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孙雨:杵针穴位与手法基础知识(一) - 副本
2022-08-23 | 阅:  转:  |  分享 
  
杵针疗法-穴位与手法基础知识(一)龙马潭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孙雨2022.8.13杵针疗法杵针疗法是李氏家族入川始祖李尔绯
老太祖少年时师从武当山岩居道士如幻真人十三载学到的。它的原型为道家净明派修炼气功时的一种被动导引工具。自尔绯老太公算起,已传十六代
人了。李仲愚老师少年时得其叔祖父秘传,行医后引为医用,经李老六十余年的精深研究,现已先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杵针疗法杵针疗法
治疗疾病时,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无疼痛损伤之苦,无交叉感染之虑;工具制作简单,取穴精简,手法简易,操作简便,兼针刺与按摩之长,老弱
妇孺无忌。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很受病人的欢迎,该疗法被列为国家科委“七五”重点攻关项目,获得198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
89年四川省中医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杵针疗法杵针疗法为中国医
经所未载,《道藏》典籍亦未见记述。在被传过程中,只是口传方法,无文字记载。然而其学术思想源于羲黄古易,其辩证、立法、取穴、布阵,多
寓有《周易》、《阴符》、理、气、象、数之意,与中医理论水乳交融。后经李老先生口述,并亲自演练操作手法,整理成《杵针学》,已列为新世
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一、杵针的治疗方法—杵针工具1.七曜混元杵:长10.5cm,一头呈圆弧形,多做运转
手法用。另一头为平行的7个钝爪,多作分理手法用。2.五星三台杵:长11.5cm,一头有三脚并排,另一头为梅花形五脚,多作点叩、升
降、开阖或运转手法用。3.金刚杵:长10.5cm,一头为圆弧形,另一头为钝椎形,多作点叩、升降、开阖手法用。4.奎星笔:长8c
m,一头为椭圆形,另一头为钝椎形,多作点叩、升降、开阖手法用。持杵与行杵法执笔法直握法持杵与行杵法1、寻按行杵法医者以左手拇指
、食指二指寻按腧穴部位,右手循左手寻按部位行杵。此法宜于七曜混元杵或五星三台杵做分理、运转手法的腧穴、如八阵穴、河车路等。2、指压
行杵法医者以左手拇指前端寻压在腧穴旁边,右手持杵靠近左手拇指行杵。此法宜于奎星笔点叩的腧穴,如上星、人中,百会等。消毒
进行杵针治疗时,一般针具只在腧穴部位的皮肤上进行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等手法,不刺入皮肤、肌肉之内,故针具、腧穴等部位及医
者手指一般不需要消毒处理。但是现代人们个人卫生意识的增强,在进行治疗前,对杵针工具进行消毒还是必要的。如若天气寒冷,在针具需接触
患者皮肤时,应先将针具本身温度提升至患者不觉冰冷为宜。一、杵针疗法的特殊穴位杵针疗法的特点是其辨证思想与中医学理论相同;其不同
之处:一、不用药物,但也不排除用药。二、虽属针灸疗法,而不用金针,砭石刺入穴下,故无破皮伤肌之苦,无创痕感染之忧。病者易于接受,妇
孺皆无惧怯,故较易于推广。三、取穴精当,以原络、俞募、河车、八阵之穴为主,天应为导,易于学习掌握。有利无弊,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诚治病之王道,保健之宝筏也。杵针疗法为中医治疗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尤其为中老年强身保健提供了极有益的方法。杵针疗法常用穴位与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相同,如十四经腧穴,奇穴等。但杵针疗法还有其特殊穴位。杵针疗法的特殊穴位(一)八阵穴八阵穴是一个腧穴为中宫,中宫向外的一定
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把这个圆分为八个等分,即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与八卦相应为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形成八
个穴位,即为外八阵。再把中宫到外八阵的距离分现三等分,画成两个圆圈,即为中八阵和内八阵。内、中、外阵上的穴位就形成了八阵穴。杵针常
用的八阵穴有:1.百会八阵(泥丸八阵)(以百会为中心)。2.风府八阵。(以风府为中心)3.大椎八阵。(大椎为中心)4.身柱八阵。(
身柱为中心)5.神道八阵。(神道为中心)6.至阳八阵。(至阳为中心)7.筋缩八阵.(筋缩为中心)8.脊中八阵。(脊中为中心)9
.命门八阵。(命门为中心)10.腰阳关八阵。(腰阳关为中心)11.腰俞八阵。(腰俞为中心)杵针疗法的特殊穴位百会八阵(泥丸八阵)(
以百会为中心)以百会为中宫,从百会穴到印堂为半径形成的八阵穴,分为内、中、外八阵。主治:1、精神疾病、神经疾病;2、头痛眩晕;3、中风后遗症;4、五官疾病;5、健脑,减缓脑细胞衰老,益寿延年。手法: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谢谢!
献花(0)
+1
(本文系行动派梅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