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小孩去看脱发门诊?华山医院专家谈脱发年轻化,给出护发16字提示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08-23 发布于北京

发际线往后、斑秃、大量掉头发……脱发真的越来越多了吗?正值全国护发日之际,医学专家表示,这种“总体感觉”的背后有几方面因素,比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导致看门诊的人数增加,相关话题讨论增加。总体来说,脱发有年轻化趋势,但要注意的是,错误的防治认知也不少,“头等大事”要科学面对。

“生发秘方”不可信

作为严重“颜值”的健康问题之一,脱发话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据《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显示,雄激素性脱发(简称“雄脱”)在多种脱发类型中最常见。其中,男性雄脱患病率约为21.3%,意味着每5个男性中就有1人患雄脱,对毛发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近日,欧加隆携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京东健康发布《中国男性秃发调研洞察报告》,重点关注雄激素性脱发在我国的疾病现状,更基于临床医生、药学专家的临床经验传递专业治疗建议,并结合大数据探讨“互联网+”在毛发健康领域的前景。

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包括在线医学平台、线上问诊平台、知识科普平台在内日益活跃的互联网信息渠道,虽为大众了解“防脱”提供了多元途径,但良莠不齐的内容也带来大量误区,为正确的疾病认知和治疗带来阻碍。

《中国男性秃发调研洞察报告》就谈到,雄脱人群对自身疾病认知度不高,还存在许多错误观念。例如,认为脱发主因“大油头”,只要控制出油即可止脱等;或频繁尝试小道热门“生发秘方”。对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志忠表示:借此报告发布,希望呼吁大众关注毛发健康,“以雄脱为例,这是一种会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如不加以重视,会越来越严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尽早求医,选择正规医院,根据检查结果科学对症下药,且保持良好心态,坚持长期和规范的治疗。 ”

健康生活也是在护发

谈及整体发病情况,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毛发医学与头皮健康管理分委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吴文育教授称,中国现在脱发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整整比上一代提前了20年,在他的门诊里,接诊最小患者里,14岁已出现雄脱,年轻化趋势明显。

吴文育教授的另一个感受是“规模增大”,发病人数增多。他分析这背后有多重因素,第一,大众关注度提高了,原来没那么关注脱发问题。第二,与生活习惯有关,熬夜、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均不利于毛发健康,比如焦虑的心态,会从精神方面影响到毛囊的生长等。

对此,吴文育教授开出预防处方——“十六字箴言”,即“早睡早起、均衡饮食、良好心态、正确洗护”。做到这几点,不能说100%不会脱发,但对头发健康会很有帮助。

防治脱发,吴文育教授也给出三点建议:第一,指南推荐口服加外用联合用药效果更好。第二,保护毛发需注重毛囊健康,在毛囊永久闭合前尽早接受正规治疗。第三,如果选择植发,则在植发前后寻求医疗专业人士帮助,坚持用药,从而提升和巩固手术成果。

互联网成为脱发诊疗“新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互联网逐渐成为脱发诊疗的“新场景”,线上处方药销售持续增长,体现了患者拥抱科学治疗观念的同时,也对诊疗渠道提出了更多元化的需求。以今年欧加隆、京东健康在线推出的“毛发关爱中心”为例,为患者同步全球最新的药物治疗方案,为在线药事服务提供支持。借助数字化技术,这一中心还计划上线诸多便捷服务工具,如毛发管理自测工具,帮患者实现“足不出户”了解自身毛发状态,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疗。

“80后、90后作为伴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更倾向于在线上追求更便捷、注重隐私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业内分析,数字医疗平台、互联网医院、植发中心等正在共建行业新的生态圈,致力于实现从医到药、从诊断到解决方案的全周期医疗服务闭环,更好帮助患者管理疾病、帮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