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蛇走虺——张泓谈大草学习

 周洵 2022-08-2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寻常一样迎新日,结缘草书便不同。

这个元旦我们这样过。

笔走龙蛇,惊鸟入林,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满纸烟云,气象万千。

胸中似有千万情,蓄势待发盘龙走。

这是2021年伊始,我们墨上南山研习班上课的景象。 


图片

这两天,在绍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张泓副教授的引领下,我们40余人以草书的语言认知,解构草书技法,打破屏障,直面草书本质。感受盛唐时期颠张醉素草书巅峰之作。收获良多,对草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图片

“关于草书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主张草书分章草、今草两大类,其中又将今草分为小草与大草;有人认为草书即划分为古草与今草;当然也有人认为应将狂草单列为一类……”

图片

张泓老师就是这样从“大草释名、草书家的源流师承、大草十鉴、大草的审美”等向我们娓娓道来。带我们深入学习汉魏、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草书大家、草书流派,如:魏汉——张芝,王献之;唐——张旭、怀素、邬彤、释高闲、释亚栖等;宋元——黄庭坚、鲜于枢等;明清——祝允明、徐渭、王铎、余绪,王铎、傅山等各时代精英。

图片

其面貌各异,或肥或瘦,或热情奔放,或狂逸宏博,展现了无拘无束,纵情恣性的书写状态,把草书推向宽广的艺术境界。

不管如何分类,有一点大家是普遍认同的,即狂草作为草书之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审美。从不同维度去欣赏分析,有流动、雄浑、高古、纤秾、绮丽、冲淡、疏野、清奇、豪放、旷达等品格。

图片

十件代表性作品来鉴赏草书

图片

图片

⬆︎1.张芝《冠军帖》

图片

图片

⬆︎2.《古诗四帖》,纸本,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全帖40行188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图片

图片⬆︎3.《自叙帖》,局部。纸本,纵28.3厘米,横755厘米

图片

图片

⬆︎4.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 纸本 纵37厘米 横392.5厘米

图片

图片

⬆︎5.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描金云龙笺 31.5×1172cm 宣和四年(1122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6.吴镇《草书心经卷》纸本 29.3×203厘米 1340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7.祝允明草书赤壁赋 纸本,纵31.1厘米,横1001.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8.董其昌《行草书罗汉赞等书卷》,又名《试笔帖》,纸本,纵31.1厘米,横631.3 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9.徐渭《草书岑参诗轴》 纸本,353cm×104cm西泠印社藏

图片

图片

⬆︎10.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局部)654×34.5 cm 绫本 首都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苦笋帖》用笔速度较快,挥洒自如,且增加了提按对比,比如“笋”与“常”,二字反差鲜明,但无论其速度变化还是轻重变化,都基本上控制在中锋运行的状态上,故其线条细处轻盈而不弱,重处厚实而不拙。其次,字形上也相应增加了外形轮廓大小对比和内部空间疏密对比。整体性观照,则全文上疏下紧、上轻下重、上放下收,形成一种“两段式”的视觉感受,这种章法形式颇具特色,极显个性。

图片

图片

笔势分析——“点画”

1.笔画露锋较多——笔锋暴露在点画的起收之处。

图片

⬆︎“茗”第一笔的起笔

图片

⬆︎“异”长横的起笔

2.即使藏锋的点画,也不会过分藏头护尾。

图片

图片

⬆︎“苦”、“乃”字的入笔处。

3.用笔速度较快,挥洒自如,且增加了提按对比,其线条细处轻盈而不弱,重处厚实而不拙。

图片

⬆︎“径”入笔重收笔轻。

图片

⬆︎“常”字横折钩两头重中间轻。

【笔势分析——“牵丝”】

1.善用牵丝,生动自然

图片

⬆︎“及”字第一笔长撇逆锋而上,与横笔入笔处有一个长长的牵丝,牵丝淡笔划重,与牵丝快笔划慢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为生动。

2.用笔连绵不断

图片

⬆︎如“径来怀素”四字,每一字的末笔收笔与下一字的起笔自然相连,线条柔中寓刚,神采飞动。

图片

⬆︎张泓老师课稿

空间解读

图片

右边一列,第一个“苦”字第一横偏直,竖折则变为曲的,直曲对比显得不那么呆板,“苦”字与下面“笋”字的上部连接,显得流畅。

“笋”下面的“句”字外部呈半圆势,里面的小口则破圆。

“及”字上紧下松,左放右收.以线构成的空间,竖折则变为曲的,直曲对比显得不那么呆板

图片

“异常佳”三字笔势连贯,一气呵成。

“常”字下部分左边空间较大,重心在右。

“佳”字左右空间略大,避免了与“常”字下部空间紧凑过度。

《苦笋帖》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对空间的把握能力,章法布局中大小错落、开合有度﹑疏密有致,充满了哲学矛盾。

整体上看,《苦笋帖》结字疏放,姿态纵逸、俏拔、欹正,随势而变,空间变化丰富多彩。只有发现这种书法表现形式的美,才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书法的审美意识和书法创作能力。

⬆︎怀素草书技法举隅-以《苦笋帖》为例单字分析

图片

⬆︎张泓老师是这样临摹的

图片

图片

⬆︎张泓老师课稿

张泓老师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墨上南山元旦草书研习班花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员心得

叶姝婧

草书从魏晋至元明清,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各时期代表人物的风格特征也大有不同,但都有承上启下的联系。

两天的学习中,老师示范并讲解,详细地分析了我一直以来在书写中的困惑,让我对“用笔”有了新的认识。轻松的课堂氛围不仅使我拓宽了知识面,在今后草书的学习上增加了信心,更收获了不少人生金句。感谢墨上·南山为我们创造了这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陈晓丽

感谢墨上南山、感谢卿老师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张泓老师的课程非常精彩,两天的课程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张老师提到要练好草书,篆隶书的基础非常重要让我感受颇深,之后我会整理资料,然后再慢慢消化,也暗暗为自己在寒假定了个小目标,希望能以此为起点,在书法道路上不离不弃,更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不胜感激!

