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介石主政下的台湾(1950—1975)

 龙泉清溪 2022-08-23 发布于山东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台湾回归祖国,国民党军队开始接管台湾,同时,国共内战和解放战争开始。蒋介石派遣当时的国民党军将领,陆军二级上将陈仪走马上任台湾,陈仪成为台湾回归后第一位最高行政长官,临时组建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陈仪为最高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

蒋介石败退台湾(网络图片)政治上,国民党吏治腐败,陈仪到达台湾后治理不善,经过了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台湾,与祖国大陆对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但国民党当局在这段时期恰恰采取了错误政策,导致了震惊全岛的“二二八事件”,随后国民党当局对台湾实施了长达38年的戒严措施,国民党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严重不满。

陈仪将军(网络图片)光复后的台湾,将对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压迫和不满转变为对国民党的热烈期待,最重要的期待便是身为国家主人,打了翻身仗,岛内广大人民群众有急迫的参政意愿,希望尽快在自己的土地上拥有参政议政权。但国民党对台湾人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军警横行,吏治腐败,贪污受贿,国民党的统治让台湾人民倍感失望。同时,陈仪认为日本统治台湾50年,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和皇民化教育,对台湾人民参政怀有极高警惕,使得台湾人民在国民党接管后遭受各种歧视甚至排挤。经济上,国民党政府对台湾实行严格的经济管控措施。国民政府接管了日本殖民政府的财产,并继续实施专卖制度,垄断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通道,通过剥削当地民营企业和台湾人民筹集战争军费,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由于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和内战的加持,台湾岛内物价飞涨,台湾企业被国民党官僚资本劫掠,纷纷倒闭破产,加之农业的歉收,激发了台湾更大的社会危机,三分之二的人食不果腹,处于饥寒交迫状态,老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成为压垮台湾人民忍耐限度的最后一根稻草,台湾人民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反经济专治运动。“二二八事件”即是因查缉“私烟”所导致的血案,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警察在台北街头查缉私烟,殴打烟贩林江迈,周边群众开始围观,警察掏枪驱逐围观群众,却开枪误伤当地围观无辜群众陈文溪,陈文溪不治死亡。次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示威并请愿交出罪犯,但国民党当局包庇下属,且出兵镇压群众,激起群众愤怒,随即爆发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暴动群众控制台湾省大部分地区,蒋介石调派驻守上海的1军2登陆基隆港实行血腥镇压,暴动最终失败。国民党政府在事件后,吸取了教训,陈仪下台,开放民营,增加了台湾同胞的谋生机会。

台湾“二二八”血案文化上,国民党政府对及时扭转文化认同措施不力,大陆人对台湾人产生很多误解,特别是日本在台湾招募军队,台湾人在50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因受到殖民教育迷惑和皇民化运动影响,加入日军并参加日军侵华作战,受到大陆人民的迁怒和痛绝,两岸人民的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这些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的产物,我们如果一味地进行责怪,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毕竟这部分台湾人民也是受害者,问题的关键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

台湾士兵跟随日军参加侵华作战(网络图片)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前,提前通过秘密渠道带走了大量钱财,有史可查的大约为800万两黄金,这些钱,大约与《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赔偿款款相当,这些赔款几乎是当时中国当时能拿得出的所有的钱,可知道,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的的中国,GDP占全世界的12%以上,全球第二,可见这些钱款的数量。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带走了大量的外币,折算成黄金大约为1430万两,蒋介石几乎凭借祖国大陆几乎所有的钱,全力打造台湾这一方土地,这为台湾在蒋据时代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败退台湾带走大量黄金(网络图片)相较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台湾政策,蒋介石全面败退台湾后,将台湾作为据守反攻大陆的最后希望,并积极吸取前期教训,在政治上保证台湾人民参政权,真正开始打造台湾政治圈,经济上实施了土地改革,革了台湾封建土地制度的命,实行了《实施都市平均地权条例》、“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改革台湾税法,尽全力遏制贫富分化,全力放开民营经济,进一步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台湾实现耕者有其田(网络图片)1966年,全球第一个加工出口区在高雄设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逐渐发展为技术密集型、高附加价值产业,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电脑零件等方面成为行业翘楚,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并在1970年代后期,成长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迅速,90年代台湾即跻身发达地区行列,造就了台积电、统一、明基等世界级寡头企业,国民党后期对台湾的政策,真正重塑了国民党在台湾百姓中的形象,在时局纷争、社会动乱的二十世纪中期稳住了台湾的总体局势。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网络图片)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虽然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但是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留下了大量间谍和特务机关,台湾地区一些地方绅士和流氓也保持与日本方面紧密联系,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后裔约达到百万之多,日本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就开始策划“台湾独立自治运动”,企图建立第二个“满洲国”,与广泛的台湾日本“后裔”相勾连,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开展持续渗透和大力支持,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社会环境,最终成为“台独”分子的摇篮。蒋介石在位时全力防范台独势力,但面对整个社会形势和施政措施,最终没能全面遏制台独势力的一步步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