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的历史,泛化期一明清

 与春天同行 2022-08-22 发布于青海

草书的社会泛化期集中在明代。明代社会背景很特别,与东晋差不多。政治高压下,文化人绝士途而向游闲。明初书法,“馆阁体”流行,初除宋克章草体以外,其余草书笔势媚弱,充满个性和激情的作品不多见。到明中期,自吴门四子出,才挽颓势于既倒,吴门书派拓宽新视野,努力从赵子昂的阴影中走出来。此后,明代书法开始走向中兴之路。

(宋克《进学解》)

明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与文人散漫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激烈矛盾,文人们想适应环境,却进不了主流社会,如吴门四子常聚桃花坞,以狂怪的行为抗议世俗,把对社会不公的愤懑,把自己喜怒哀乐一寓于书画,个人情绪、散淡怀抱全在书画中去寻觅。祝允明笔下狂草肆立,长枪大戟、落落荡荡,墨海风流。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京兆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行、草则大令、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真足上配吴兴,他所不论也”。

(祝允明-行草书《岳阳楼记》)

清代文化环境十分复杂,清初书法界盛行“馆阁体”的乌方光浅俗媚弱的形式书风,傅山等明代遗臣打着复古旗号,创造新的“连绵草书体”。在复古精神感召下,阮元、金农、郑谷口等人倡导学汉碑。此后,中国书法界开始了一场旷古大战,碑帖之争。碑帖之争的结果,草书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清代的草书家有王铎、傅山、宋曹、许友、黄慎、邓石如、康有为等,草书理论多是品评历史人物,赏析草书艺术美等。著名草书理论著作有:高士奇《江林销夏录》、安歧《墨缘汇观》、孙承泽的《庚子消夏记》、王澍《虚舟题跋》、刘熙载《艺概·书概》、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等。

(王铎草书欣赏《凤林戈未诗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