活动是短周期的快速突破性改善,在多个方案产生并通过科学的评价后,仍需要领导层给出决策和支持。一个传统的错误做法是在等待决策的过程中让改善停滞,等待的时间越长,越容易给团队释放消极的信号,导致整个改善团队和活动都蒙上迟疑的阴影,同时也会让团队猜疑自主研活动是否被企业和领导团队所重视并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这时团队的正确做法有:快速获得支持决策的数据;形成简报,并积极陈述;对方案进行量化的评价给出决策建议;利用跨职能团队的优势,从多个视角全面评估方案优劣。快速引导决策是改善活动需要推进的重要事件之一,不要让“方案不够完美”成为阻碍改善的一个理由,因为永远不会有完美的方案,总有更好的方案等待着,只是你需要先完成这一次改善。
(8)没有借口,快速执行。很多组织在计划和形成决议时都非常谨慎,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在执行的阶段却没有良好的纪律和执行力。这会导致自主研活动停留在评议方案上的内容太多,而转化为现场变化的内容太少,这就是为何一个高质量的自主研活动需要一个能激发团队行动的引导者(咨询顾问)。在自主研活动的执行过程中,对既有方案的验证有时需要跨班次来进行推进,这就需要团队在本来的正常工作时间以外根据现场的工作时间来进行灵活的安排。在自主研活动一开始,领导者就要表明立场:“对浪费的零容忍,对确定有益的改善无条件地执行,对有困难但是方向正确的改善,竭尽全力思考和探索改善,而不是去寻找拒绝改善的理由与借口。”
(9)内建改善活动的维持能力。改变本身是非常困难的,人们总是趋向于回归自己习惯的做事方式,所以当自主研活动取得成果后,要立刻拟订维持方案,以确保改善方案可以持续落实。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提高改善后方案落实的能力:方案维持者参与自主研改善方案的拟订,在引导者的提示下,让区域的日常执行者提出改善方案,这种模式下改善方案的生命力会大大增强,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提出的方案会更加理解背后的原因,也更加容易认可;另外,在改善之前反复确认改善的目标和目的,充分发掘现有模式的不足与浪费,让现有模式的缺点成为共识,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改善,这种模式也能大大提高改善后成果的“存活率”;还有一种模式就是领导团队对改善方案完全支持,将其转化为领导检查的标准作业,在导入初期纳入日常检查的范畴;最后一种模式最佳,就是拟定下一阶段的目标,进行持续的改善,也就是说,最好的维持是持续改善。
(10)跨越由标准到执行的鸿沟。在现场改善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错误管理范式会认为:“有标准员工就应该执行,现场就应该发生变化。”殊不知,从标准到执行还有众多的鸿沟需要去跨越。首先,从有标准到标准被理解并被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基层管理者良好的培训与沟通技巧以落实到员工。做一件被理解的事和做一件被要求的事相距甚远,得到的结果自然也是差异巨大:做被理解的事,执行者可以洞察做事方法的要领和原因,甚至可以在执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善建议;做被要求的事,得到的更多是敷衍了事或者机械的执行,缺乏工作的热情。由标准到执行的另一个鸿沟便是衡量标准的目视化,被理解的标准和标准作业需要在对应的现场用目视化的形态展示出来。这样一是便于操作者自查,二是有利于管理者的检查与监督。所以,良好的目视化是标准得以执行的又一要素。最后不得不谈的是改善事项的主管要检查标准作业,在前期需要分别拟订30天、60天与90天的跟进计划,以确保标准得以落实和维持。
(11)三个1/3快速复制法则。自主研活动是一场全民运动,每个人都要参与。一个企业每年需要开展的自主研活动的数量为n/10,n是企业员工总数,例如,一个500人的公司一年需要开展的自主研活动的数量是50个,所以如何让自主研模式快速传播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很多企业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三个1/3快速复制法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即参与自主研活动的团队主要由三种人员构成:第一个1/3是引导者与精益改善专业人员,他们主要担当自主研活动的推进者、协调者和内部教练的角色;第二个1/3是自主研活动区域的人员与跨职能团队,他们是自主研活动的核心改善力量;第三个1/3是下个主题自主研活动的价值流责任人或区域负责团队,他们的参与将会为下个自主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12)改善永无止境。整个企业精益转型的过程是经由多个阶段性目标状态组成的路线图,当达到一种目标状态时,意味着具备了向下一个目标状态冲刺的能力和基础,千万不可以浅尝辄止。很多企业在进行自主研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犯以下错误:开展过的自主研课题不做,他们的理由很特别——那就是他们已经做过了。自主研活动是一种重复的小组活动,它的存在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开展何种课题、在哪里开展、开展几次以及是否达到应有的程度等,这一切都是基于目标状态而拉动的,不可以每个课题只开展一次。因为第一次才刚刚积累经验,真正要获得显著的突破绩效,还需要后续开展重复性课题的活动。针对某个固定的区域循环开展相同主题的自主研活动可以获得非常令人惊讶的绩效。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曾经用六年时间连续对一个工艺进行持续的改善而获得了六倍的效率提升。真正的改善是永无止境的,秉持这一理念可以让团队获得源源不断的改善动力。

⭐ 若喜欢"卓越星"的分享,记得点亮在看...

心里藏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