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普及:都说今年是1961年以来最热的一年,1961年有多热呢?|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局|气象台|气象局

 宜昌石头书屋 2022-08-23 发布于湖北

执笔/李白兔

最近这一两个月以来,持续高温,热得受不了,很多人包括我都自我感觉今年的夏天是有生以来经历的最热的一个夏天。

但我们的感觉靠谱吗?

靠谱!

从8月10号之后,我们不管是看头条还是刷抖音,都会看到诸如以下的新闻标题。

相关标题

看了这些标题之后,不少人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1961年以来最强、最热,今年已经热得受不了了,1961年比今年还要热吗?那究竟得多热啊?50度?

有了这个大大的疑问之后,不少人就开始找答案。

于是就出现了如下搜索。

相关搜索

还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相关问题

而在这个问题之下,有五花八门的回答,我们看看回答者是如何说的。

相关回答

这些回答都说明一个问题,经历过1961年夏天的人基本上都表示1961年的夏天没有今年夏天热。

当然,也不乏孜孜以求者,要求公布1961年夏天的气温。

孜孜以求者

但实际上这位朋友孜孜以求的方向搞错了。

以下这些回答者给出了近似正确的答案。

相关回答

而下边这位朋友则给出了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对,并不是说1961年夏天比今年夏天热,而是说1961年咱们中国才有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从1961年之后才能对比。

注意了:先别着急划走,后边会说明咱们国家为什么到1961年才有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

于是乎,国家气候中心把1961年到今年的气象观测记录进行全面对比后,确定今年是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天。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

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看到了吧,明确写的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对于这一消息,气象学专家钱维宏做了解释。

钱维宏

气象上的高温事件有一个判断是基于“综合强度”,它是考虑了3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强度指标,比如30℃和40℃的高温,强度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是范围指标,比如30万平方公里和40万平方公里,范围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是持续时间,50天和60天,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

这3个指标如果都能满足很强、很大、很长,那么影响就很大。

所以高温天气是由3个指标综合起来考虑后确定的。

把1961年以来所有高温事件按不同指标进行排序和综合,就会得出“1961年以来的最强高温天气”这个结论。

那么,既然明确写的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为什么会有人没有注意到“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这9个字呢?为什么会误以为1961年夏天比今年夏天还要热呢?

原因只有一个。

不少人在网上浏览信息,往往都是看个标题就了事,即便点开正文阅读,也只是走马观花,根本不会细读。

相关内容

而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为了使得标题简练、一目了然,绝对多数标题只写“1961年以来最强或者最热”,中间不会加上“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这9个字,于是乎就造成了只看标题了事的人的误解。

实际上绝对多数媒体在正文中都会写明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或者最热”,但这又让走马观花的人给遗漏了,于是乎也造成了误解。

所以,真相就是,今年夏天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不是说1961年的夏天比今年夏天还热。

最后我们再解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1961年咱们国家才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呢?

答案就两个字——穷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战乱的中国可谓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哪哪都需要钱,可钱却不多,因此气象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发展。

开国大典

当时全国上下总共就101个气象台站,根本不可能观测整个中国的气象,天气信息情报以及有关资讯图表少得可怜,甚至连人手都不足, 预报员及整个预报组只有四五个人。

军委气象局中央气象台

另外,当时主管气象工作的是现在中国气象局的前身,叫军委中央气象局,顾名思义,当时的气象局主要是为军事服务的,当时的老百姓,听都没听说过天气预报。

直到1953年,才发生改变。

1953年初发生了严重的倒春寒,罕见的强寒潮天气使得当年的粮食产量减少数十亿斤,经过此次沉痛教训之后,人们才知道天气预报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当时毛主席作出重要指示:“气象部门要常常把天气告诉老百姓。”

当年8月1号,毛主席和周总理联合发布命令,决定气象部门从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经周总理亲自核定,将军委中央气象局改名为中央气象局。

周总理

从此往后,咱们国家的气象工作得到了空前发展,大批气象人克服种种困难,在艰苦的高山、海岛、高原、荒漠和边远地区建立了天气预报工作急需的气象台站。

气象台

到了1956年,全国气象台站数量已经从1949年的101个变成1647个,已经具备向局地老百姓播报天气预报的条件。

当年7月1日,得到周总理首肯后,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等媒体向北京市民播报天气预报。

气象工作人员和老百姓交谈

到了1960年,全国气象台站增加到3240个,已经具备观测全国气象的条件,于是1961年才有了全年、全国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

1982年,中央气象局更名国家气象局。

1993年,国家气象局更名中国气象局,使用至今。

编辑/李白兔

[送心]我是李白兔,研究、解读、分享生活身边事,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分享、转发、收藏,每天发布与咱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让你消息灵通,让你有所感受、思考、领悟,从而过好自己的生活,我李白兔之所愿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