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他想要的自由

 山阴张侯 2022-08-23 发布于河南
爱国本是非常私人化的感情,不应该被过多地拿出来讨论,也不应该频繁地要求人们以某种形式来证明它。
私人的感情只能用私德来衡量,私人感情一旦被拿出来公开讨论,道德就会越过应有的界限。人们就会在公德的驱使下,变得充满羞耻感,而陷入自我否定,进而可以被任何人指责和质疑。
毕竟,爱国只有最低底线,没有最高标准,你永远可以指责一个人为了集体利益奉献得还不够多。
在这方面,同治帝就是一个典型。
同治帝的父亲咸丰英年早逝,他的生母西太后慈禧和东太后慈安又曾斗得不可开交,加上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纷争,可以说,清朝皇帝里面,同治帝的童年是最自由的,既没有像其他帝王那样接受过于严苛的教育,又没有权臣的压力,甚至由于咸丰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他连争夺皇位的竞争对手都没有。
不仅如此,同治帝还有更幸运的一面:
同治朝遇上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时的国内处于“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次重大社会动荡之间;在国际上又正处于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这就如同处在两次大风暴中间的缓冲期。
而同治之前的道光、咸丰,及之后的光绪、宣统,都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
完全没有压力的成长环境,加上生母西太后的万般溺爱,同治帝的童少年时期可以说是充分享受了最大化的自由。
他是清朝惟一一个出宫去酒肆喝酒,去青楼狎妓的帝王,而且这些事即使被慈禧知道了,慈禧也是把皇帝身边的小太监痛斥一顿,而不舍得斥责心爱的儿子。
同治帝看起来生活得自由自在。
可这种自由,却间接地毁了他。在无拘束的自由中,他的生活愈加放荡,越来越沉溺于低级和短期的快乐,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1875年,生活一直不检点的同治帝,在亲政刚一年多后,就因病(有说是天花,也有说是梅毒)早逝,去世时还不到20岁。
自由是一种责任,不是每个人都能担得起这种责任,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享受自由。
不受约束的自由必将导致毁灭
同样,我们不要轻易讨论爱,因为传统儒家文化非常缺乏对爱的理解和重视。在古代,倘若一个人很爱自己的妻子,则往往会遭到耻笑。爱这个东西,和德先生赛先生一样,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才传过来的价值观念。古代中国强调忠和孝,而不怎么关注爱。
西方文化里的爱,源自于上帝对人类的一种感情,这个love其实不能简单翻译为爱。
上帝完全可以毁灭人类却没有毁灭,这就是love。它带有一点斯德哥尔摩情结。
这是西方基于基督教文化存在的基础。后来,萨特面对二战后的价值虚无时说:他人即地狱。这也是西方文化外生性人伦关系的体现,上帝是最大的人伦,全知全能全善。
在上帝作为完美存在的斯德哥尔摩情结下,love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选择。西方人有自由却缺乏真情,有契约却缺乏和合。
中国人自有我们的一套价值观,它不是超验的,却是超越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缺乏西方那样的契约精神,但数千年来不分彼此、乐于互帮互助的文化,让我们中国文化永远能闪烁出独特光芒。
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姥姥去市镇赶集,那是商品经济欠发达年代的小商品跳蚤市场。东西都很便宜,生活用品几乎应有尽有。姥姥带我买两双凉鞋,周围的人也都衣着朴素,买三五块钱的东西,简单讨价还价一番,然后抱着步行或骑三轮车回家。
这时,倘若谁的东西从怀里或兜里掉了,大家都会积极帮他捡起来,跑过去递给他,哪怕他自己都没发现。
那种穷人和穷人之间目光相视,双方都露出淳朴甚至有点土的笑容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有的还能看到那脏兮兮的牙齿,说着似乎同样很土的俗话——中国的底层民众就是这么淳朴,帮助别人也不求回报,被人帮助了也不知怎么感谢。就那么推着永久牌自行车,相互看着对方,傻笑着。大家的衣服和写字也都很破旧,毕竟那个年代生活条件都很有限。
相比而言,西方人虽然动不动把sorry挂嘴边,但他们并没有中国人这种淳朴的真情。因为西方文化太强调自由和契约了,人和人之间有距离感。
中国人穷是穷了点,但那种骨子里的淳朴和善良,更让我感到莫名的感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