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雨

 巴九公 2022-08-23 发布于四川

一首诗引起的回忆

昔时蜀中多雨,尤其多秋雨。立秋以后,往往秋风瑟瑟,秋雨萧萧,有时数日阴云不开,淫雨不止。

咏蜀地秋雨诗不少,常为人所引用者,李义山之《夜雨寄北》,有句曰:“巴山夜雨涨秋池”,拜义山之赐,许多世外人,也把自己驻锡精舍命名《夜雨寺》。

1964年,秋霖不绝,天低云暗,愚寓居金绳寺,屋前临绳溪,有一爿丛簧,屋檐低矮,每当夜雨,则檐溜与竹沥唱和,通宵达旦,不绝于耳。有时秋风扫过,将竹沥与檐溜洒向门窗,有如水浇,时从梦中惊醒。打油曰:

锦城风雨滞新秋,荒草天低古渡头。

水渍田畴泥巷陌,雾笼浦树隐船舟。

寒衣顿迫机声急,竹沥频增檐语稠。

垄亩尤怜谷千石,辄思云散解民忧。

额曰《久雨》。

所述为实事,当时东门大桥边,九眼桥边,旧时渡口犹存,时有木船停泊。有卖水产者,有运肥料者。当时之人行道,多泥土路面,金绳寺到大街,尽是土路,久雨后泥土含水饱和,加以人畜践踏,泥泞不堪。

不只旧陌小巷为土路,公路除盐市口有短短一段水泥路面,大多是泥土碎石铺就,一环路全是泥石路。

一些新谷未收,倒伏落入水中,谷粒发芽。收获关乎生计,关乎饥饱,最祈愿者是云开日出,有一个好收天。不过今秋是好收天,水湿流的谷子,铺在晒席上,或晒坝上,半天就乾透了。

诸公,看见拙诗,得一丝秋凉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