严宗利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时间虽短,但收获颇多。1.感受到了不同教学方式。及不同教学方式带来的学习快感。感受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2.书学理论得到了提高。打破了固有认知,如:草书能写出静的感觉。3.发现了自己不足,及接下来努力方向。学到了一套读帖方法,如苦笋帖的解读法。

翁传友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张老师多次提到篆隶,我能不能理解成对线质的练习呢,然而线质无论对篆隶草行楷都很重要,因此平时我要经常练习篆隶来提高线质。

张可威

听了张老师的课,提炼和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的课向我们阐述了历代代表书家的风格特征。我深刻体会到我对草书理解的不足,我明白了草书的线条不是流而是要留得住,感谢张泓老师的精准指导。

陈绍扬

张泓老师平易近人,教学艺术精湛,对学员负责,教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草书学习方法,我印象最深的是:1,大草的临习,先攻克每一个字,字字过关后,再整篇临习。2,写大草要用缠丝劲。3,写大草要做到笔粘住纸。4,多创作才能高效记住字法。5,写大草要胆大心细,要有自信。以上几点,将对我的大草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夏绮繁

两天的学习收获颇多,感受最深的是我对临帖的疏忽,张老师一再强调临帖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阶段,不同临法带来不同效果,是最值得我去深思的:已经多久没有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去临帖?

其次,国峰老师讲的草书书法史更让我觉得这次不会白来,墨上南山的各位资料整理的特别好,特别值得我学习,一起学习的同学们对我也很友好,耐心教导我如何写好字,这个细节怎么做到的,让我很感动。

最后,因为这次课程让我开始对草书有了兴趣,并且想要钻研它,以及小草与我最近写小楷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我想去深思的,以及张老师特别帅,声音好听!听他讲课,让我特别认真,哈哈,都不带走神的!

谢用钦

通过这两天听张泓老师的课我发现我的某些想法是和张老师对的上的   比如把某一点放大突破 为什么卷轴类作品的上大下小上面舒朗下面紧缩   可能学习到某个点 你才会知道你离那些高手的距离有多远  接触面太小带来的苦恼  准备出去走走看看让眼界开阔。

林献敏

感谢卿老师搭建平台,感谢张老师精彩讲解。2天学习中,初步认识了草书的重要性,改变思维,从畏惧到喜爱草书。怀素《苦笋帖》的流畅生动,中锋用笔,每个字行笔放得开,如“乃”字的大力夸张、“常”字的粗壮劲健、“巠”字的快速回绕;笔性笔意的圆、气若游丝的瘦、行笔的疾;一列字的上轻下重,上虚下实,纵势的豪情奔放,要写好草书得有凝实,高质量的点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陈建引

听了张老师草书系统的讲解后,看到张老师现场示范,我对线条的理解与对结构的处理以及用笔的丰富性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感谢张老师的精准授课。感谢卿老师搭建平台。

林晓坚

平时喜欢耍几笔的我,一直对草书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草贵性情,草贵法度,草贵积累。通过张泓老师两天系统的梳理、精彩的示范和讲评,更深刻认识到自己对线条提炼的不足,明白了反经验是创作之要中之要,强化训练,合理取舍。感谢张师!感谢墨上!

暨晓娟

这两天接触张老师下来,他是一个非常有才情幽默的老师,在草书微观宏观上精彩演讲。同时,仅仅一天张老师几乎把我们每一个人都记住了,是一个面面俱到又内敛的老师。我们每年邀请不同老师来上课,非常尽责无私地给我们拓宽各种知识点和人生哲学,让我突破了思维的墙,内心充满了感激,因为有这个团体,能遇见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同学!

陈王凡

首先真挚感谢卿三彬老师,感谢张泓老师,感谢墨上全体同学共同的付出,从筹备期到两天学期深深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团结、老师精彩纷呈的指导,末学受益匪浅。其次在学习中深刻认识到自己平时对草书的理解严重不足,习草要打好基础楷篆隶;习草要练好两个帖-怀素《苦笋帖》张旭《古诗四帖》;习草要把握点画与时转融入节奏。。。。最后张泓老师以如何形成自我风格而生动的比喻“青春期成长过程的剥离与挣扎的状态”,这样的比喻铭心而生动,于末学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虽然严冬腊月冷空气袭温,但是在同学们的热情里在老师的精彩授课下,这个冬天不太冷!


图片
欲知详情,请扫码咨询。
        明年将邀请全国名家
推出行书和楷书专题研修班
图片

墨上南山,微信开通!

会古通今,穷源竟流。

一群热爱书写的人,

一个热爱书法的团体。

我们有专题的书法讲座班,

我们有系统的书体研修班,

我们有专业的书法创作班。

欢迎更多热爱书写的人

加入我们——墨上南山。

期待您的加入,扫一扫哦


内容主编   |  墨上南山宣传部

学术顾问   |  卿三彬

设计编审   |  章陈坚 郑心心

图片数据   |  李琳琳 陈建引

视频整理   |  富世华 郑  波

本期文案   |  龚国锋 严宗利

本期编辑   |  许冰洁 张可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